101300北京市順義區(qū)醫(yī)院口腔科
本文針對不同程度的白堊斑患牙應用滲透性樹脂,比較其治療前后的效果,為廣大口腔醫(yī)師的臨床應用提供參考。
2014年3月-2016年12月收治行固定矯治患者28例,正畸治療后,由于牙面脫水,此時牙釉質的顏色尚不穩(wěn)定,不能用于判定最終顏色,一般1周后可恢復穩(wěn)定狀態(tài)。在本研究中,選擇牙面顏色穩(wěn)定后肉眼可見白堊斑患牙為研究對象。根據(jù)牙面粗糙程度分為A組(表面無粗糙者)62顆和B組(表面稍粗糙者)73顆,共計135顆。
方法:治療前清潔患牙及鄰牙,上橡皮障。在牙面涂布酸蝕劑2 min,沖洗,涂布滲透樹脂干燥劑,30 s后吹干,涂布滲透樹脂,3 min后光照固化,打磨拋光。注意治療中防止酸制劑接觸牙齦及鄰牙,酸蝕后的釉質呈白堊色,如未呈現(xiàn)則需重復酸蝕,酸蝕后牙面禁止觸摸,否則,需追加酸蝕10 s。清潔、吹干牙面后分別記錄下術前、術后1個月、1年的牙位、白堊斑顏色、面積并拍照留存。
療效評價標準:①有效:治療后,患者的釉質表面白堊斑全部消失。②部分有效:治療后,患者的釉質表面白堊斑較前明顯減少,顏色變淺。③無效:治療后,患者的釉質表面白堊斑未見明顯變化。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18.0分析,計數(shù)資料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治療前后比較,療效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但治療1個月、1年后的效果比較不明顯,療效穩(wěn)定;兩組之間在治療效果上A組稍優(yōu)于B組,說明治療效果與患牙的病損程度相關;但從總有效率(有效+部分有效)上比較,二者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和表2。
隨著材料學的發(fā)展,近年來無創(chuàng)滲透治療引起了口腔醫(yī)生的關注。
ICON滲透樹脂作為介于再礦化治療和充填治療之間的一種新的治療手段,其密度低,滲透性高,滲透速度快,通過微量祛除牙體組織,達到加固脫礦釉質、阻止進一步脫礦的目的[1]。樹脂滲透技術是在病損內部形成阻礙酸性物質入侵的屏障,而不僅僅局限在病損的表面。它能夠滲透入釉質下方的微孔內,通過樹脂與脫礦區(qū)牙體組織結合,固化后形成的組織折射率1.52,與正常釉質的折射率的差異可以忽略,因而在外表顏色上能夠達到遮蓋白斑的效果。馮朝華等[2-4]分別在滲透性樹脂改善白堊斑的美觀問題、減少白堊斑的面積以及1年觀察期內牙面顏色穩(wěn)定等方面通過研究得到了證實。
從本試驗中不難發(fā)現(xiàn),無論從釉質白堊斑的顏色,還是面積上,滲透樹脂對白斑樣病損的遮蓋效果均較好,且在1年觀察期內效果穩(wěn)定。當然,在本研究中,也有少數(shù)患者的白斑未被完全遮掩,考慮與釉質硬化層厚度及滲透樹脂的滲透速率等因素有關,這些因素均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治療效果,需在今后的研究中加以注意和解決[5]。為了改善美觀,除了祛除白堊斑,還應盡量改善牙面的粗糙度。本文僅就白堊斑的遮色方面做了比較說明,對牙面的粗糙度改善未做進一步分析。竇國文等[6]指出,滲透治療后進行表面拋光可顯著降低牙面粗糙度。滲透樹脂經高度拋光后,顏色穩(wěn)定,能提供美學效果,但只適應于病損脫礦程度較輕病例[7]。
滲透性樹脂是低黏性樹脂,用于治療白堊斑,操作簡便,治療時間短,治療效果良好,患者的滿意度高。與微研磨相比,樹脂滲透更加微創(chuàng),能保留更多牙體組織,為臨床治療白堊斑提供了又一有效的方法。但是,本研究只是說明,樹脂滲透技術在治療白堊斑的短期效果較穩(wěn)定,其長期療效還有待于進一步深入研究。
表1 兩組患牙在治療后1個月的療效比較[例(%)]
表2 兩組患牙在治療后1年的療效比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