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認知視域下翻譯有效性研究

    2018-11-19 07:10:54呂長纓汪承平
    皖西學院學報 2018年5期
    關鍵詞:詞語有效性文本

    呂長纓,汪承平

    (1.皖西衛(wèi)生職業(yè)學院,安徽 六安 237006;2.皖西學院,安徽 六安 237012)

    翻譯一直是人們克服現(xiàn)代世界各國語言和文化障礙的重要手段。翻譯是一種技巧和藝術,在現(xiàn)代世界中具有相當?shù)拿缹W重要性和實用價值[1]。沒有翻譯,世界各地的人們就不可能欣賞其他語言的偉大作品;沒有翻譯,人們就沒有機會欣賞歷史上所有著名作家的作品。

    更重要的是,翻譯是至關重要的社會經(jīng)濟。在現(xiàn)代信息應用時代,翻譯肩負著引進科學研究、獲取新信息和開展技術合作以彌補差距的責任。翻譯教學是幫助和訓練學生實現(xiàn)上述目標的成功保證。我國翻譯教學雖然經(jīng)歷了一個漸進的發(fā)展過程,但仍存在一些尚未解決的問題,尤其是翻譯教學長期附屬于外語教學,尚未形成獨立發(fā)展的學科體系。相關文獻資料梳理顯示:翻譯教學有效性應該是既實現(xiàn)了預定教學目標、又促進了學生智力及其思維方式發(fā)展的教學。

    2017年9月,筆者在學校開設了選修課程《英譯漢》。該課程的教材是自編的,以心理學關于自我的部分為基本知識架構(gòu),其后配以相應的文學文本和哲學文本??己诵问绞菍W生對翻譯過程反思,即要求學生在翻譯過程中把內(nèi)心真實感受到的東西表達出來。課程結(jié)束共收到翻譯反思43篇,筆者對每份反思得分點進行統(tǒng)計,根據(jù)最高得分點、最低得分點的分布,確定一個基本分,讓每份反思的得分為:Y= 基本分+得分的總點數(shù)。

    鄭曄、穆雷就中國翻譯教學研究提出了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論文選題雖然不少集中在翻譯教學和翻譯教學方法上,但直到現(xiàn)在仍然沒有清楚地界定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這兩個基本概念。這也可以在某種程度上解釋為什么這么多人研究模式和方法,卻沒有找出比較完善的翻譯教學模式和方法來指導翻譯教學?!盵2]。與其同時,他們認為“翻譯測試與評估處于被忽略的狀態(tài)”。本文從翻譯測試與評估的角度對43篇翻譯反思進行審視,意在探求翻譯教學有效性。

    1 學生反思的數(shù)據(jù)分析和教學有效性

    從翻譯評估的角度審視翻譯教學,意味著由傳統(tǒng)的關注教師本人關于翻譯教學的基本觀念、假設、實踐、體會,轉(zhuǎn)向關注學生的翻譯學習過程,關注在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內(nèi)在體驗,關注教師外在的教在多大程度上轉(zhuǎn)化為學生內(nèi)在的學,即關注教學的有效性。

    如何處理這些學生的反思?筆者借用了兩個有效的工具:一個是教育研究中常見的內(nèi)容分析[3],一個是語言學研究中常見的話語分析[4]。內(nèi)容分析通過對數(shù)據(jù)的分類和編碼,用SPSS軟件進行量的分析,可以展現(xiàn)出數(shù)據(jù)分布的全貌,揭示出樣本的種種特征,為進一步分析指出有探討價值的方向。話語分析承接內(nèi)容分析,可以深入到那些有探討價值的語篇的細部,通過分析、比較和綜合,得出關于樣本的質(zhì)的判斷。

    在反復閱讀學生的反思過程中,筆者心中漸漸地形成了如下一些問題:

    為了有效地分析這些學生反思,分析的焦點應該是什么?其最小單位應該是什么?

    確定最小分析單位之后,對它們的審視可以有哪些角度?每個角度應該怎樣來定義?怎樣來分級標注?分級的標準是什么?

    帶著這些問題,筆者通過不斷假設,建模和驗證,逐漸形成了如下認識:

    翻譯課堂有效性可以從量和質(zhì)兩個方面加以考慮,其一是反思中不復計的譯例文字總量與源文本的文字總量之比為教學有效性系數(shù),指示教學中相對有效部分與相對無效部分在教學中所占的比例;其二是反思中譯例在反思內(nèi)容類型和思維能力類型兩個維度的相關分布,它指示課堂在客觀知識性和主觀創(chuàng)造性兩個極點之間的定位。

    分析的焦點和最小單位應該是譯例,因為在期末的學生反思中,真實有效的體驗總是建立在某個或某幾個具體的譯例的基礎之上。

    考慮到本研究的特點,每個譯例的審視和標注角度應該包括如下幾個方面:1)反思作者的姓名;2)反思的最后得分;3)譯例所屬的文本;4)對譯例反思的類型;5)反思深度與課堂討論深度的對比;6)相關的思維能力類型。

    表1 學生反思中譯例頻率及分布

    表1顯示:譯例的教學有效性與其在學生反思中出現(xiàn)的頻率呈正比,進而推之,我們可以把譯例單詞總量與文本單詞總量之比看作該文本的教學有效性系數(shù)。雖然我們不能肯定地說,沒有在學生反思中出現(xiàn)的譯例就不具有任何教學有效性,但是其教學有效性低于在反思中出現(xiàn)的譯例,應該是一個合乎邏輯的推論。除了文字總量之比之外,高頻出現(xiàn)的譯例在各種文本中的分布也為以上推論提供了佐證。

    假定教學有效性系數(shù)與高頻出現(xiàn)的譯例之間果真存在著某種正相關關系,那么我們就應該進一步從譯例出現(xiàn)頻率與譯例類型之間的關系考察樣本,看看翻譯中究竟有哪些東西更多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探討一下本課堂究竟是在哪些方面顯示出更高翻譯課堂的教學有效性。

    表2 譯例類型-頻率分布統(tǒng)計表

    從教學有效性(即譯例分布頻率)的角度來看,表2的數(shù)據(jù)可以分為三個層次:理解人物譯例總計49條,屬第一層次;句法分合、詞語修辭、理解文字三項譯例分布在21~28之間,屬第二層次;其余五項譯例分布在7~17之間,屬第三層次。在理解、詞語、句法這三個大類中,其中理解共計80例,詞語49例,句法46例,可見在翻譯教學中,理解具有最為重要的地位,尤以對人物的理解最為重要,其一項的譯例分布頻率等于詞語三項的總和。

    我們可以從譯例焦點的語言形式和思維能力內(nèi)容兩個方面來進一步考察反思中的譯例分布。譯例的9種類型中,歸化異化、詞性轉(zhuǎn)換、文言句式三項關注的是詞語與詞組;理解文字、理解文化、詞語忠實、詞語修辭等四項關注焦點勉強延伸到句子;句法分合聚焦于句子;只有人物理解一項不僅包括詞語、詞組和句子,并且延伸到句群。詞語、詞組和分句,是較微觀的語言單位,信息量較小,加工層次較少;句子,尤其是句群是更為宏觀的語言單位,信息量較大,加工層次較多。理解人物一項共18個譯例,其中句子有9例,句群有2例,宏觀語言單位幾近三分之二。也就是說,理解人物這一項提升的是學生宏觀思維的能力,而這對于長期以字詞句為學習重點的外語專業(yè)的學生尤為重要。

    表3的數(shù)據(jù)顯示:6項能力類型中邏輯能力和相關知識的譯例分布最少,在3~4之間;英語理解能力和漢語表達能力的譯例分布相同,均為7例;常識運用能力和敏感與洞察譯例分布最多,分別為11和22,其中理解人物一項的譯例分布全部集中在敏感與洞察這個類型。表3顯示,英語理解能力和漢語表達能力在翻譯教學中具有相同的地位和教學有效性;常識運用能力涉及理解文字、詞語忠實、詞性轉(zhuǎn)換、歸化異化、句法分合等五項翻譯技巧,是翻譯教學中一項非常重要內(nèi)容;而敏感與洞察既涉及文字的理解和表達過程中的修辭,更與對人物的理解有極為密切的關系[5]。

    表3 譯例類型與思維能力類型的相關分布

    上述的譯例列表主要從語言形式和思維能力類型兩個維度加以標示。語言形式展示的是翻譯過程信息量的方面,是思維必須處理的相關信息的廣度,而思維能力類型涉及的是翻譯過程信息加工的層次,是思維過程的深度。翻譯過程中譯例的信息量,具有較多的客觀性,其關注焦點的語言形式的單位越小,所包括的信息量也就越小,而學生能夠自由發(fā)揮的空間也就相對較小,反之亦然。而翻譯過程中信息加工的深度則具有較多的主觀性,因而學生擁有較大的自由度,優(yōu)秀的學生往往能突破語言形式的限制,見人所未見,挖掘出鮮活的個性化的東西。

    2 翻譯文本的教學有效性

    現(xiàn)在我們可以根據(jù)以上結(jié)果討論翻譯課堂教學文本的教學有效性。從表4可以看出:譯例類型與思維能力類型的相關分布顯示它們之間有一定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接下來我們來考察一下翻譯過程中思維能力類型與教學文本之間的關系。

    表4 思維能力類型與教學文本的相關性分布

    表4顯示:心理學文本有關邏輯能力和相關知識兩個方面的譯例均為2,高于其他文本,漢語表達能力為2,與其他文本相近,而有關英語理解能力和敏感與洞察二項的譯例則為零,常識運用能力為1,低于其他文本。這表明心理學文本強調(diào)的是概念和概念之間的邏輯關系,其文本力求簡明扼要,歧義較少,因此其掌握表現(xiàn)出較多的客觀性和邏輯性,對譯者英語理解能力提出的挑戰(zhàn)較小,對譯者常識的運用能力要求相對不高,也不容易調(diào)動起譯者的敏感性和洞察力,但對譯者漢語表達能力的要求不亞于其他類型的文本。綜合表1揭示的心理學文本的教學有效性系數(shù)0.1557,我們可以說,心理學文本(進而可以說強調(diào)專業(yè)知識的文本)能夠較為有效地使學生關注客觀知識的體系,提高他們的邏輯意識,但對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常識運用能力和敏感性與洞察力的幫助較小,因而在以主觀印象為主要內(nèi)容的翻譯反思中表現(xiàn)出較低的教學有效性。

    文學文本抽象概念極少,富于形象思維,因此文學文本的翻譯,對學生的邏輯思維(0例)和專業(yè)知識(1例)的要求較小,對英語語言的理解能力也較低(因為所選的文本從語言上來說難度都較小),但對學生的常識運用能力(4例)和漢語表達能力(3例)有較大的幫助,在提高學生的敏感性與洞察力方面尤其效果顯著,達15例之多,高出其他文本該項總和的一倍以上。總體上說,文學文本的教學有效性高于心理學文本,在0.1616~0.2296之間。

    尼采的超人學說是一個詩性哲學的文本,它具有特定的反對基督教奴隸道德的歷史內(nèi)涵,因此其理解需要有一定的歷史背景知識(1例)。它對譯者的挑戰(zhàn)不是表現(xiàn)在邏輯思維(0例)、英語語言理解能力(0例)、常識運用能力(0例)和漢語表達能力(0例)上,而是主要集中在敏感性和洞察力方面(5例),要求學生透過貌似矛盾甚至是熱昏胡話的言語中去感受一種深刻的思想和巨大的情感力量。其教學有效性系數(shù)為0.3118,遠遠高于文學文本和心理學文本。

    “The Education of the Child”這個哲學文本涉及的是一個每個成人都必須面對的日常話題,它在漢語表達能力(2例)略低于文學文本,與心理學文本相同,邏輯能力(1例)方面略低于心理學文本,同于文學文本,專業(yè)知識(1例)與文學文本和詩性哲學文本相同,略低于心理學文本,敏感性和洞察力(2例)高于心理學文本,低于文學文本和詩性哲學文本。該文本的教學有效性突出地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英語語言理解能力(6例)、常識運用能力(6例),其有效性系數(shù)為0.3953,遠遠領先于其他類型的文本。

    表4揭示了不同文本的教學有效性的特點?,F(xiàn)在讓我們進而研究這些文本影響學生翻譯學習的過程,探討以上數(shù)據(jù)背后的具體真實的內(nèi)心體驗。下面,我們從語篇分析的角度探討不同文本的教學有效性。

    先看幾個學生對不同文本翻譯過程的反思。

    1)“在學“Self——evaluation”時……我把句子中的“others”譯為“其他人”,但是后來您給出的答案是“他者”.當時我很不服氣,我覺得這是您故意和我們玩文字游戲,想用一種獨特的語言表達來修飾句子.后來才知道這是出自一篇心理學的翻譯.可想而知,小小一個詞都有語言的背景.在這之后我有點畏懼翻譯,生怕每個詞背后都有它的引申義.那時候翻譯使我覺得好辛苦.為了它我變得嚴謹和小心翼翼起來?!?/p>

    2)“我要翻譯的是《老人與?!分械囊粋€小片段,為了避免斷章取義,我必須對全文有整體的把握……通讀全文的目的是把握文章的主題,基調(diào)和人物的性格特征。在《老人與?!分?,全文的基調(diào)是輕快活潑,積極向上的。雖然處處遇到困難,但是老人一直保持著樂觀的心態(tài),與魚抗爭的過程也是與自身命運的抗爭過程?!诜g過程中,對話、獨白和心理描寫要顯得俏皮活潑,而環(huán)境描寫則要烘托出人物的個性,給人一種充滿希望的感覺。相反,如果沒有正確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調(diào),把小說翻譯成一篇低沉的悲觀主義小說,那就完全背離了作者的原意?!?/p>

    3)“其實在自己完成初稿的時候,我甚至不知道尼采在表達什么,似乎冥冥中在表現(xiàn)人性的病態(tài),但又指不清道不明這究竟是什么。通讀英文,字里行間卻無不讓人心潮澎湃。突然覺得語言的力量原來可以如此強大,像一股強大的思想的巨槌,粉碎了過往,又像一股洪流,指引著人們前進?!岵伤磉_的感情是十分強烈的,人、作為擁有真理的生靈,應該信仰的是自己呀!應該由自己做主宰呀!這無疑就是一句吶喊,喚醒那群無知的人們?!?/p>

    4)“我甚至驚訝地發(fā)現(xiàn),把長句化為短句后,句子與句子之間的順序本身就可以反映原文的邏輯關系,而且非常自然、地道。比如在‘兒童的教育’一文里第三段,有一個長句子翻譯時①,我們不用太在意分句與分句、從句與從句的關系。對于這些關系,我們可以簡單地用‘使’‘讓’這樣的詞語順接。而這些短句與短句之間的停頓可以根據(jù)中文意思的需要而定,不用嚴格按照英文的結(jié)構(gòu)。”

    以上反思顯示,以語篇為教學基本單位的翻譯課堂能夠有效地使學生意識到一個超越字詞句的更大的語義結(jié)構(gòu)[6]。這個語義結(jié)構(gòu)是語篇中每一個詞語、分句乃至句子意義存在的基礎,它決定著詞語義項的取舍,決定著譯文遣詞造句的基本風格[7]。因此,面對語篇的翻譯,就是面對一個超越語言本身的意義世界,學生只有進入這個意義世界才可能把握支持該語篇符號層面的語義結(jié)構(gòu)。由此學生的翻譯觀念不得不隨之產(chǎn)生了一個巨大的提升,并進而產(chǎn)生一系列新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心理學文本的翻譯,讓學生認識到“小小一個詞都有語言的背景”,對原文文本開始抱有一種敬畏之情。這種敬畏改變了學生對翻譯的基本態(tài)度,使她們即使在面對《老人與?!愤@樣一個語言平易的小說片段時也會去“通讀全文”,“把握文章的主題,基調(diào)和人物的性格特征”。這樣的前期準備,在面對詩性哲學文本時,就能幫助她們感受到“字里行間”的“心潮澎湃”?!巴蝗挥X得語言的力量原來可以如此強大,像一股強大的思想的巨槌,粉碎了過往,又像一股洪流,指引著人們前進”。這種感受使她們獲得了對語言的敏感,對人性的洞察,能夠把握住原文所承載的思想內(nèi)涵和情感力量,深入到語言符號背后的信息[8]或語義世界的結(jié)構(gòu),對譯文的優(yōu)劣有了更高的評判標準,對翻譯有一種更高的追求。最后一篇關于教育哲學文本翻譯的反思,則清楚地表明,一旦學生把握住了語言符號背后的語義世界的結(jié)構(gòu),她就獲得了一種自由度,能夠擺脫語言的句法結(jié)構(gòu)對思想的束縛,“不用太在意分句與分句、從句與從句的關系”,而是轉(zhuǎn)而關注思想的邏輯,“把長句化為短句”,因為“句子與句子之間的順序本身就可以反映原文的邏輯關系,而且非常自然、地道”。

    以上學生反思揭示了翻譯學習的心理過程,一個不斷在無意識學習和有意識學習之間來回穿梭的運動。美國學者羅賓遜教授把在課外自然真實翻譯中的學習稱為無意識的學習,把傳統(tǒng)的課堂上的翻譯學習稱為有意識的、分析性學習。羅賓遜認為,翻譯過程中的經(jīng)驗,“在無意識狀態(tài),它轉(zhuǎn)化成習慣、變成第二天性,成為程序記憶;在分析狀態(tài),它從習慣被帶回表象記憶和審慎的有意識的分析”[9]。反思1中讓學生把心理學文本中others譯成“其他人”的心理因素,是學生在以往學習中形成的習慣,而讓她開始審視這一習慣的是課堂教學中發(fā)生的新的翻譯經(jīng)驗。批評性的反思和元認知讓學生意識到自己翻譯習慣中有一種輕慢的態(tài)度,缺少一種專業(yè)翻譯者所必備的對自己職業(yè)的敬畏。反思3展示的是新的翻譯觀和由此產(chǎn)生的新的翻譯過程給學生帶來的翻譯新體驗,在符號中觸摸到世界,在詞語中感受到力量。而正是這種在習慣與新經(jīng)驗之間不斷突破、轉(zhuǎn)換和沉淀的過程給所有的學生帶來了極大的愉悅。

    筆者課堂的教學文本,具有較大的知識容量、思想深度和情感力量,為翻譯學習過程中這種穿梭運動的展開提供了較為廣闊的空間。在筆者的課堂,無意識學習主要體現(xiàn)在學生對源文本的課外翻譯實踐之中,有意識的分析性學習則是發(fā)生在課堂中對前一翻譯實踐的批評性反思和元認知之中。學生中心的課堂,使學生成為有意識學習的主體,而作為批評性反思和元認知的主要平臺的交互式的課堂討論[10],能夠把個別譯者遇到的問題和挑戰(zhàn)變成一種公共資源,一種新的刺激,一種鮮活的經(jīng)驗。而這里,就蘊含著有意識學習和無意識學習在同一時空相互融合的一種形式。當每一個參與者內(nèi)心的感悟成為與他人分享的資源的時候,我們就能感受到翻譯學習中一種恒在的魅力。

    3 結(jié)論

    選擇學生翻譯反思作為翻譯教學效果的測試與評估的手段,具有較強的主觀性,其前提是學生必須成為課堂的主人,能夠在翻譯過程體驗到較高的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能夠直觀再現(xiàn)學生翻譯認知過程。由于反思的過程是學生個體對自己的學習所進行的一次有意識的自我總結(jié),它必然會促使學生去回顧學習過程中對于他個人成長最有意義的學習事件或事例,并從這種反省中獲得一種自我評估、自我批評、自我定向的能力。因此翻譯反思既是一種有效的有意識學習手段,又是一種切實可靠的評估手段,既可以提高翻譯教學的有效性,又可以為翻譯教學的研究提供了一種有效的資源。

    對翻譯測試與評估的研究為翻譯教學研究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使我們的探討減少一些教師中心研究不可避免的主觀性,增加幾分學生中心所帶來的客觀因素,許多原來只是朦朧感覺到的東西獲得了一種較為客觀的指針,標識了翻譯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注釋:

    ①該句原文為“It would be well if but a hundredth part of the pains now taken by parents were given to interference with the life of the child and the rest of the ninety and nine employed in leading, without interference, in acting as an unforeseen, an invisible providences through which the child obtains experience, from which he may draw his own conclusions.”經(jīng)課堂討論所確定的譯文為“但愿父母們的努力,百分之一用來干預孩子的生活,剩下的百分之九十九用來引導而不是干預孩子,使之成為一只隱形的上帝之手,讓孩子由此獲得經(jīng)驗,形成自己的結(jié)論。”

    猜你喜歡
    詞語有效性文本
    容易混淆的詞語
    找詞語
    如何提高英語教學的有效性
    甘肅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28
    制造業(yè)內(nèi)部控制有效性的實現(xiàn)
    提高家庭作業(yè)有效性的理論思考
    甘肅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4:56
    在808DA上文本顯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識別
    電子制作(2018年18期)2018-11-14 01:48:06
    詞語欣賞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話故事《坐井觀天》的教學隱喻
    一枚詞語一門靜
    毕节市| 深州市| 云浮市| 鹤庆县| 江津市| 个旧市| 武功县| 石阡县| 玛曲县| 阿瓦提县| 行唐县| 博乐市| 当雄县| 麻阳| 莲花县| 绥化市| 南充市| 穆棱市| 玉树县| 远安县| 浙江省| 延边| 旬阳县| 日土县| 扶余县| 安化县| 丹寨县| 石河子市| 隆化县| 青河县| 金坛市| 镇平县| 淅川县| 新邵县| 班戈县| 阿坝县| 乌兰察布市| 淄博市| 甘肃省| 绥滨县| 张家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