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梅
伴隨著我國教育制度的完善,新課程課改革不斷地推進,“核心素養(yǎng)”作為一個新興教育名詞被越來越多的人提及。在課堂教學中,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重視興趣的培養(yǎng),與之同時,沉悶的課堂教學氣氛開始活躍起來,也給我們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創(chuàng)造了條件。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的關鍵在于課堂實踐,在于教師對核心素養(yǎng)實質的掌握,在于學生對學習的興趣,而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并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展開實踐教學成為每一個教師所面臨的重要任務。下面我將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來談一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策略。
一、厘定學生空間,減輕學生壓力
學生的空間一般分為家庭空間、課堂空間、課外空間和社會空間。研究發(fā)現,孩子們的空間是否屬于自己、是否充足、是否寬松對他們的生存狀態(tài)和成長質量有著很大的影響,而在現實中,大部分孩子的生存空間都有著某種缺失和扭曲現象。在課堂空間里,最好的狀態(tài)是教與學兩大主體平等交流、良性互動。由于中國根深蒂固的文化傳統(tǒng),教師處于強勢地位并且慣于填鴨式的教學方式,而學生是弱勢群體,本應屬于學生的自由自在的學習空間被擠壓變小,甚至蕩然無存。更不幸的是,孩子們的課外空間和家庭空間也在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善意的安排下被各種各樣的作業(yè)和形形色色的輔導班填充,孩子的學習生活猶如負重前行,像極了徒有翅膀而無法自由飛翔的小鳥。
針對以上現象,本著促進學生自由發(fā)展的理念,在我的課堂上,我對學生空間進行了明確劃分和界定。40分鐘的課堂,其中十五分鐘用來精講點撥,其余二十分鐘留給學生,讓學生自主學習、自助消化,通過團體合作和教師引導達到學習的目的。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該站在學生的角度,一起經歷認知過程,留出充分的思維空間,讓學生自由發(fā)揮。在學校之外的空間,與家長交流溝通,引導家長減少“報班”數量,家長應當尊重孩子的選擇,鼓勵并配合學校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從根本上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讓學生自主學習、手腦并用,體驗感悟核心素養(yǎng)的根本之道。
二、立足課堂教學,幫助學生形成人文素養(yǎng)
教學過程中我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所謂人文素養(yǎng),就是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知識是可變的、暫時的,但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一旦產生,是持久的、穩(wěn)定的,它一經形成,就伴隨著學生的一生。比如:在3年級進行面積單位平方米的教學中發(fā)現,學生很難理解平方的2為什么要寫在米的右上方,經常寫錯位置,要么寫在數字的左上方,要么寫在數字的后面。一天,我讓學生仔細觀察2的位置,一個學生站起來說:老師,平方好像飄起來的2啊!在課堂上我鼓勵每一個學生去發(fā)言、回答問題,用知識作為載體,通過這個載體去激發(fā)學生的情趣,激發(fā)他們去思考、去探索、去創(chuàng)新。
三、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激發(fā)學習興趣
培養(yǎng)和提升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是數學核心素養(yǎng)中的重要內容,目的在于讓小學生能夠在知識學習過程中不受到傳統(tǒng)題海戰(zhàn)術以及填鴨式教學模式的影響。在教學中我一般采用采取“先學后教,構建高效課堂”的教學模式,在鉆研教材、考綱和翻閱各種資料的基礎上,結合學生的學習實際,把重點和難點知識進行分解,提出一個個不同類型的問題,再配備一些有針對性的練習題,形成導學案發(fā)給學生,讓學生課前預習和課堂開始自主學習,這種模式體現了堅持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引導的理念,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例如教學分數這部分知識內容時,我們提前給學生發(fā)放導學案,讓他們在課堂教學前就對分數的基本定義、應用等這部分理論性較強的知識有一定的印象和基本的掌握。學生既能夠了解自己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盲區(qū)和問題,有能在實際課堂學習中針對這些問題向同學或教師提問,使得教學活動也更具有針對性,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四、創(chuàng)建輕松課堂,以趣促學
小學生具有好動的天性,而且好奇心特強,由于他們年齡小,注意力在長時間內難以集中,興趣轉移快。針對這些特點我在課堂教學中,通過以趣促學,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fā)學生思維,搞“活”課堂,提高課堂效率。在教學中,我們必須精心安排練習,適當的使練習方式多樣化,不但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在實踐中靈活運用知識的技能。例如采用比賽形式,既可以增強學生的興趣,又可以提高教學效果。如為了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我設計了“小紅花環(huán)節(jié)”,每一朵紅花上面有一道口算題,教師依次出示小紅花,學生搶答,誰答得對,小紅花歸誰。學生在歡樂、輕松的氣氛中獲得知識。如在判斷事件的可能性大小時,教師可以設計摸球游戲,或是摸撲克牌游戲等,引導學生正確判斷可能性的大小。由于活動貼近同學們的生活,所以同學們非常感興趣。這樣一來,大大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活躍了課堂氣氛。
五、科學評價學習狀況,促進核心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
小學階段的學生的思維相對來講比較活躍,假如老師能夠在其課堂教學活動當中對學生給予適當評價,不僅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這樣的話也能夠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若要科學地、合理地對學習給予評價,我們教師不能簡單地只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更應當兼顧學生的非智力因素。當學生做錯題的時候,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去改正,更應當幫助他們分析出現這種錯誤的原因,多問幾個為什么,又有哪些地方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低級錯誤。這樣不但可以幫助學生改正錯誤,更能夠幫助他們提升自信心,并能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感悟,還能夠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總之,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為學生提供展示的舞臺,給學生發(fā)表見解的機會,為學生提供探索與思考的空間,提供合作交流的機會,營造生動、活潑、民主的教學氛圍,讓我們的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使學生擺脫“苦學”的束縛,走進“樂學”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