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涂博文
內容提要 組織好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主題宣傳,對全國新聞輿論戰(zhàn)線而言,是責任更是使命。作者梳理了做好改革開放40周年主題宣傳需要把握好的五個重點、需要處理好的十個關系,為做好相關報道出謀劃策。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中央決定隆重紀念,意義特別重大。組織好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主題宣傳,對全國新聞輿論戰(zhàn)線而言,是責任更是使命,是挑戰(zhàn)更是機遇。做好相關工作,中央有要求,地方有意愿,人民有期待,全國新聞戰(zhàn)線應當有所思考、有所作為。
組織改革開放40周年主題宣傳必須吃透中央精神,堅決貫徹中央意圖,用思想家的大手筆定準定深定實定緊宣傳報道的重點。
講清楚改革開放的重大意義。改革開放走過40個年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當下對改革開放的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勢必有了與時俱進的全新理解。宣傳報道應當下大力氣講清楚這個新理解是什么、為什么、要怎么看待、是如何得出的、對未來有什么啟示等,把今天為什么要隆重紀念改革開放40年的根本原因闡釋得清清楚楚。
講清楚改革開放的歷史價值。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的宣傳報道不同于30周年、20周年,同樣的歷史為什么有全新的闡釋,最主要的還是有了看待歷史的全新眼光。這種全新眼光從哪里得來?應該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得來,從黨的十九大精神中得來,從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改革發(fā)展的火熱實踐中得來。
講清楚改革開放的主要經驗。發(fā)揮主流媒體在內容生產上的核心優(yōu)勢,及時、充分、全面、深入地對中央明確總結的主要經驗進行解讀闡釋,突出權威性、精準性、有效性,既做到全員全域全覆蓋,又做到分層分類分主題,幫助廣大干部群眾、社會各界、境內境外了解、學習、領會。應當特別關注那些新思想、新觀點、新提法,把中央重點強調的部分順利轉化為全社會的普遍共識。
講清楚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就。成就宣傳最能提神鼓勁,也極見功力水平。應精心安排重點選題、劃分報道階段、設置專題專欄,統(tǒng)籌全國媒體在各個層面分步實施。除了完成規(guī)定動作外,也應多支持鼓勵各地結合實際發(fā)揮特色組織一些自選動作,可以把形式搞得更活潑一些、聲勢營造得更響亮一些。
講清楚改革開放的光明前景。改革沒有終點,開放不能停滯,宣傳報道應深刻揭示中國改革已經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qū),必須以壯士斷腕的勇氣、鳳凰涅槃的決心把改革進行到底,堅持下去才能贏得勝利。應把打贏三大攻堅戰(zhàn)、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全面從嚴治黨等相關主題宣傳納入進來,生動展示華夏大地通過改革開放煥發(fā)出的勃勃生機與活力。
主題宣傳效果如何,選題是關鍵。改革開放涉及方方面面,選題的范圍非常廣,可用的素材非常多,怎樣選準用好、做大做亮,必須用戰(zhàn)略家的大視野進行統(tǒng)籌策劃。要重點處理好十對關系。
處理好“新”與“舊”的關系,兼顧歷史縱深與時代視角。在宣傳中既要體現40年來櫛風沐雨的厚重感,也要反映新時代與時俱進的新鮮感;既要回顧觀照改革開放以來、新中國成立以來、建黨以來的苦難輝煌,又要著眼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各項工作的嶄新氣象。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指引來總結回顧40年的不凡歷程,把歷史與現實聯系得更加緊密。
處理好“內”與“外”的關系,兼顧中國語境與世界眼光。改革開放不僅是中國的大事,也是世界的大事,當今中國越來越接近世界舞臺的中央。時間越久遠,改革開放的國際意義就越顯著。不僅要說清改革開放對中國意味著什么,還要說清對世界意味著什么。應把紀念改革開放同“一帶一路”倡議、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等關聯起來,讓世界真切感受“四個自信”,充分領略大國風采。
處理好“大”與“小”的關系,兼顧宏大敘事與具體案例。改革開放是關系國家民族命運的深刻變革,也改變了千千萬萬普通中國人的人生軌跡。宣傳報道要有波瀾壯闊、大氣磅礴、艱辛曲折的宏大敘事,也要有見人見事、生動鮮活、潤物無聲的具體案例。應做到小中見大,有點有面,把紀念改革開放與各類典型宣傳結合起來,用一個個生動故事折射出國家進步、社會變遷和時代精神。
處理好“上”與“下”的關系,兼顧高層決策與基層實踐。中國的改革開放是“摸著石頭過河”,允許各地“大膽闖”“大膽試”是一條基本經驗。宣傳報道要深入展示中央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抓好頂層設計,也要大力弘揚那種敢于“殺出一條血路”的勇氣與干勁。要引導帶動全體黨員干部不忘初心,用好改革開放這關鍵一招,走好我們這一代人的長征路。
處理好“實”與“虛”的關系,兼顧直觀感受與深層變革。改革開放40年來的變化不僅是經濟的、政治的、制度的,也是社會的、文化的、思想的,這種變化既表現在日常生活中,又深埋于精神世界內。宣傳報道要反映改革開放給老百姓帶來的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要揭示改革開放給中國人帶來的風氣更新、觀念進步和思想轉變。要通過紀念改革開放進一步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凝聚力引領力,增進人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認同。
處理好“正”與“反”的關系,兼顧成績講夠與問題說透。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我們取得了舉世公認的輝煌成就,也依然面臨著不小的困難和挑戰(zhàn)。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的宣傳報道,絕不能搞成單純敲鑼打鼓表彰慶功,而應該更多地體現出憂患意識、危機意識、拼搏意識,要在成績講夠的同時把問題說透。要激勵全黨全國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tài)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tài)去奪取新的勝 利。
處理好“理”與“情”的關系,兼顧理性思考與感性表達?;厥?0年,有許多沉淀值得梳理、亟待厘清,也有許多記憶充滿溫情、直抵人心。宣傳報道要做到既入情又入理,要有理性客觀的分析解讀,也要有飽含深情的刻畫渲染。道理要講到位,情感要下得足,既要“走腦”又要“走心”。要集合新聞界、社科理論界、出版界、文藝界、文化界等多方面的資源力量,努力在媒體上推出一大批精品力作。
處理好“統(tǒng)”與“分”的關系,兼顧集中組織與發(fā)揮特色。改革開放的宣傳報道政治性、政策性都很強,許多重大選題,必須由中央主流媒體集中組織實施。然而,主題宣傳也絕不宜搞成千人一面,必須在同一主題下結合各地實際進行分類實施,把各地各部門的亮點充分展示出來,唱響一個基調中的多聲部,做精一個立意下的多層次,放大一個選題內的全視 角。
處理好“經”與“權”的關系,兼顧一以貫之與層層推進。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的報道將貫穿全年,不能一個腔調唱到底,必須分階段、有節(jié)奏。應認真謀劃哪些是長線選題,哪些是階段性選題,分別給出明確的時間節(jié)點,組織各級各類媒體結合實際抓好細化分解。某些長線選題,應進行專門策劃,處理好與整個主題宣傳大節(jié)奏的協(xié)調。
處理好“放”與“收”的關系,兼顧濃墨重彩與適度恰當。改革開放40年,有許多人、許多事、許多時刻值得大書特書,也有一些話題和領域比較敏感,還沒有形成共識,不應輕易涉及。對于那些認識比較一致、新聞價值較大、沒有什么輿論風險的選題,可以放手做大做亮。但對那些存在一定爭議、容易引發(fā)敏感輿情的選題則一定要格外慎重,說不說、怎么說、誰來說、什么時候說、說到什么程度,都應該嚴格遵循中央有關部門的權威口徑,注意不要產生越位言 論。
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的宣傳報道是檢驗我們的一場硬仗,必須贏得全勝。勝利的關鍵在于抓落實,必須以倍加振奮,倍加努力,用實干家的大作為體現全國新聞戰(zhàn)線的責任擔當。
大力推動報道創(chuàng)新。中央主流媒體應在推動正面宣傳創(chuàng)新方面繼續(xù)為全國新聞戰(zhàn)線提供示范。黨的十九大前,人民日報組織了“砥礪奮進的五年”各省專版、中央電視臺策劃了“還看今朝”系列特別報道,這些報道無論從內容主題還是表達呈現都體現了很強的創(chuàng)新性,刊播后效果特別好,應當繼續(xù)保持和發(fā)揚,充分保護、調動和發(fā)揮廣大新聞工作者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
穩(wěn)妥開展輿論引導。應從現在開始就保持對涉改革開放的各類熱點敏感輿情的高度關注,穩(wěn)妥把握宣傳方向,按照中央精神組織好輿論引導工作。應自覺加強對各類宣傳文化陣地的管理,重點加強對都市類報紙、子報子刊、各類新媒體平臺等的監(jiān)管,確保不給有害信息提供傳播平臺和渠道。應重視做好發(fā)稿的審核把關,重點把住政治關、內容關、表述關。應特別重視各類新媒體、自媒體平臺上的輿論引導,及時回應可能出現的熱點議題,堅決管住管好網上跟帖評論中的不當內容。
高度重視對外宣傳。做好外宣在組織改革開放40周年的宣傳報道中具有特殊意義。應著力發(fā)揮中央媒體的主力軍作用,可組織中央外宣媒體聯合各省市主要媒體按主題、成系列、分階段地展示各地改革開放的成就、變化、亮點、經驗、人物、故事等等,方式可以很靈活,類型可以很多樣,話語體系應注重符合國際傳播特點。努力借助改革開放40周年這個主題,讓世界更加了解今天的中國,更加了解中國的各個地方。 (作者單位: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中共湖北省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