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春柳
摘 要:基本不等式的內容內涵豐富,是近幾年來高考中的熱點考查知識點.其中,基本不等式在求解最值、值域等方面有著重要的應用,利用基本不等式時,關鍵在于對已知條件的靈活變形,使問題出現(xiàn)積(或和)為定值,以便解決問題,現(xiàn)就常用技巧給以歸納.
關鍵詞:基本不等式;最值;值域;變形
技巧一:加減常數(shù)
例1.求函數(shù)y=x+ (x≠1)的值域.
解:(1)當x>1時,有x-1>0, >0,y=x+ =(x-1)+ +1≥2 +1=5.
當且僅當x-1= ,即x=3時,等號成立,此時y的最小值為5.
(2)當x<1時,x-1<0, <0,所以x-1>0, >0,y=x+ =(x-1)+ +1=-[(1-x)+ ]+1≤-2 +1=-3.
當且僅當1-x+ ,即x=-1時等號成立,此時y的最大值為-3,綜上所述,該函數(shù)的值域為(-∞,-3]∪[5,+∞)
點評:當各項符號不確定時,必須分類討論,要保證代數(shù)式中的各項均為正.在運用基本不等式時必須時刻牢記“一正、二定、三相等”的前提條件.
技巧二:巧變常數(shù)
例2.已知0 解法一:因為0 所以y=x(1-2x)= ·2x·(1-2x)≤ [ ]2= . 解法二:因為0 點評:形如f(x)=x(1-ax)或f(x)=x2(1-ax)2等可有兩種變形方法:一是巧乘常數(shù);二是巧提常數(shù),應用時要注意活用. 技巧三:分離常數(shù) 例3.已知x≥ ,則f(x)= 有( ) A.最大值 B.最小值 C.最大值 D.最小值 分析:本題看似無法使用均值不等式,但對函數(shù)式進行分離,便可創(chuàng)造出使用均值不等式的條件. 解:f(x)= = = [(x-2)+ +1]≥ ,當且僅當x-2= ,即x=3時,函數(shù)有最小值 ,故選D. 點評:通過加減常數(shù),分離出一個常數(shù)是分式函數(shù)求值域常用的方法,這里一定要加減好“常數(shù)”,以利于問題的解決. 技巧四:活用常數(shù) 例4.若x,y∈R+且滿足 + =1,求x+y的最小值. 解:由x,y∈R+且 + =1得x+y=(x+y)( + )= + +20≥2 +20=36,當且僅當 = ,即x=12且y=24時,等號成立,所以x+y的最小值是36. 點評:通過配湊“1”并進行“1”的代換,整理后得到基本不等式的形式,減少了使用基本不等式的次數(shù),有效地避免了等號不能同時取到的麻煩. 技巧五:統(tǒng)一形式 例5.已知a,b,c∈R+,求(a+b+c)( + )的最小值. 解:(a+b+c)( + )=[(a+b)+c]( + )=2+ + ≥2 =4,所以當a+b=c時,(a+b+c)( + )的最小值為4. 點評:根據(jù)分母的特點,進行結構調整為統(tǒng)一的形式,這樣便能快速求解。含有根號的問題也要注意形式的統(tǒng)一(如求函數(shù)y=x (0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