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
摘 要:化學學科是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實驗教學占據(jù)著重要作用。它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學習、感知、理解化學知識,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觀察現(xiàn)象、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化學實驗能力。加強實驗教學是提高化學教學質量的重要方面。
關鍵詞:新課標;初中化學;實驗能力
化學實驗是進行科學探究的重要方式,學生具備基本的化學實驗技能是學習化學和進行探究活動的基礎。在課標中也常常出現(xiàn)“通過實驗探究……”“通過實驗了解……”等等,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將實驗作為實施新課程三維目標的手段,將化學實驗作為學習化學的基本方法。充分認識實驗教學在化學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切實加強實驗教學,是提高化學教學質量的關鍵。作為一名初中化學教師,結合教學實踐,談談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加強實驗教學,培養(yǎng)學生化學實驗能力的體會。
一、強化學生實驗基本功練習,熟練化學實驗基本操作
實驗技能的培養(yǎng)和提高,始于基本操作技能的培養(yǎng)。熟悉使用各種儀器,明確操作規(guī)程是培養(yǎng)實驗能力的前提,缺乏這個前提條件,就不能有效形成技能技巧,更談不上能力的培養(yǎng)。初中化學實驗基本操作主要有儀器的連接、藥品的取用、給物質加熱、裝置氣密性檢查、溶解、過濾、蒸發(fā)等?;静僮魇腔瘜W實驗的第一課,僅憑老師的講解和示范是不夠的,必須讓學生自己動手,反復練習,才能使學生掌握實驗操作技能。
二、精心準備化學演示實驗,確保演示實驗的規(guī)范性和嚴謹性
演示實驗可給學生示范正確的實驗操作,培養(yǎng)學生對化學實驗的嚴謹態(tài)度和科學方法。為此,教師在課前對演示實驗要精心準備,尤其是一些因操作不當或藥品污染而造成實驗現(xiàn)象不太明顯的實驗,教師要提前預做,力求做到演示操作規(guī)范、實驗現(xiàn)象明顯,避免課堂中演示的失誤或失敗。例如,在做H2的性質實驗——用氫氣流吹肥皂泡實驗,如果掌握不好肥皂液的濃度和氣流的大小就很難成功。又如,在做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時,對鐵絲的粗細、集氣瓶的大小、鐵絲插入集氣瓶的時機都要恰當,否則可能會失敗。
三、變通實驗模式,培養(yǎng)學生實驗能力
(一)讓學生自己動手是培養(yǎng)學生實驗能力的有效途徑
盡管初中化學課本安排了一定數(shù)量的學生實驗,由于受學校實驗條件的限制,不可能開足分組實驗,教師應變通實驗模式,將教師演示實驗轉化為輔導學生完成實驗。由于學生是在全體同學面前做演示,注意力必須集中,效果也會特別好。同時也鍛煉了他們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
(二)變驗證性實驗為探究性實驗,提高學生的實驗設計能力
驗證性實驗只起到鞏固書本知識和訓練操作技能的作用,已經不能滿足提高學生實驗技能的要求。把驗證性實驗變?yōu)樘骄啃詫嶒?,引導學生自主設計,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進行《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教學時,先分組討論可能的方案,依據(jù)反應的原理和條件、反應物的狀態(tài)特點,自行設計裝置。學生中會出現(xiàn)許多方案:有用木炭燃燒的,有用碳酸鹽與酸反應的,也有用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的等等。然后引導學生從原料、收集、操作、安全性等方面展開討論,選擇最佳方案。
四、初中化學實驗的再創(chuàng)新
任何一件事情,除非自己認可,都有改進的可能,化學儀器和實驗也是如此。
(一)制作、尋找生活中的化學
家庭小實驗的引入使課堂教學延伸至課外,能將化學與生活有效結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充分發(fā)揮其智慧和才能,從而提高化學教學質量。
1.自制簡易泡沫滅火器
在塑料飲料瓶的瓶蓋處打孔并插入塑料管,瓶中用紙包好小蘇打放入瓶中,再向瓶中注入醋精,倒置搖動,關口便可噴出泡沫。
2.粉塵爆炸盒
氫氣的爆炸實驗因有一定的危險,通常都不用學生來做,其實可以用我們身邊的一些物品來代替后即可安全。
(1)形狀與結構
糖果盒,盒蓋與盒體是扣在一起。洗耳球,導氣管,吹氣管。
(2)創(chuàng)新點
吹氣管管口向下,讓吹入的空氣經過盒底反彈,將粉塵帶起,使面粉顆粒與空氣混合更均勻。
(3)做法
①取一藥匙干燥的淀粉撒在吹粉導管口周圍。
②將酒精棉球放在盒子底部的硬紙墊上,點燃,蓋好盒蓋。
③猛按洗耳球,產生一聲巨響,蓋子被炸飛。
用這套裝置做粉塵爆炸實驗,想做失敗都很困難,學生看后很容易理解輪轂廠爆炸的原因:空氣中粉塵濃度達到一定高度,遇明火所致。
(二)開展形式多樣的課外實驗活動
化學這門課是在九年級才開設的,課程安排的時間緊而且學生還要面對升學考試的壓力,每周開展化學實驗也極為有限。因此應該組建化學興趣小組,開展多樣的課外實驗活動,做學生想象可行的化學趣味實驗,制作簡單的教具等。在小組活動中鼓勵學生多動手、多動腦、多實驗。
發(fā)揮學科特色、培養(yǎng)學生實驗能力,是化學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新課改中化學教學的重要課題。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我們真正以學生發(fā)展為本,充分領會新課改的內涵,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和訓練,必將對新課程改革起到非常積極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馬立軍.淺談在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J].學周刊,2015(6):196.
[2]孫躍洺.新課改下初中化學實驗中培養(yǎng)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實踐[D].延邊大學,2016.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