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美蓉
[摘 要]語塊教學法是一種將單詞、語法和語境有機結合的創(chuàng)新型教學方法,有利于學生記憶詞匯,提高語言應用能力。語塊教學法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策略有:詞匯語塊導入新課,培養(yǎng)語塊意識;借助語塊理解課文,提升閱讀能力;綜合語塊輸出訓練,讀寫訓練并重。
[關鍵詞]語塊教學法;高中;英語教學
[中圖分類號] G633.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18)28-0037-02
語塊教學法從進入我國開始,就引起了廣大研究者和一線教師的注意,通過研究和實踐發(fā)現(xiàn),語塊教學法對于外語教學有著積極的作用,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詞匯,提升語言表達的流利程度和準確度。
一、語塊教學法的理論基礎
語塊教學法是基于記憶組塊效應、聯(lián)結主義理論和共選理論提出的。在個體已有經驗的基礎上,對記憶中零散的信息進行組合,就可以讓孤立的“信息點”形成一個完整的“信息塊”,并且“信息塊”長期存儲于記憶當中。詞匯與詞匯形成的組塊,可以激活詞匯之間的聯(lián)系,從而最終發(fā)展成為固定關系。觀察語塊的內部,處處體現(xiàn)著共選關系,換言之,語塊是在共選關系的基礎之上產生的。
語塊在語言的實際使用過程中,具有使用頻率高和對語境有極強依附性的特征,語言學習者對語塊的學習是以整體進行,無須深究其內在具體的構成,也不需要對句法規(guī)則進行分析,需要使用時,整體檢索。語塊可以作為最小的基本單元,也可以在其基礎上不斷進行擴充以完成語言表達。
二、語塊教學法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語塊教學法注重語言的整體輸入和輸出。下面結合牛津譯林版必修二Unit 2 Wish you were here進行具體闡述。
1.詞匯語塊導入新課,培養(yǎng)語塊意識
對于大部分的高中生而言,“語塊”還是一個比較陌生的概念,他們在實際的學習中還沒有形成語塊的意識,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循序漸進,讓學生逐步接觸語塊,消除對語塊的陌生感。教師在備課階段,可根據(jù)課程內容,從語法和功能角度綜合考慮,選擇核心語塊;在導入新課環(huán)節(jié),教師應找準單元課文與學生生活最為接近的地方,作為切入點,引入有關的重點語塊;最后,安排課堂活動,讓學生自己在課文中捕捉語塊,培養(yǎng)語塊意識。
例如在Wish you were here單元的教學中,教師仔細分析本單元的教材,從閱讀課文中選擇出以下語塊:spend a few weeks travelling、lots of、have you ever been there、take a flight……在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分析:本單元的教學目標之一是用英語聊聊自己的旅游經歷。高中生大部分都已經有了旅游經歷,因此可將旅游作為導入的切入點。教師提出以下問題:“Do you like traveling? Why do you want to travel? Where do people often travel?”教師安排學生根據(jù)這些問題開展討論,討論結束之后,教師引入有關的重點語塊:experience the sun、challenge oneself、 enrich knowledge等。教師把這些語塊以思維導圖的形式寫于黑板上,讓學生可以更直觀地學習,成功地導入了新課內容。隨后,教師要求學生快速閱讀文章,讓學生按照教師剛剛引入的語塊,尋找本文中出現(xiàn)的語塊。在學生畫出語塊的過程中,教師要進行適當?shù)囊龑?,因為有些語塊無法直接畫出,例如動詞語塊,在英語中多以被動語態(tài)出現(xiàn),但是在語塊中需要還原成主動語態(tài),才能幫助學生內化吸收。
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開展頭腦風暴,從而迅速地進入課文的主題當中,隨后教師引入學生在討論過程中涉及的語塊。因為來源于學生自己的表達,學生更能夠理解“語塊”的概念,培養(yǎng)起語塊意識。
2.借助語塊理解課文,提升閱讀能力
詞匯和語法是閱讀的基礎,足夠的詞匯量可以減少閱讀過程中的障礙,因此借助語塊教學法可以提高閱讀教學的效率,同時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在開展閱讀教學時,教師首先對比學生在快速閱讀之后找到的語塊與自己在備課期間找到的語塊,如果學生遺漏了部分重要語塊,教師需要進行補充,然后對語塊進行講解,讓學生掌握語塊,隨后教師將語塊放回到文章的語境之中,讓學生了解語塊的用法,理解文章。最后,教師開展鞏固類型的活動,例如復述課文、語塊填空、造句練習等等,以鞏固教學效果。
例如在本單元閱讀文章的教學中,教師在學生初步閱讀課文以后,進行語塊的教學。教師對學生挑選出的語塊進行了中英文對比講解,對于arrange my holiday、in case、in advance、carry my supplies等重點語塊著重進行講解,學生通過教師的講解,對語塊中的arrange、case、advance等詞的用法有了一定的了解。緊接著教師對語塊進行擴展,例如從carry my supplies擴展至supply sth to someone,幫助學生了解supply在不同語塊中的詞性和詞義的區(qū)別。教師可以要求學生使用語塊進行造句:The government supplies free books to schools.通過造句,提高學生的語塊使用能力。同時從supply語塊擴展至provide語塊,讓學生通過同義詞記住provide語塊。隨后教師將語塊放回課文當中,帶領學生細讀課文一遍,學生很容易就理清了文章的結構,明白了文章的意思。為了鞏固知識,教師將提前準備好的短文填空使用多媒體設備投影出來,要求學生在熟悉掌握課文之后,填寫出其中缺少的語塊,并且嘗試復述課文。
教師先將語塊獨立出來進行教授,然后引導學生將語塊放回至文章的語言環(huán)境中,從而加深學生對語塊的理解。學生在充分掌握語塊的基礎之上,對文章的閱讀速度大大提高。
3.綜合語塊輸出訓練,讀寫訓練并重
高中英語教學旨在提升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是一個綜合性的能力培養(yǎng)過程。因此教師除了開展造句和填詞等簡單的輸出訓練之外,還應該結合語塊,讓學生進行綜合性的語塊輸出訓練,開展口語和寫作訓練。許多學生都認為自己口語水平和寫作水平的提高依靠單詞記憶即可,忽略了固定結構的重要性,這樣不利于英語思維的養(yǎng)成。教師根據(jù)單元內容,為學生創(chuàng)設語境,要求學生利用語塊完成口語訓練,隨后安排課下作文訓練,要求學生使用預設的語塊,完成話題的討論。
例如經過前面的教學過程,學生對本單元中涉及的語塊已經熟練掌握,閱讀教學結束之后,教師首先給出一個對話范例:
A:I know you will go to Beijing for travelling. Have you arranged an appointment with travel agency?
B:Yes, I have been quite busy arranging my travel with my mother.
A: Oh, you are so good. I hope you can have a good trip.
教師要求學生兩人一組,選擇核心語塊中的三個完成一組對話練習,教師隨機進行抽查,并且給出指導意見。課堂末尾,教師給出寫作訓練題:使用spend a month/two months/some weeks travelling、visit some exciting/wonderful places、take a fight/train、live with、have been to some places等語塊給自己的好朋友寫一封信,講述自己的一次旅游經歷。
總之,語塊教學法將詞與詞之間的聯(lián)系放大,使其形成獨特的結構,這樣有利于學生的記憶。語塊是構成英語聽說讀寫素材的基本元素,充分合理地掌握好語塊,可以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一線教師應該多多加以實踐,以求語塊教學法在英語教學中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 參 考 文 獻 ]
[1] 鐘萍.語塊理論的應用研究:以高中英語教學為例[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0.
[2] 李國華.語塊教學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生英語,2016(12):92-94.
(責任編輯 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