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媛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很多老師在運用“先學后研”教學模式中,忽視了課前預習環(huán)節(jié),即使安排學生進行預習,就只是簡單的要學生查查資料,默寫字詞等,在正式上課前的幾分鐘進行聽寫,從而掌握學生對字詞的預習掌握情況,并未認識到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理解的重要性,這就造成學生在對語文學習的時候,只能理解課文表面意思,學生語文學習能力得不到提高,老師語文課程教學效率低下。
雖然,“先學后教”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得到了廣泛運用,但是,很多的語文老師并未真正弄清“先學”的意義,不重視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然而,“先學后研”就是要讓學生能夠自主進行學習,當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之后,老師結合學生學習的具體情況開展相應教學。若學生自主學習不到位,就會使學生的學習效率大大降低,其教學模式的運用毫無意義。
從目前小學教學的實際情況來看,部分老師依然使用傳統(tǒng)語文教學模式,并未結合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更新教學模式,使得小學生語文學習興趣逐漸尚失。在語文教學中采用小學探究學習方法,對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等各個方面都有著積極的作用,然而,在實際語文教學中,語文老師并未科學的利用小學學習法,語文教學效率大大降低。
沒有認識到課外閱讀重要性也是導致“先學后研”教學模式受到影響的原因之一。要想提高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就需要擴大學生的閱讀面,詞匯量,增加學生詞匯量,當學生的閱讀內(nèi)容增多,才可以逐步掌握語文學習方法,提高語文學習成績。
雖然,“先學后研”教學模式運用到小學語文教學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實際運用過程中還存在著很多的問題,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來解決。下文主要以四年級《桂林山水》為例,提出有關“先學后研”教學模式的運用策略。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先學后研”教學模式,重視課前預習環(huán)節(jié)十分重要。在課前預習的時候,首先老師需要讓學生用色筆將自己不認識不理解的字詞圈出來,查字典,將字詞的讀音用法等標出來,如“無瑕翡翠”,“波瀾壯闊”等;其次,讓學生把課文中出現(xiàn)較多的形容詞或者是動詞等圈出來,學生在預習的時候,能夠?qū)φn文的大致內(nèi)容有一個相應的了解;最后,讓學生試著理解課文中的相關句子,如“船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等。
由于小學生年紀尚小,自主學習能力較弱,因而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老師重視對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十分重要。要想讓“先學后研”教學模式得到有效開展,老師就需要重視小學生的自主學習環(huán)節(jié)。當學生步入到了四年級,老師在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時候會遇到很多的困難,因此,老師在實際教學的時候,需要加強對學生的引導,教會學生學習方法,根據(jù)四年級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為基礎,除了在語文課程教學的時候自主學習之外,還需要在家自主學習。如,老師在對《桂林山水》這一內(nèi)容教學的時候,老師可以讓學生放學回家后對桂林山水相關資料進行查詢,即桂林山水的景色特點,形成等,并讓學生對課文第三自然段中“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連,像老人,像巨霧,像駱駝,奇峰羅列,形態(tài)萬千;桂林的山真秀啊……;桂林的山真險啊……”這一排比句式進行仔細閱讀,并能夠自己進行造句,在上課的時候和老師和同學進行分享,從而激發(fā)學生語文學習興趣,提高語文學習效率。
在運用“先學后教”教學模式進行語文教學過程中,需要重視小學學習重要作用,鼓勵小學生共同對語文知識進行學習和探討。當小學生完成自主學習之后,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學習情況進行小學學習,彌補自己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如,在《桂林山水》課文內(nèi)容學習過程中,學生對課文中描寫桂林山水“真秀,真奇,真險”不理解時,老師可以讓小組成員之間相互探討、學習,再根據(jù)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進行引導,讓學生弄清“秀”、“奇”、“險”的含義。
課后知識總結,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也是非常關鍵的環(huán)節(jié)。在完成語文課程教學之后,老師需要根據(jù)學生學習課前預習、自主學習、小組學習等的實際情況,進行總結,同時要求學生對自身學習情況進行反思和總結,讓學學生認識到自己在學生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加以改正。
總之,要在“先學后研”教學模式有效運用到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就需要重視學生課前預習、自主學習、小組學習等各工作,只有這樣才能激發(fā)小學生語文學習興趣和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
[1]林耀.“兩先兩后”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研究與探索[J].無線音樂,2016(2):1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