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閱讀對于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小學正是學生閱讀習慣養(yǎng)成的重要階段,這個起步階段會深刻影響到以后的語文學習,從小學開始讓學生們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至關重要。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又和閱讀教學采用的模式息息相關,現階段小學語文在閱讀教學上采用的模式已經和新課改的要求有所脫節(jié),越來越不能滿足學生素質教育的要求,本文就閱讀模式的創(chuàng)新和構建進行簡要的闡述。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
教育事業(yè)必須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不斷地進行改革,只有適時的改革,才能讓教育不斷發(fā)展進步,才能滿足新時代對于人才的新要求,才能源源不斷地為社會的發(fā)展進步培養(yǎng)需要的人才,肩負起人才輸送的重要使命。小學語文教學作為教育事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可避免地要面對教育改革的沖擊,所以在教學過程總要不斷滿足新課程改革的要求。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老師往往是完全主動的一方,幾乎完全掌握了課堂的主導權,學生幾乎毫無例外地變成了被動地接受老師知識灌輸的機器,在課堂上扮演著一個個接受者的角色。長久以來,受到這種教學模式的影響,老師和學生在課堂上的位置越來越固定化,就算是老師想要交出課堂的主導權,學生們往往也不會積極配合,而是想也不想地就把主導權塞回給老師。教學模式的改革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了。
一、 小學語文閱讀模式的創(chuàng)新勢在必行
(一) 舊有的教學模式嚴重束縛了學生閱讀的自主性
傳統(tǒng)的課堂上,老師采用的大多是“填鴨式”的教學方法,老師講什么,學生就聽什么。而這種被動的教學對于閱讀來說是很不好的。正所謂一千個人眼里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于同一篇文章,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理解,理應做出不同的解讀。因為閱讀的切入點和看問題的角度會影響我們對于文章的理解。標準答案對于語文閱讀來說更多時候起到的是一種參考的作用,而不會是唯一解。
而傳統(tǒng)的完全由教師主導的授課,會逐漸讓參考答案慢慢打上唯一解釋的標簽,既然老師的解答是唯一的標準,為什么學生還要花費心思去思考,這對于學生閱讀自主性的培養(yǎng)極其不利。
更為致命的是,久而久之,老師負責講,學生只需要聽會成為一種固定的習慣,對教學模式的改革造成嚴重的阻礙。因為自主閱讀是要淡化老師的主導作用,增加學生的參與度,讓學生自己把握閱讀的過程,老師只起到指導的作用,這需要學生的高度參與和配合。但是在固有的習慣和觀念的作用下,學生往往選擇放棄主導權,老師被迫重新扮演舊角色,閱讀模式的創(chuàng)新就會停滯不前。要扭轉這種局面,就必須盡早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模式的變革和創(chuàng)新入手。
(二) 面對單調的教學過程學生提不起閱讀興趣
每個學生的性格千差萬別,在閱讀過程中采取的方法也會各不相同,自然而然就會形成不同的閱讀習慣。而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采用的方式卻極為單一,面對單一的模式,學生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可能會極其不習慣,漸漸就會失去閱讀的興趣??菰锏膬热荩娴慕虒W,單一的方法,對于喜歡新的孩子來說無疑是興趣的殺手,本應該充滿樂趣的閱讀變得趣味黯然。
(三) 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互相分離
受應試教育思維的影響,小學語文教學對于課外閱讀往往采取壓制的態(tài)度。這導致了語文閱讀在內容上顯得貧瘠,這對于學生知識面的擴展、詞匯量的積累都極為不利。更重要的是,閱讀水平的高低還會直接影響到寫作水平。而高質量的課外閱讀對于寫作水平的提高又至關重要,豐富的課外閱讀經驗讓學生有更廣的知識面,更多的寫作角度,更大的詞匯量,更獨到的個人見解。在寫作中才能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據,甚至是引經據典。
這些都不是僅靠可能閱讀達到的效果。課內閱讀起到的更多的是基礎性的作用,是為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打基礎,只有把課內和課外閱讀結合起來才能把閱讀能力提到更高的水平。
二、 從感受到升華的學習過程
從感受到升華的學習過程包括了六個步驟。
第一步:感受。通過必要的引導讓學生對于學習的作用有初步的感受和了解,可以通過對相關的背景知識進行介紹和解讀,給學生提高初步的知識積累,這對于更進一步的理解起到信息支撐的作用。同時在閱讀的過程中,還可能會遇到生僻的文字和詞匯,通過講解可以幫學生順利地越過這個障礙。
在這個步驟中老師起到了重要的指導作用,對于學生完成接下來的閱讀學習必不可少。
第二步:體驗。在這一步中,要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通過設置閱讀情境等方式讓學生去體驗,與作者發(fā)生情感共鳴。
第三步:思考。經過前兩個步驟,學生對于學習的內容已經形成了感性的認識,老師應該通過提問題等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思考,鼓勵其大膽質疑。
第四步:交流。通過分組等方式展開學習,讓學生們互相分享心得和見解,在相互碰撞之中得到新的認識。
第五步:表現。鼓勵學生把自己的見解和思考公開表達出來,展現自己的個性化見解。
第六步:升華。通過補充課外知識,聯系實際生活,讓學生把之前的理解和思考進行升華,得出更具有深度和高度的認識。
三、 小結
總結閱讀教學中的得與失,認識教學過程中的不足,通過不斷的改革創(chuàng)新,讓閱讀教學符合學生學習的需要,實現閱讀過程從感受到升華的轉變。
作者簡介:李文洛,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老君坡鎮(zhèn)陽趙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