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奕/常州市第二中學
在閱讀英語文本時,有些學生看到一篇英語文本以后,沒有認真的分析這篇文本的內(nèi)容,不了解文本的體裁、層次是否適合自己閱讀就開始盲目閱讀,導致在閱讀時出現(xiàn)各種學習問題。當學生覺得文本不適合自己,放棄了閱讀文本時,已經(jīng)花費了太多的學習時間。為了提高學習的效率,教師要引導學生在開始閱讀以前,先進行泛讀,快速的確定學習主題。
以一名學生閱讀以下的文本為例:
……
As the balance of nature was destroyed and the weather was getting warmer and warmer, pandas became less.But at present, the number of pandas is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段1)
教師要這樣引導學生開始泛讀:第一,快速的瀏覽文章,鎖定關(guān)鍵詞,了解文本是不是自己喜歡的內(nèi)容。比如學生稍微瀏覽一下文本,就能了解(段1)描述的內(nèi)容是講關(guān)于大熊貓的。如果學生想要了解有關(guān)于大熊貓的知識,就可以繼續(xù)閱讀;反之,如果發(fā)現(xiàn)自己暫時沒有了解相關(guān)知識的興趣,那么可以立即放棄閱讀這篇文本,選擇更適合的文本。第二,分析文本框架,了解文本的體裁,分析自己是否有學習這種體裁文本的需求。比如 學生快速的瀏覽(段1)后,就能鎖定文本的體裁就是科普文本,如果覺得需要了解科普文本的寫作方法,那么可以繼續(xù)閱讀;反之,可以留待日后閑暇時閱讀。第三,評估文本的陌生詞匯及陌生語法的數(shù)量,分析閱讀難度,了解這一篇文本適合不適合自己學習。一般來說,一篇文本的陌生詞匯占30%以內(nèi),陌生的語法占20%以內(nèi),比較適合學生學習。對學生來說,如果文本難度太高,學生在學習時極易產(chǎn)生學習挫折感,從而放棄學習;反之,學生可以應用“就近原則”,結(jié)合現(xiàn)有的知識拓展學習。
在學習文本以前,教師要引導學生應用泛讀的方法,對文本的內(nèi)容、體裁、難度作初步的判斷,確定這一篇文本是不是自己想要學習的文本。學生初步瀏覽文本是不需要花太多的時間的,學生以最少的時間,了解文本的情況,可以快速的排除不適合學習的文本,找到適合的學習文本。應用泛讀確定學習目標,可以幫助學生減少無效學習時間。
在學生應用泛讀的方式找到學習的目標以后,教師要引導學生應用精讀的方式來學習英語文本。部分教師認為引導學生精讀,就是立即引導學生逐字逐句的學習英語知識,讓學生掌握英語知識理論,經(jīng)教學實踐證明,這種理論灌輸?shù)慕虒W方法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覺得在被灌輸理論的過程中,學習主體性失落了,他們找不到學習知識的樂趣。為了突破這種教學弊端,教師要在開展精度教學以前,引導學生找到適合的學習形式,這是學生進行精讀學習的基礎(chǔ)。
比如以教師引導學生閱讀大熊貓的科普文為例。在學生進行精讀學習以前,教師可引導學生思考他們想用什么樣的方式來呈現(xiàn)學習成果?比如學生愿意應用以情境小劇場的方式來呈現(xiàn)科普文中的內(nèi)容,還是愿意用以扮演導游的方式作第一人稱的科普介紹?教師要給予學生呈現(xiàn)學習任務的選擇權(quán),讓學生愿意找到一個最適合的學習任務目標,這一目標將是學生學習的基礎(chǔ)。那一名選擇了閱讀大熊貓科普文本的學生決定扮演熊貓繁育基地的導游,應用把第三人稱的科普文變成第一人稱的導游詞的方式作為學習的目標。
在學生確定了學習任務以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宏觀的角度整理需要學習的知識,依學習的規(guī)劃一項一項的完成學習任務。教師引導學生應用這樣的方法學習,可以讓學生“至上而下”的找到學習方向,避免盲目的學習。
以學生要完成導游詞的解說為例,教師要引導學生以完成導游詞的解說來分析需要完成的學習任務。學生需要完成的任務如下:(1)詞匯任務,詞匯任務包括詞匯的讀、寫兩項任務。(2)語法任務,它包括掌握文本中陌生句型,分析句型的語法結(jié)構(gòu);分析人稱轉(zhuǎn)換的學習重點和難點。(3)文化學習任務,英語文化與漢語文化存在差異性,學生要以完成任務為目標了解相關(guān)的英語文化。比如學生的導游詞有一段如下:
……
Ladies and gentlemen, now we are at the Adult Panda Enclosure. Look, there are two giant pandas just coming out from their house.(段 2)
在(段2)里,學生把書面語言轉(zhuǎn)換成口語時,把大量的長句改成了短句。這一名學生表示,他在學習英語文化時發(fā)現(xiàn)口語交流和書面語交流不同,口語交流是導游與受眾面對面進行交流的一種形式,導語在說讀時,要注意到受眾能不能理解自己要說的內(nèi)容。如果導游說的內(nèi)容過于復雜,句子過長,受眾會難以理解句子的意思,于是在把書面語轉(zhuǎn)換成口語時,句子的意思要直接,句子要盡可能的短,必要時可以使用省略的方式縮短句子。
當學生開始精讀時,教師要引導學生結(jié)合學習任務,制訂學習規(guī)劃。當學生對應著學習規(guī)劃逐步完成學習任務時,就能高效的完成知識探索,避免在學習知識時耗費過多的學習時間和精力。
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應和泛讀加精讀的方法高效閱讀:教師要引導學生應用泛讀的方法快速鎖定學習對象;引導學生分析精讀學習目標,自己確定學習任務;根據(jù)學習任務規(guī)劃學習內(nèi)容,高效探索英語知識。學生應用了這樣的閱讀方法,就能高效的閱讀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