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凱玲/云南師范大學音樂舞蹈學院
鋼琴是音樂藝術(shù)的重要表現(xiàn)形式,因其具有的廣泛性和實用性,而被稱為“樂器之王”。鋼琴演奏對演奏者的能力和水平有著嚴格的要求,需要學習者每天堅持不懈的進行練習,很多初學者在練習鋼琴的過程中感到十分困難,鋼琴練習效果較低,無法有效的提升自身的演奏技巧和水平,針對這一問題,本文從不同的角度提出了科學的鋼琴演奏訓練方法,為提高初學中鋼琴練習效率提供指導建議。
科學的練習計劃是成功的開始,由于鋼琴練習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對指法和技巧進行反復的練習,達到熟能生巧的境界,因此鋼琴學習者要結(jié)合自身的身體素質(zhì)和練習情況,制定科學的練習計劃,將練習的時間及內(nèi)容標注出來,并嚴格按照計劃執(zhí)行,從而有效的提高鋼琴練習效率。在制定練習計劃時,要遵循“高效、科學、健康”等問題,如對于初學者而言,每次訓練的時間不宜過長,一旦感受到身體疲憊,手腕酸痛,就需要立刻停止,進行休息,此外還需要重視鋼琴練習時間的選擇,“一日之計在于晨”,人在早上的學習效率是一天中最高的,因此鋼琴初學者可以盡可能的將練習的時間安排在早上,提高練習的質(zhì)量和水平。
鋼琴樂普是學好鋼琴前提和基礎(chǔ),熟練的鋼琴演奏路不開對鋼琴樂譜的掌握和熟記,因此想要提高鋼琴練習效率和水平,首先要加強自身對樂譜的認識和掌握,提高讀譜與背譜能力,只有這樣才能提高鋼琴練習效率,使得鋼琴練習有理可依,有據(jù)可循。對于鋼琴學習者而言,一方面要重視樂普基礎(chǔ)理論知識學習,牢記樂譜中的音調(diào)、音標、節(jié)奏、指法等樂理概念的記憶,為實際的鋼琴訓練奠定扎實的基礎(chǔ);另一方面加強鋼琴音樂作品的曲調(diào)分析和學習,尤其是作品中鋼琴旋律的轉(zhuǎn)變,,情感的變化,進而能夠在鋼琴演奏中融入自身觀的感情,提高鋼琴演奏的水平和質(zhì)量;此外鋼琴學習者還需要掌握科學的背譜方法,能夠熟練的背誦不同的鋼琴曲目并能夠?qū)⑵潇`活的運用到鋼琴練習中,盡量做到脫譜練習,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花費在鋼琴技巧練習上,提高鋼琴練習效率。
鋼琴作品風格和技巧不是一成不變的,不同的鋼琴作品需要不同的演奏技巧,在實際的練習過程中,要注意技巧性、熟練度和協(xié)調(diào)性的訓練,讓每一次練習都能夠取得進步,長期堅持下去,得到質(zhì)的飛躍。
第一,鋼琴分解練習。鋼琴分解練習可以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鋼琴演奏過程中的分手練習,即訓練左右手不同的演奏技巧,從而實現(xiàn)雙手的完美配合和協(xié)調(diào),在進行分手練習時,可以先對單手進行有效的訓練,爭取做到發(fā)音準確、音色標準,將每一個音律都要貫徹和落實到實處嗎,熟練掌握單手彈奏時,再進行雙手配合練習,以達到相互協(xié)調(diào)的境界;另一部分則是指分聲部練習,鋼琴作品按照其旋律、音階的變化,可以劃分為多個聲部,每一個聲部都對應(yīng)不同的演奏技巧,通常情況下,鋼琴作品中的旋律都是相互交織的,很少存在單一旋律主線,因此鋼琴學習者在練習過程中要注重個體和整體的統(tǒng)一練習,在對每一個聲部都能準確的彈奏出來前提下,進行整體訓練,提高練習質(zhì)量。
第二,鋼琴重點和難點學習。即使是最基本的鋼琴音樂作品,在演奏過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難點和技術(shù)性問題,需要練習時重點訓練,克服自身鋼琴演奏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攻克其中技術(shù)難題,提高自身的鋼琴演奏水平,通過分析鋼琴作品可以發(fā)現(xiàn),鋼琴演奏中主要存在以下難點:一是對鋼琴節(jié)奏的轉(zhuǎn)變,鋼琴作品對學習者的手速有一定的要求,在鋼琴練習中學習者要能夠靈活的調(diào)解演奏的速度,適應(yīng)作品中的變奏練習;二是鋼琴音色練習難點,鋼琴之所以能被譽為“樂器之王”,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音色的包容性,能夠適應(yīng)不同風格的音樂作品,因此學習者,在練習過程中要重視音色的變化;三是鋼琴技巧練習,鋼琴演奏需要演奏者具備扎實的基本功底,掌握各種難度的鋼琴演奏技巧,如指法力度、手臂協(xié)調(diào)、節(jié)奏轉(zhuǎn)換等,都需要學習者在長時間的反復練習中得到加強和鞏固。
綜上所述,鋼琴練習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依靠長期堅持不懈、認真刻苦的聯(lián)系,才能演奏出大眾認可的鋼琴水平,提高自身的鋼琴綜合能力,為此鋼琴學習者要樹立正確的鋼琴練習態(tài)度,運用科學的鋼琴練習方法,在重點練習鋼琴技巧的同時,加強自身理論知識的學習,從而有效的提高鋼琴素養(yǎng),演奏出具有感染力的鋼琴作品。
參考文獻:
[1]謝新洋.談鋼琴學習中如何提高練習效率[J].音樂時空,2012(10).
[2]文歆.淺談如何提高鋼琴練習效率[J].黃河之聲,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