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昭云
八外婆的家門口,有一棵高高的槐樹。每年初夏,黃白色的槐花掛滿枝頭,人們從樹下經(jīng)過,總能聞到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香。
八外公是名中醫(yī),在他家坪里,總晾曬著各種中藥材。夏天,晾曬最多的就是槐米,槐米是國槐樹的花蕾,可涼血止血,清肝瀉火。附近人家有個小傷小痛,都會到八外公家里把把脈、問問診。因為有一門看病的手藝,八外公的家境比普通人家都要好,買了當時村里的第一臺黑白電視機。一到晚上,大家便從村子的四面八方趕到八外公的家里,一下子便將八外公家小小的房屋擠滿。有的人因為來得太晚,只能站在外面透過窗戶往里看。
“八外婆命好?!蓖馄趴偸锹詭Яw慕地對我說。八外婆是作為童養(yǎng)媳嫁過來的,她同八外公一起讀書。在當時的農(nóng)村婦女中,這已算不可多得的“高學歷”。
八外婆夫婦喜歡在家門口的老槐樹下看書玩益智游戲,我們這群孩子,沒事也會去湊幾次“熱鬧”。有一次,八外婆給我們出了一個題目,看誰能用一筆寫出一個“田”字。八外婆的話還未說完,我馬上到附近撿了根樹枝,在地上比畫起來。樹枝上有刺,將我的食指劃了一道口子,我卻毫未察覺。那一整天,我的腦子都被一個“田”字填滿,只希望晚上快點過去,早晨快點到來。第二天一大早,我就跑到八外婆門口的老槐樹下問她要答案。八外婆卻細心地發(fā)現(xiàn)了我手指上紅腫的傷口,趕緊跑進家里,將二兩槐米燒水煎汁,細細地涂抹在傷口上。說來也甚是神奇,我紅腫的指頭竟在當天就消了腫。
八外婆患有低血糖,她身上總會帶著各種各樣的糖果。每次看到我,她都會從衣服的內(nèi)袋里,翻出幾粒新奇的糖果偷偷塞給我。剝開糖紙,一粒小小的巧克力糖,讓我感覺自己擁有了全世界。用八外婆的話說,她和我母親八字相生。每次,我母親回家,都會和八外婆嘮嘮嗑。讓我記憶最深的,是那次八外婆緊緊拉著我的手,笑著對母親說,“玲寶,以后你可有福了,生了兩朵這么漂亮的好‘槐花’?!?/p>
讀初中后,我在校寄宿。外婆家去的也越來越少,與八外婆夫婦見面的機會少了。有一天,母親突然告訴我,八外公突發(fā)重疾,被送到了衛(wèi)生室住院,八外婆留在家中等候消息。第二天,八外婆按捺不住,嚷著要去看八外公??紤]到她的身體狀況,大家騙她說八外公身體好些了,等幾天就會回家,要她在家里等。八外婆便不再說話,只搬出老藤椅,靜靜地坐在槐米樹下,望著八外公回家的方向,一坐就是半天。
第三天晚上,傳來了八外婆去世的消息。有人說,去世時,八外婆穿戴整齊,臉色平和,儼然像平素熟睡的模樣。床旁,整齊地放著八外公的壽衣。
兩天后,八外公也在醫(yī)院去世了。
那棵老槐米樹,也仿佛在一夜之間沒了往日的生氣。
八外婆夫婦膝下無子女,兩人去世后,老房子因無人整修,被風雨摧毀,變?yōu)槠降?。泥濘的小路也被一條干凈整潔的水泥路代替。大坪里的槐米樹也早已不見了蹤影,只剩幾株野草在風中,搖曳……
又一次,從縣城將所有的東西打包搬到鄉(xiāng)下老家,整理衣物時,母親長吁一口氣,說道:“家搬三次窮,上半輩子,搬家真的是搬夠了,終于不用再搬家?!?/p>
在我二十多年的記憶長河里,母親為我們兩姊妹搬過六次家。前四次,都是為了我們求學。
2002年,從來不需要母親操心學業(yè)的姐姐,考上了縣城一中,這也是村里為數(shù)不多通過自己努力考上縣重點中學的。那時,學校管得嚴,在校寄宿的學生,非放假期間,一律不準出校門??紤]到姐姐的學習和生活,母親第一次把我們的家搬到了離一中走路不到五分鐘的地方。
那是一幢兩層樓的舊居民房,嵌在兩棟新樓房之間。我們租在二樓的一個長長的通間房屋,屋里什么也沒有。母親從鄉(xiāng)下搬來了父親做的大衣柜,橫在房屋中間,愣是把一個通間變成一居一室。前面放著茶幾、沙發(fā)、餐桌等,供我們吃飯。后半截則用于看書、睡覺。父親常年在外務工,很少回家。而我在離縣城不遠的初中讀初二,在校寄宿,每逢周三、周五回家。
自從母親搬家到這,一放假,我便與同學搭乘七路公交車,穿越一個學校,回到租處,成為了一個看上去的“城里人”。母親手巧,燒得一手好菜。姐姐性格溫和,朋友多。因此家里時不時會有幾個學生來吃飯,母親總是用最好的飯菜招待他們,姐姐的同學們也親切的叫我母親“劉姨”。我們一家子就在這人,度過了平靜的一年。
第二年,潛心于學業(yè)的姐姐執(zhí)意要到學校寄宿。在她看來,每天往返這幾十分鐘都是浪費時間。一年后,姐姐上高三,我也從初中生變成了一名高中生。那年初升高的考試成績不理想,與縣城一中錯失交臂。母親曾與我說過,沒有考上縣城一中,就不再讓我上學。
那時,供一個孩子上高中少說也要一萬多元一年。全家的生活就指望在外務工的父親,本就捉襟見肘。院子里的阿姨們總勸我母親說:“女孩子家,讀那么多書干什么,不如給她找個做生意的好人家嫁了,也省得你為她們這么辛苦?!蹦赣H總是笑而不語。
整個暑假,我都沉浸于對自己不努力學習的懊悔當中。直到快開學,母親問我:“你想讀書嗎?”我望著母親的臉,想到假如今后沒有書讀了,竟流下了眼淚。
母親終究還是不忍心,把我送到了縣城一家私立中學。姐姐和我都在縣城里,母親決定再搬一次家??h城一中附近的房子不好找,母親就托人,幫我們找到一個面積大約不到10平方米的單間。租賃的老板家有一個和我年紀相仿的女兒,他答應只要我放假,都可以同他的女兒一起睡。
母親買了一個折疊床,并從家里搬來了父親制作的一個木制多功能柜。柜子下方可收納廚房用品,上方放置煤氣灶臺,旁邊則用于放煤氣罐。平時不使用灶臺,就可把柜面放下來,灶臺便搖身一變,變成了一個桌面。小小的房間,在母親的布置下,頗有一種“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感覺。于是,我們開啟了新的“蝸居”生活,直到姐姐高中畢業(yè)順利考上大學。
之后,為了我的學業(yè),母親先后搬過兩次家。我考上大學后,母親才從城里搬回鄉(xiāng)下老家。搬回家時,母親感嘆道:“還是家里好,空氣都比城里的更新鮮?!蔽液徒憬惴謩e在不同的地方求學四年,母親終于“解放”,過了幾年輕松自在的好時光。2014年,我通過努力,在縣城里找到了一份穩(wěn)定的工作,之后結婚、懷孕。母親考慮到要照顧我的生活,又隨我們在單位附近租了一套三室兩廳的房子,房子依舊什么也沒有。
我們花了幾天時間,搬了一些東西,又添置了一些新的東西。房子離菜市場很近,母親總是大清早去給我們買最新鮮的菜和水果。懷孕期間,我白天按時去單位上班,中午回家休息,晚上和母親到附近散步。我喜歡同母親聊單位發(fā)生的事、認識的人、工作的困難,而母親總會教我一些為人處世的道理。在那套房子里,我順利完成了為人女到為人母的蛻變。
產(chǎn)假結束后,考慮到租住的房屋在四樓,上下樓不方便,又臨近馬路,時常會有刺耳的大貨車喇叭聲傳來,把熟睡的寶寶驚醒。房子租期未到,我們就又搬了一次家。這一次,搬到了姐姐家的舊房子里。房子在二樓,兩室兩廳,離姐姐新房很近,又有散步的小院,非常適合帶孩子。里面家電齊全,我們只搬了一些必需的生活用品。
許是因為房子是姐姐家的,租房竟有了“家”的感覺。我們在那套房子里住了兩年,直到去年年底搬入新房。將東西打包回鄉(xiāng)下時,我和母親驚訝的發(fā)現(xiàn),這兩年,斷斷續(xù)續(xù)買的東西,竟一車也裝不下了。
古有孟母三遷。我慶幸自己能有這樣一位母親,不斷為我創(chuàng)造環(huán)境,教會我自立自強、不倚不靠,而每一次的搬家,更是母親要求我們姊妹追求更好生活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