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雅芳
摘 要:審美趣味是審美教育的基礎。審美趣味的培養(yǎng)是中小學音樂教學的靈魂。小學音樂教材為我們提供了培養(yǎng)審美趣味的有利條件。教材中選擇了許多適合小學生的音樂作品。教師應充分發(fā)揮教材優(yōu)勢,完成好四個任務:要培養(yǎng)學生審美趣味;要開闊學生音樂視野;要培養(yǎng)學生高尚情操;要感悟音樂美。
關鍵詞:審美趣味;音樂視野;高尚情操;音樂美
什么是音樂審美趣味?審美趣味是指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和愛好。從美學角度看,只有形成正確的審美趣味,才能有深刻的審美體驗、主動的審美意識、正確的審美評價,進而形成創(chuàng)造美的欲望。由此可見審美趣味是審美教育的基礎。審美趣味的培養(yǎng)是中小學音樂教學的靈魂。小學音樂教材為我們提供了培養(yǎng)審美趣味的有利條件。教材中選擇了許多適合小學生的音樂作品。教師應充分發(fā)揮教材優(yōu)勢,完成要培養(yǎng)學生審美趣味、開闊學生音樂視野、培養(yǎng)學生高尚情操、感悟音樂美的任務。
一要培養(yǎng)學生審美趣味
美好的音樂作品是能帶給人以美感的,其實音樂審美的本質(zhì)應是美感。人的音樂美感屬于社會意識。美感必須是“賞心悅目”“悅耳動聽”的,“是經(jīng)過感官到達于情感、想象、理智、意志等方面的高級心理活動,是在感性直覺中積淀著理性內(nèi)涵的審美體驗”。因此,音樂教師在教學中應該熟悉音樂教材,面向全體學生,制定好每一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把握住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充分挖掘教材的歌詞美、旋律美、節(jié)奏美、力度美……以教師動情的演唱、演奏,生動有趣的講解,結合使用直觀形象的教具,啟發(fā)學生細細品味音樂,以達到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審美趣味、積極進行審美體驗、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力、音樂表現(xiàn)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的目的。
二要開闊學生音樂視野
世界上每一個國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優(yōu)秀音樂作品,這就形成了豐富多彩的音樂風格和式樣。人們常說:“音樂是沒有國界的。”這正是音樂教學的優(yōu)勢所在。小學音樂教學負有不斷擴大學生音樂審美視野的任務,要讓學生不僅喜歡中國當代的音樂,而且對中國古代、近代、現(xiàn)代的優(yōu)秀音樂作品也能逐漸欣賞、喜歡,同時還要對外國古代、近代、現(xiàn)代的優(yōu)秀音樂作品也能逐漸欣賞、喜歡。除此以外,還可以利用課外音樂教學活動,如學校藝術節(jié)中讓有文藝特長的學生演奏民樂、管弦樂,演唱古今中外民歌、名歌,有的放矢地介紹世界各地的民族樂器、樂曲、民歌或歷史上有名的聲樂作品,讓學生更多地了解中國的民族民間音樂,熱愛中國音樂,也要了解外國優(yōu)秀的民族民間音樂,來拓寬我們的音樂審美視野,欣賞不同國度的燦爛音樂藝術瑰寶。
音樂教師就要在引導學生的審美趣味向多元化發(fā)展上很下功夫。我們不僅要教好本民族、本國的歌曲、樂曲,還要讓孩子們欣賞外國歌曲和樂曲,喜愛外國歌曲和樂曲。一位教師在教唱美國歌曲《祝你生日快樂》時,作了這樣的導入嘗試:
1.創(chuàng)設生日情景:在一個生日蛋糕上點燃臘燭。
2.教師手持賀卡,聲情并茂地表演《祝你生日快樂》,熟悉的情景、熟悉的歌聲喚起學生強烈的共鳴,學生情不自禁地拍著手跟著老師唱起來,老師也拍著手鼓勵學生用情演唱這首歌。在學生充分體驗歌曲歡快的情緒和因為成功演唱而獲得創(chuàng)造美的喜悅時,教師向?qū)W生介紹了《祝你生日快樂》是兩位美國老師在1893年創(chuàng)作的歌曲,不少學生感到意外,教師抓住時機發(fā)問:為什么一首歌曲能長上翅膀超越時空飛過萬水千山,飛遍世界?為什么在100多年后的今天,男女老少在過生日的時候還會常常唱起它?學生回答:“它有作用”,“它有感情”,“它好聽”。
教師總結:一首好的歌曲不受時間的限制,它永遠不會老;一首好的歌曲不受國界的限制,可以傳到世界的各個角落!讓大家都喜愛它!”這個導入設計非常淺近,非常生動,非常有情調(diào),視覺、聽覺獲得的美感,情感想象獲得的審美喜悅,深深地留在孩子的心里,最終懂得了音樂無國界的道理。
三要培養(yǎng)學生高尚情操
論文是一門很特殊的藝術,一方面它很抽象,一方面它卻又能最深刻、最細膩、最準確地反映人的情感!欣賞者從這門特殊的藝術中感受歌曲(樂曲)的豐富情感和思想內(nèi)涵,從中獲取精神力量,使思想得到升華,這就是音樂的社會功能。許多哲學家和音樂大師對音樂的這一功能作用都作出了充分的估量,給予高度評價。
當前文化市場發(fā)展不平衡,在相當范圍內(nèi)主旋律不響亮,優(yōu)秀民族文化不占主導地位,流行歌曲作為一種商品進入市場,滲透到各個角落,學校也不例外。音樂老師應從中省悟自己身上的重任,在音樂教學中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優(yōu)秀音樂作品,通過聽聽、唱唱、講講、跳跳、演演、比比等教學手法,讓學生體驗每一個音樂作品的美感和思想內(nèi)涵,同時教給他們必要的音樂知識以推動學習,引導學生樹立健康高尚的審美觀念;提高音樂審美品位;逐步培養(yǎng)學生對高雅藝術的好感、興趣,從而凈化學生心靈、培養(yǎng)高尚情操
四要讓學生感悟音樂的美
音樂欣賞教學就是讓學生聽賞各式各類的音樂作品,整個教學過程就是一個對音樂的感悟過程。在對音樂的感悟中,通過教師的引導,來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感受力,其中包括對音樂要素的感受力、對音樂風格的感受力及對音樂情境意象的感受力等。在培養(yǎng)這些感受力的同時,使學生的人格情操得以陶冶。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我深信,音樂的美是思維豐富的源泉?!币魳穼W生的美育作用是潛移默化的,浸染式的。對小學生進行音樂教育,寓教于樂,以樂促學,既能擴展學生的聽覺、視覺和感覺器官的感知能力,又能培養(yǎng)學生的節(jié)奏感和眼、耳、手、腦、腳并用的多項思維能力和綜合活動能力,同時還能提高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和對音樂美的感知、享受和再創(chuàng)造能力,有利于啟迪學生的智力,修身養(yǎng)性,陶冶情操,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趣味,最終達到人格素質(zhì)的提高。在小學音樂教學中,音樂老師一方面要加強美育、音樂審美教育理論的學習,正確地認識音樂審美趣味的作用,另一方面在教學實踐中要重視對學生審美趣味的培養(yǎng),真正地實實在在地把小學音樂教育板擦辦成是學生終身享用的“審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