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彩華
摘 要:高中生物是一門實驗性及探究性很強的學科,旨在通過學習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對于每一位生物教師來講,要精心準備,優(yōu)化課堂教學策略,提高課堂效益,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能力,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得到全面、主動的發(fā)展,從而真正提高教學有效性。
關鍵詞:高中生物;教學;有效性
新課程標準下的高中生物教學要求體現(xiàn)教學有效性,具體表現(xiàn)為要注重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來進行教學,促進學生在探究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生物學的相關知識及概念,進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下面將本人關于提升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總結如下,以供參考。
一、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激發(fā)學生興趣
生物課堂的教學設計離不開情境性教學的模式,情境性教學是提供學生學習的情景,比較適合生物課堂教學的情境創(chuàng)設主要有真實情境的創(chuàng)設與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所謂真實情境的創(chuàng)設,可以理解為努力提供真實的學習情境,讓學習者到現(xiàn)實生活場景中去親臨學習,讓學生親臨現(xiàn)場,在工廠、田間、野外等真實的場景中學習,使學到的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密切地聯(lián)系起來,把書本上所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問題情境的設計,通過設置問題與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產生矛盾,通過“同化—順應”這種學習認知的基本過程不斷建構,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與繼續(xù)學習新知識的欲望。例如:在講授“遺傳規(guī)律”時候,可以引入生物學上家喻戶曉的一則有趣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英國一位大作家,名叫蕭伯納,作品十分優(yōu)秀,但是外貌丑陋,有一位年輕漂亮的女士十分的欣賞他,對他有愛意,于是,這位女士就給他寫了一封情書,信中寫到:“你是這么聰明,我又是這般美貌,倘若我與你結婚,生下的孩子既有你的聰慧,同時又具有我的美貌,豈不是很好嗎?”蕭伯納幽默的回信說:“也可能生下的孩子,具有你的智慧和我的容貌,那豈不是糟了嗎?”為什么會產生蕭伯納所說得那種情況呢?學生們開始討論不斷,從而就會對這產生極大的興趣,就會想多了解遺傳方面的知識,有利于學生對生物知識的掌握。
二、重視實驗,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
探究性學習方式能夠促進學生獨立思考問題,提高學習積極性,更深入了解所學知識。有利于減輕教師的教學壓力,優(yōu)化課堂教學,實現(xiàn)教學目標。教師是課堂的主導,面對探究性學習,教師應該合理安排時間,不能過多或過少,要認真考慮學生實際情況,實驗的安排最好是由易到難,使學生能夠循序漸進地接受所傳授的科學知識。雖然現(xiàn)在高中生物的探究性實驗并沒有明確詳細的評價體系,但是教師應該根據(jù)不同的實驗制定不同的標準,這樣能夠使學生明白實驗的目標,如何能夠有效完成實驗。教師在組織探究性學習時,需要調節(jié)好學生之間的關系。探究性學習是分小組合作,教師應尊重學生的意見,讓他們自由組合,也可以按照學生學習生物的能力層次進行分組。探究性學習是為了使學生親身體驗科學實驗,通過動手做實驗,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深入理解課本上的理論知識,從而激發(fā)學習生物的興趣,提高生物成績。學生要學會獨立思考,不能過分依賴他人,只有自己動手做,才能真正體會到實驗的困難與樂趣。學生必須配合教師的指導,認真觀看教師的示范,不懂不清楚的地方要主動詢問教師。
三、培養(yǎng)學生自我反思意識,提升自主學習能力
在生物學習過程中,需要學生不斷地進行總結,增強自身的學習能力。并且學生也需要不斷地與教師進行交流,解決生物學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爭取在每一節(jié)課堂上做到最好。學生需要在學習的過程中獨立進行學習的探究,并且養(yǎng)成檢查自身學習成果的習慣,讓反思意識成為自己的習慣。自我反思意識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影響著學生的自主學習質量。教師也需要對學生進行檢查,督促學生反思意識的形成。學生在自我反思的過程中,需要充分認識到自己在生物學習方面的不足,并且積極地與教師交流,進行合理的改善,爭取在生物的學習中做到最好??偠灾?,要不斷地完善學生的學習方式,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教師也需要不斷地督促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提升學習生物的能力。
四、評價方式多元化,科學全面
新課標旨在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同時要關注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實施差異化的教學有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個性發(fā)展。實施差別教學不僅僅是指教學目標與教學模式要有所差別,更重要的是要注重教學的評價,這就要求教師在對學生評價時要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不能唯分數(shù)是從,不能把正確回答出老師的問題作為評價學生優(yōu)劣的唯一的標準,教師更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重視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將學生量化的分數(shù)轉化為更加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學生是不是具有合作學習、探究學習、自主學習的能力,是否真正地動腦來思考與解決問題。教師的評價應該有利于學生的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思維,評價不一定非得是書面的,也可以是一個親切的眼神,一句溫暖的鼓勵語,都會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帶來很大的影響,也只有這樣的評價方式才是真正促進學生成長與發(fā)展的方式。差異化教學是有效地實施素質教育的途徑之一,在課程改革的實踐中要著眼于學生的個性發(fā)展與全面發(fā)展,極大地調動師生的積極性,提高教學的效率,只有師生共同參與的課堂,學生的個性才能夠得到真正的發(fā)展,從根本上響應素質教育的號召。
在高中生物教學中,不斷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斷地提高學生學習地主動性和積極性,通過生物知識的學習來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探究能力,從而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培養(yǎng)出全面發(fā)展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孫志燕.高中生物教學有效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17(A1).
[2]馬威.提高高中生物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析[J].環(huán)球人文地理,201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