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樹軍
摘 要:初中物理作為初中階段的基礎課程之一,其教學目標是傳授物理基礎知識,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和抽象思維能力,使學生能應用所學的物理知識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為后續(xù)更深層次知識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但是很多學生認為初中物理課是一門難學的課程,學習積極性不高,存在畏難情緒,以至于教學效果始終不是很理想。如何打破這一局面,上好初中物理課,提升教學效率,成為廣大初中物理老師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筆者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認為,要想有效提升初中物理教學,必須要講究教學方法。下面對自己教學中的一些做法,與大家交流分享。
關鍵詞:初中;物理;教學;方法
初中物理作為一門十分重要的文化基礎課程,在初中教育階段占據(jù)非常重要的地位,是青少年進入物理知識寶庫的入門和啟蒙,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物理興趣,具有初步觀察事物、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關鍵。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能意識到物理學的重要性,相反有很多學生根本就不喜歡學習物理,造成教學效率始終處于低位運行,學生學習成績不理想,久而久之對物理學習失去興趣。因此,如何上好初中物理課,提高每個學生的物理水平是我們初中物理教師的當務之急。下面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對初中物理教學展開探討,以供參考。
一、物理教學必須充分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習興趣是學習的原動力,學習興趣與學習效率緊密相關,學習興趣與學習“負擔”也密切相聯(lián)系。興趣提高了,學習就有了動力,單位時間內的學習效果就會得到提高,自然學生學習的負擔也得到了減輕,學生的學習就會駛入良性發(fā)展的軌道。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呢?我認為只有在教學中,營造出生動活潑的教學氛圍,才能使師生有感情的碰撞,真正享受到學習的樂趣。比如課前的導入,游戲活動、競賽活動、操作活動,故事、懸念,聲像、色彩的變化,教學組織形式的多樣化等給學生創(chuàng)造主動學習和增加實踐活動的機會。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地位,充分發(fā)揮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這些都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開展物理實驗教學,促進課堂教學效果的不斷提升
物理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課程,實驗是物理課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物理的魅力和意義很大程度上來源于實驗現(xiàn)象和原理。所以,教師要善于運用實驗教學的形式,活躍學生思維,激發(fā)學習興趣和熱情。物理學科中包含大量實驗,通過物理教材中的演示實驗、小組實驗、章節(jié)實驗等可以大大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促進學生的智力發(fā)展,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還可增強自身的觀察能力和參與實驗操作的能力。處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他們有著共同的特點是好奇心強,這些鮮明、生動、有趣的實驗,能夠最大程度的激發(fā)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增強他們探索新知的欲望。例如,在指導學生進行簡易潛望鏡的制作時,學生通過直接、形象、鮮明的實驗操作過程,加深了對平面鏡性質的認識。這些小實驗能夠引導學生走進物理,促進學生對物理知識的認知和理解,減少學習的阻力。同時,通過實驗過程中的學生的動手操作、探索、交流,能夠為學生增加一些新的學習方法,使其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物理學習中,從而增強教學效果。又如,可以通過一些便于觀察、操作簡易的演示實驗來提高學生對物理的喜愛:向兩張紙之間吹氣,兩張紙便會像受到引力一般向中間靠攏;對裝有水的燒瓶加熱,而水中的魚卻安然無恙。簡單清晰的實驗現(xiàn)象可以激發(fā)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增強其求知欲,進而促進其更加充分的參與物理教學,提升教學效果。
三、注重學法指導
中學階段形成的物理概念,一是在大量的物理現(xiàn)象的基礎上歸納、總結出來的;其次是在已有的概念、規(guī)律的基礎上通過演繹出來的。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改變以往那種講解知識為主的傳授者的角色,應努力成為一個善于傾聽學生想法的聆聽者。
四、教師教學中要“敢放”“能收”
新課標下要充分發(fā)揮教師的指導作用,就初中階段的學生所研究的題目來說,結論是早就有的。之所以要學生去探究,去發(fā)現(xiàn),是想讓他們去體驗和領悟科學的思想觀念、科學家研究問題的方法,同時獲取知識。
五、注重學生的親身體驗,使他們獲得直接經驗的過程
教材上寫的、教師講的、從媒體上得到的等,對學生來說都是間接經驗,間接經驗要轉化為直接經驗才會具有持久的生命力。物理教學如何使學生親身體驗呢?物理教學的形式要靈活多樣,如讓學生在教師的適當指導下自學、互學、討論;如布置給學生一些研究性的課題,讓學生搜集與尋找資料,親身實踐,自我制作。這樣的體驗效果遠超過教師在課堂上教給他現(xiàn)成答案的效果。在學生親身檢驗的過程中,教師必須允許學生有失敗,因為失敗也是一種直接經驗,從某種意義上說,失敗的體驗有時比成功的體驗更為深刻,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鍥而不舍的科學精神。學生失敗后,教師要給學生適當?shù)囊龑c啟發(fā),幫助他們分析失敗的原因,改進實驗方法,使他們取得成功。
六、教師要轉變教育思想,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教師要轉變教育思想,要從“應試”教育轉變?yōu)椤八刭|教育”,由教學的主體轉變?yōu)閷W生學習的指導者、幫助者和參與者,即教師必須確立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知識不同于實物,可以由教師簡單地傳遞給學生。例如公式、規(guī)律等,必須要由學生自己來構建,并將其納入自己己有的知識結構中,別人是無法代替的,樹立主體的學生觀,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創(chuàng)造了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如果師生間建立了起一種民主、平等、親切、和諧的關系,教師成為了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幫助者和參與者,就能保證學生心情愉快、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逐步形成進取、探索、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品質,對初中物理教學的提高將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
七、結語
物理是一門十分重要的學科,初中物理的學習是為高中物理乃至大學物理學習打基礎的,上好初中物理課,是廣大初中物理老師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物理教學的方法很多,教師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改進和完善教學方法,不斷提高物理教學課堂的活力,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才能促進初中物理教學的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陳剛,舒信隆.新編物理教學論[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