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峰霞
摘要 目的:對78例門診靜脈注射頭孢類抗生素致不良反應的觀察及護理進行探討。方法:收治靜脈注射頭孢類抗生素致不良反應患者78例,分兩組,對照組用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用針對性護理;回顧性分析患者的各項臨床數(shù)據。結果:78例患者中,過敏反應52.6%,神經性反應21.8%,胃腸道反應14.1%,其他反應21.5%;觀察組HAMA與HAMD評分低、護理效果優(yōu),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關鍵詞 靜脈注射;頭孢菌抗生素;不良反應;護理干預 頭孢類抗生素為B-內酰胺類抗生素之一,該藥原料為天然頭孢菌C,可對多種感染起到治療效果,比如各種重度感染以及免疫缺陷類感染、醫(yī)源性感染等[l],臨床用藥時多聯(lián)合氨基糖苷類靜止期殺菌劑使用。但臨床上使用該藥抗感染時,患者極易產生各種不良反應,對其抗感染效果及病情控制造成很大的影響[2]。本研究收治靜脈注射頭孢類抗生素致不良反應患者78例,旨在對患者不良反應情況及護理效果進行探討。 資料與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靜脈注射頭孢類抗生素致不良反應患者78例,依據患者接受護理方法均分兩組。對照組男28例,女11例;年齡15~72歲,平均(35.18±10.63)歲。觀察組男25例,女14例;年齡17~68歲,平均(34.36±10.19)歲。兩組基礎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納入患者均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批準并允許參加本次研究,患者對本次研究中各項內容均知曉。 方法:將患者各項臨床資料詳細整理,包括患者入院后各項常規(guī)檢查數(shù)據,臨床治療期間病情及各項生命體征變化情況,并對其治療情況全面評估,對各項數(shù)據做詳細分析。護理方法: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護理:入院后對患者的病情及各項生命體征密切觀察與監(jiān)測,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予以各項基礎護理,若患者出現(xiàn)異常情況,則即刻予以對癥處理。觀察組接受針對性護理:①健康宣教:及時為患者詳細講解病情相關知識,告知患者各類藥物可能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叮囑患者各方面注意事項,使其對自身病情及不良反應有進一步認識,并以高度依從性配合各項治療與護理。②心理護理:及時與患者交流,并予以患者心理疏導,引導并指導患者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緒,避免患者囚情緒波動而影響治療,在其因不良反應而焦慮、抑郁時能主動調節(jié)自身心理狀態(tài)。③靜脈注射護理:患者用藥前叮囑其適當進食,不可為患者空腹注射,避免患者因機體不耐受而出現(xiàn)暈針、假過敏、誘發(fā)不良反應等方面情況。用藥前詳細了解患者的具體情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給藥;根據所選藥物選擇最佳溶媒,藥物配伍時務必詳細閱讀說明書,并高度注重配伍禁忌,對藥劑量嚴格控制,靜脈注射速度亦需要嚴格控制;對患者用藥期間各方面情況密切觀察,若患者出現(xiàn)相關不良情況,則即刻停藥并作對癥處理。 療效判定標準:心理狀態(tài)以HAMA、HAMD評分評價。各量表總分值均100分,得分越高提示焦慮、抑郁程度越重[3]。臨床護理效果:①顯效:護理后HAMA、HAMD評分降低程度>80%、不良反應改善程度> 80%;②有效:護理后HAMA、HAMD評分降低程度30%~80%、不良反應改善程度30%~80%;③無效:護理后HAMA、HAMD評分、不良反應改變程度<30%未見顯著變化并加重。 統(tǒng)計學方法: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所獲各項臨床數(shù)據,計量資料以(x±s)表示,以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以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果 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78例患者中,過敏反應41例(52.6%),神經性反應17例(21.8%J,胃腸道反應Il例(14.1%),其他反應9例(11.5%)。 護理前后HAMA、HAMD評分變化比較:護理前兩組各項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評分有顯著降低,但觀察組比對照組降幅更大,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護理效果比較:經研究發(fā)現(xiàn),觀察組臨床護理效果優(yōu)于觀察,兩組數(shù)據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討論 頭孢類抗生素為頭孢烯半合成抗生素,為患者給藥后能夠快速破壞細菌細胞壁,于繁殖期發(fā)揮滅菌效果,對細菌的選擇性很強,對人體的毒性極小,其抗菌譜非常廣泛、藥效亦強,已被廣泛用于臨床中多種感染性疾病治療[4]。但隨著該藥的廣泛應用,臨床上此類藥物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逐漸增多,故探討一種科學有效的護理模式干預用藥,對臨床上該類藥物安全使用有著極大現(xiàn)實意義。 本次研究觀察組接受針對性護理,其中強調予以患者健康宣教、心理護理、靜脈注射護理等方面內容,通過健康宣教讓患者對其自身病情及不良反應情況有進一步了解,并提高患者的依從性,確保臨床上各項治療與護理工作順利進行;再經心理護理及時為患者做心理疏導,避免患者因各方面擔憂而產生焦慮、抑郁情緒,對其臨床治療造成影響或囚負性情緒誘發(fā)不良反應,使患者在情緒波動時能夠自己調節(jié)心理狀態(tài);并為患者靜脈注射護理后,確?;颊哂盟幤陂g各方面情況穩(wěn)定,在患者出現(xiàn)不良反應時即刻對癥處理,避免不良反應帶給患者無法挽回的損傷。結果顯示護理后觀察組患者HAMA、HAMD評分顯著降低,患者對護理滿意度92.3%。 綜上所述,臨床上為患者靜脈注射頭孢類抗生素時,極易出現(xiàn)各種不良反應,包括過敏反應、神經性反應、胃腸道反應以及其他反應,經針對性護理后患者心理狀態(tài)穩(wěn)定,護理效果顯著。 參考文獻 [1]蘇昆.臨床應用頭孢菌素類藥物的不良反應分析[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7,12(3):14-16 [2]魏芬芳,孫怡同,楊悅注射用頭孢曲松鈉不良反應的Meta分析[J].中國藥物警戒,2016,13(6):351-358 [3]金怡.87例頭孢菌素類藥物不良反應分析[J].中華全科醫(yī)學,2012,10(11):1789-1790. [4]呂燕妮,溫金華.魏筱華.頭孢菌素類藥物不良反應機制與化學結構的關系[J].中國醫(yī)院藥學雜志,2015,35(11):1050-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