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抗戰(zhàn)時期郭沫若和茅盾的文化活動*

      2018-11-13 05:08:15鐘海波
      郭沫若學刊 2018年4期
      關鍵詞:茅盾郭沫若延安

      鐘海波

      (陜西師范大學 文學院,陜西 西安710062)

      一、引言:殊途同歸

      郭沫若和茅盾是現(xiàn)代文學史上兩位著名的革命作家。五四時期,他們有過不同的文藝主張也發(fā)生過論爭。但由于信仰的一致,他們殊途同歸。

      五四新文化運動期間,文化藝術領域思潮紛涌,流派紛呈。其中,有兩股思潮影響巨大,一股是現(xiàn)實主義,另一股是浪漫主義。郭沫若是浪漫主義的代表人物,當時,他的主張是文學無目的,文藝的本質在于自身,即為藝術而藝術。文藝是自我表現(xiàn)。文學藝術是作家感情的自然流露。他強調文藝是天才的藝術,創(chuàng)作源于靈感?,F(xiàn)實主義的代表人物是茅盾。茅盾的文藝主張是文藝是為人生服務,為社會服務。文學藝術應該忠實反映人民群眾的生活,不只是描寫表面事實。他也強調藝術的真實性,同時也重視文藝自身的規(guī)律及文學的理想性。隨著兩位作家對馬克思主義的深入了解,他們的文藝思想有了重大轉變。他們分別揚棄了原有的文藝主張,建立起革命的文藝觀。

      1923年,郭沫若發(fā)表《我們的文學新運動》,提出:文藝領域不能滿足現(xiàn)狀,要激起一種新的運動。他強調在新的文學運動中,要反抗資本主義的毒龍,要在文學之中爆發(fā)出無產階級的精神。1926年,他寫下《文藝家的覺悟》,提出:我們現(xiàn)在所需要的文藝是站在第四階級說話的文藝,這種文藝的形式是寫實主義的,在內容上是社會主義的。他所謂的第四階級,即無產階級。1926年5月,他發(fā)表《革命與文學》,他用階級觀點分析社會狀況:在一個社會中,至少有兩個階級的對立,一個是肯定力量,一個是否定力量。由此,也產生兩種文學。一個階級有一個階級的代言人,看你是站在哪個階級說話。他倡導革命作家寫作表同情于無產階級的社會主義的寫實主義的文學。1927年至1928年,他還寫來《英雄樹》《桌子的跳舞》《留聲機器的回聲》等文章,闡發(fā)他的關于無產階級革命文學的主張。

      茅盾的文藝觀在20世紀20年代中后期出現(xiàn)轉變。1925年,他發(fā)表《論無產階級藝術》、《文學者的新使命》等論文,闡述他的革命文學主張,他認為,無產階級藝術和舊有的農民藝術是有極大的分別的,無產階級藝術決非僅僅描寫無產階級生活即算了事,應以無產階級精神為中心而創(chuàng)造一種適應于新世界(就是無產階級居治者地位的世界)的藝術。無產階級藝術意識須是純粹自己的,不能摻有外來的雜質。

      30年代,他們在轉向革命文藝之后,都成為左聯(lián)成員??箲?zhàn)時期,他們再次并肩,在文化戰(zhàn)線上發(fā)揮重要作用,具體體現(xiàn)如下。

      二、文化報國

      1928年,郭沫若因發(fā)表寫討蔣檄文,被國民政府通緝而被迫流亡日本。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爆發(fā),全面抗戰(zhàn)開始,郭沫若被密召回國?;貒蟮墓裘媾R著這樣的選擇:是投筆從戎,還是文化報國?他選擇了后者。自魯迅去世后,郭沫若自然成為眾望所歸的文化界領袖。在文化領域,他能發(fā)揮更大作用。8月24日,上海市文化界救亡協(xié)會創(chuàng)辦《救亡日報》,宣傳抗日救亡,郭沫若任社長。

      1938年,國民政府成立政治部組建文化廳,任命郭沫若為第三廳廳長,令其負責抗日文化宣傳,同時,還想借重他的威望,廣招社會賢達和文化名流。郭沫若主持三廳期間,延請大批著名文化人士組成“名流內閣”,組織廣大文藝工作者組成眾多抗敵演出隊、抗敵宣傳隊、孩子劇團、戰(zhàn)地文化服務團、慰勞會,深入到前線和內地,宣傳救亡,宣傳抗戰(zhàn)。抗戰(zhàn)前期,郭沫若幾乎在各個階段都有關于文化抗戰(zhàn)的指導性文字面世,如1937年的《再建我們的文化堡壘》,1938年的《抗戰(zhàn)與文化問題》,1939年的《紀念碑性的建國史詩之期待》,1940年的《三年來的文化戰(zhàn)》,1941年的《四年來的文化抗戰(zhàn)與抗戰(zhàn)文化》等。郭沫若提出的“中日文化戰(zhàn)”這一概念,既準確地抓住了抗戰(zhàn)期間我國文化運動的性質,也是給自己所進行的文化工作的歷史定位。1940年,蔣介石下令改組三廳,郭沫若的身份發(fā)生新變化。他由中日文化戰(zhàn)的前敵指揮前臺,退回到“純”文化研究的后臺。他寫出《青銅時代》、《十批判書》兩部學術著作??箲?zhàn)后期,他潛心創(chuàng)作,寫出《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漸離》《孔雀膽》《南冠草》六大歷史劇。

      抗戰(zhàn)期間,郭沫若也參與了幾次文化論爭,發(fā)表了有影響的論文。關于抗戰(zhàn)文藝大眾化問題,他寫了《文藝與宣傳》,文中他引用美國作家辛克萊的話:文藝的本質就是宣傳,倡導大眾化的、有益于抗戰(zhàn)事業(yè)的文藝,不提倡為藝術而藝術脫離群眾的文藝。關于“民族形式”問題,他寫了《“民族形式”商兌》,認為“民族形式的中心源泉毫無異議的是現(xiàn)實生活,今天民族現(xiàn)實的反映,便自然成為今天民族文學的形式”。他分析了五四以來新文藝接受外來進步文藝影響,認為外來的文藝形式經過充分的中國化,是可以成為民族形式的。他還指出中國新文藝的弊病是未能實現(xiàn)掌握時代精神,反映現(xiàn)實生活,用意遣詞過于歐化。他說要廢除這些,作家要投入大眾當中,親歷大眾生活,學習大眾語言,體驗大眾的要求,表揚大眾的使命。在“暴露于諷刺”的論爭中,他寫了《抗戰(zhàn)與文化》。作為三廳的廳長,郭沫若自然站在文化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高度看待問題,他強調團結對外的重要性,主張文藝為抗戰(zhàn)服務。他在文中說:

      抗戰(zhàn)所需要的是大眾的動員,在動員大眾上用不著有好高深的理論,用不著有好卓越的藝術——否則,理論愈高深,藝術愈卓越,反而越和大眾絕緣,而減殺抗敵的動力。……一切文化活動都集中在抗戰(zhàn)這一點,集中在于抗戰(zhàn)有益的這一點,集中在能夠迅速地并普遍地動員大眾的這一點。

      茅盾在抗戰(zhàn)爆發(fā)后也面臨選擇。1937年8月13日,淞滬戰(zhàn)役打響。我軍英勇奮戰(zhàn),但最終失利撤出上海。上海原有的文學刊物被迫紛紛停刊。活躍在上海的愛國知識分子不甘心做亡國奴,他們要用筆宣傳抗戰(zhàn)。這樣,他們決計創(chuàng)辦新的刊物。茅盾是群龍之首。茅盾當時的想法是:

      在必要的時候,我們人人都要有拿起槍來的決心,但是在目前,我們不要求作家藝術家投筆從戎,在抗日戰(zhàn)爭中,文藝戰(zhàn)線也是一條重要的戰(zhàn)線。我們的武器就是手中的筆,我們要用它來描繪抗日戰(zhàn)士的英姿,用它來喊出四萬萬同胞保衛(wèi)國土的決心,也用它來揭露漢奸、親日振的丑惡嘴臉。但我們的工作崗位將不再在亭子間,而是前線、慰勞隊、流動劇團、工廠等等。總之,我們要趁這大時代的洪流,把文藝工作深入到大眾中去,提高大眾的抗戰(zhàn)覺悟,開創(chuàng)出一個抗戰(zhàn)文藝的新局面來。

      經過籌備醞釀,1937年8月25日,由茅盾主編的,反映抗戰(zhàn)呼聲的刊物《吶喊》創(chuàng)刊,茅盾寫下了創(chuàng)刊詞。之后,改名為《烽火》。上海淪陷后,該刊在廣州繼續(xù)出版,10月,巴金接替茅盾擔認主編。1938年,茅盾在香港主編新的刊物《文藝陣地》。這本雜志問世后引起很大的反響,發(fā)行量極大。這一刊物刊出許多影響極大的優(yōu)秀作品。小說有張?zhí)煲淼摹度A威先生》、姚雪垠的《差半車麥秸》、沙汀的《防空——在“勘察加”的一角》、丁玲的《在醫(yī)院中》、茅盾的《霜葉紅似二月花》等;詩歌有艾青的《吹號者》,戲劇有陳白塵的《魔窟》,散文有茅盾的《白楊禮贊》、報告文學有蕭干的《劉粹剛之死》、駱賓基的《東戰(zhàn)場別動隊》、沈起予的《人性的恢復》、周而復的《播種篇》;評論有李南桌的《廣現(xiàn)實主義》等。茅盾在香港期間,除了負責《文藝陣地》,還編輯《立報》副刊《言林》。這兩本文藝之花,發(fā)表現(xiàn)實主義作品,為香港文藝注入一股清新的空氣,在抗戰(zhàn)文藝戰(zhàn)線上發(fā)揮了很好的作用。1938年加入“文協(xié)”當選為理事。1938年12月,茅盾在杜重遠的鼓動下去新疆學院任教。他說聽了杜重遠的勸說和看了他寫的小冊子《三度天山》,“我動了去新疆做點事的念頭。因為新疆,雖地處西北邊陲,卻是背靠著蘇聯(lián),在當時是唯一的國際通道,蘇聯(lián)援華的物資裝備,就通過新疆浩瀚的戈壁灘運往內地。如果新疆當局果真如杜重遠所說的那樣進步,那么把新疆建設成一個進步的革命的基地,無疑有重大的戰(zhàn)略意義,而我能為此事業(yè)稍盡綿薄,也是我應有的責任。”可見他遠去新疆,完全是出于一片報國的赤誠之心。1940年,他赴延安“魯藝”講《中國市民文學概論》,培養(yǎng)文藝新人,這也是他愛國的體現(xiàn)??箲?zhàn)期間,茅盾創(chuàng)作許多文藝作品,小說有《你往哪里跑》《霜葉紅似二月花》《腐蝕》《劫后拾遺》《走上崗位》《列那與吉地》,散文《風景談》《白楊禮贊》,話劇《清明前后》。茅盾參與了抗戰(zhàn)期間幾乎所有的文藝論爭,發(fā)表自己的意見。關于文藝大眾化問題,茅盾寫了《關于大眾文藝》,他認為抗戰(zhàn)期間的文藝大眾化可以由形式入手,即利用和借鑒中國民間舊有的文藝形式,如鼓詞、皮黃、民歌乃至佛詞、楚劇。關于“暴露與諷刺”問題,他寫下《暴露與諷刺》,認為抗戰(zhàn)陣營內部有陰暗面,“現(xiàn)在我們仍舊需要有‘暴露’與‘諷刺’。”關于民族形式問題,他寫了《舊形式·民間形式·與民族形式》,發(fā)表出很好的意見。他說:“新中國文藝的民族形式的建立,是一件艱巨而久遠的工作,要吸收過去民族文藝的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更要學習外國古典文藝以及新現(xiàn)實主義的偉大作品的典范,要繼續(xù)發(fā)展五四以來的優(yōu)秀作風,更要深入于今日的民族現(xiàn)實,提煉熔鑄其新鮮活潑的質素?!?/p>

      三、心向延安

      20世紀20年代初期,充滿愛國熱情的郭沫若留學日本,探索救國真理。他信仰過泛神論思想、個性主義、人道主義、無政府主義和民主主義等。但當他接觸到日本知識界傳播的社會主義思潮之后,心中產生了一個“夢想”:要以馬克思主義的學說改造中國,在中國實現(xiàn)社會主義乃至共產主義理想。他說:馬克思與列寧終竟是我輩青年當所欽崇的杰士。1924年1月21日,列寧去世,郭沫若悲痛萬分,他寫下《太陽沒了》以示悼念。同年4月至5月,他在十分簡陋的環(huán)境條件下翻譯了日本著名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社會活動家河上肇的著作《社會組織與社會革命》。這一年,他在給成仿吾的信中莊嚴宣告:“我現(xiàn)在成了個徹底的馬克思主義的信徒了!馬克思主義在我們所處的時代是唯一的寶筏。”大革命期間,他回到國內。1925年,思想界展開馬克思主義與國家主義的大論戰(zhàn)。論戰(zhàn)中,他與瞿秋白等共產黨人有了接觸并結下深厚的友誼。1926年,郭沫若來到廣東。在廣州,他結識了另外兩位共產黨人:毛澤東和周恩來,并與他們建立了崇高的友誼。1926年7月9日,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郭沫若任北伐軍政治部秘書長之職,少將軍銜。雖然蔣介石有意籠絡他,但他心向革命,虛與委蛇。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前夕,他寫下著名的討蔣檄文《請看今日之蔣介石》。在革命的危急關頭,他加入中國共產黨并參與領導了南昌起義。迫于國內險惡的環(huán)境,周恩來安排他再度出國??箲?zhàn)爆發(fā)后,郭沫若只身從日本回到祖國,他期盼著能回到黨的懷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工農紅軍,在完成二萬五千里的長征之后,勝利到達陜北延安?;貒蟮墓粢恢笨释軌虮几把影?。延安有他闊別十年的北伐戰(zhàn)友,延安是抗日救國的堡壘,是中華民族的希望。曾有一次,本可以與周揚一起去延安,但因為要去南洋募款而耽誤了,他十分懊悔。到香港后,他寫下這樣的詩句:“遙望宋皇臺,煙云郁不開。臨風思北地,何事卻南來?”在香港街頭,他也偶遇故人,其中一位是他后來的夫人于立群。于立群本已參加了洪深所領導的演劇隊,但在郭沫若的勸說下,她改變了計劃,決定和別的朋友們取道海上繞到武漢,再去延安。1938年,于立群要去延安,郭沫若作一首《陜北謠》相贈,詩中表達了他對延安的向往之情。詩中寫道:“陜北陜北朋友多,請君代問近如何?華南也想扭秧歌。陜北陜北太陽紅,拯救祖國出牢籠,新天鎮(zhèn)日漾東風。陜北陜北我心愛,君請先去我后來,要活總要在一塊……”然而,當時在國民黨統(tǒng)治區(qū),郭沫若的行蹤,一直受到國民黨特務的嚴密監(jiān)視。甚至,每當暑季日軍大轟炸,郭沫若一家被迫到距離重慶市區(qū)幾十公里的賴家橋避居時,國民黨特務也會立即放風說:“郭沫若要逃跑,要出青木關造反啦!”所以,去延安的愿望難以實現(xiàn),他只能翹首北望。為此,他曾無比感慨地說:“此乃無望之望也?!鄙硖巼y(tǒng)區(qū),郭沫若關注著中國革命的發(fā)展未來。1944年是明亡三百周年祭,他寫下著名史論文章《甲申三百年祭》,發(fā)表在重慶的《新華日報》。延安的《解放日報》全文轉載。他曾致函在延安指揮中國革命的毛澤東并與他交流思想。毛澤東在復信中說:“你的《甲申三百年祭》,我們把它當作整風檔看待。小勝即驕傲,大勝更驕傲,一次又一次吃虧,如何避免此種毛病,實在值得注意。倘能經過大手筆寫一篇太平軍經驗,會是很有益的?!?945年,毛澤東從延安飛臨重慶談判,郭沫若喜出望外。毛澤東看望在重慶的知名人士,兩位革命戰(zhàn)友終于在闊別之后相見了。郭沫若聽覺不好,特別用心地聽著毛澤東的每一句話,注視著毛澤東的每一個手勢。當他看到毛澤東用的是一只舊懷表,會后,他便把自己的手表取下來送給毛澤東。

      茅盾是最早加入中國共產黨的黨員之一。1923年,在上海與毛澤東初識。1926年,他與毛澤東同在國民黨中央宣傳部工作。1936年,獲悉紅軍勝利到達陜北延安時,他與魯迅聯(lián)名向中共中央致賀電:在你們身上,寄托著人類和中國的將來??箲?zhàn)前期,茅盾一直生活在國統(tǒng)區(qū),但他心向延安,把陜北延安當作心中的家。那里有自己的親人和舊誼。1939年,茅盾去新疆講學。督辦盛世才偽裝革命,之后,本來面目逐漸暴露。茅盾決定離疆。6月中旬,周恩來赴蘇聯(lián)治療臂傷,途徑迪化(現(xiàn)烏魯木齊),盛世才設宴招待周恩來、鄧穎超,讓茅盾夫婦、杜重遠和張仲實等作陪。第二天,新疆學院徐夢秋(化名孟一鳴)告訴張仲實“周副主席請他轉告我和茅盾同志,說我們可以去延安。”茅盾得到這一信息十分欣喜。他深為中央的關懷和牽掛感動和興奮。周恩來的邀請堅定了茅盾去延安的決心。1940年,茅盾以母親病故為由向盛世才請假離疆。5月19日到達西安。第二天下午,茅盾和張仲實來到七賢莊八路軍辦事處,見到周恩來和朱德。周恩來要去重慶,他歡迎茅盾和張仲實去延安,或參觀或工作均可,他說朱德總司令過幾日要回延安,茅盾他們可以搭車同行。1940年5月26日,茅盾一行到達延安,各界舉行盛大的儀式歡迎茅盾張仲實一行。在延安,茅盾見到了毛澤東、張聞天和陳云等老朋友。毛澤東要茅盾去“魯藝”工作,他說:“魯藝需要一面旗織,你去當這面旗織吧”。茅盾去“魯藝”為學員講授《中國市民文學概論》。在延安期間,他還參與了延安文藝界關于民族形式的討論。為了加強國統(tǒng)區(qū)文化戰(zhàn)線的力量,中央安排茅盾去重慶擔任文化工作。9月茅盾離開延安去重慶。到重慶后,茅盾與延安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延安的朋友也關心著他。1944年,毛澤東致函茅盾:“雁冰兄:別去忽又好幾年了,聽說近來多病,不知好一些否?回想在延時,暢談時間不多,未能多獲教益,時以為憾。很想和你見面,不知有此機會否?敬祝健康!”

      四、暴露與歌頌

      作為革命作家郭沫若和茅盾在抗戰(zhàn)期間也創(chuàng)作了大量文學作品。郭沫若的主要作品有六大歷史?。骸痘⒎贰肚贰短拈χā贰陡邼u離》《孔雀膽》《南冠草》,雜文集:《沸羹集》《天地玄黃》。茅盾的作品主要有小說《第一階段的故事》、《霜葉紅似二月花》、《鍛煉》、《腐蝕》,散文《風景談》《白楊禮贊》《蘇聯(lián)見聞錄》等,話劇《清明前后》。他們作品在主題上有相類似的傾向:歌頌光明與正義,暴露黑暗和丑惡。

      郭沫若抗戰(zhàn)時期的創(chuàng)作中其六大歷史劇以上特點更為鮮明。郭沫若的六大歷史劇都具有強烈的現(xiàn)實性,落筆于往古,歸意于當今。作家有著很強的社會責任感,真切地感受時代的脈搏,為現(xiàn)實服務。郭沫若主張歷史劇“借古鑒今”、“古為今用”的創(chuàng)作原則。他說:寫歷史劇并不是寫歷史,而是借古抒懷以鑒今。郭沫若的抗戰(zhàn)六大史劇堪稱典范之作,無一不是揭露丑惡,打擊敵人,鼓舞人民反抗斗爭,謳歌光明,發(fā)揮了“武器力量的”。

      郭沫若抗戰(zhàn)時期的六大史劇其中四部取材于戰(zhàn)國史事,其中三部又都與六國抗秦有關。寫六國合縱抗秦其抗日現(xiàn)實寓意十分明顯?!痘⒎贰肚贰陡邼u離》以秦國侵略六國為背景,表現(xiàn)了奮起抵抗與妥協(xié)投降兩種力量的激烈交鋒?!痘⒎肥且詰?zhàn)國時期信陵君竊符救趙為題材,表現(xiàn)了信陵君明大理又識大體、有遠見卓識以及反抗強暴、救助鄰里、保家衛(wèi)國的愛國主義精神。劇作中的如姬是一個具有傳奇色彩的女性形象。她是一位舍生取義、具有愛國精神和剛毅性格的巾幗英雄?!痘⒎贩从沉藧蹏箶沉α颗c妥協(xié)投降勢力的尖銳斗爭,借此影射國民黨賣國投降政策,贊譽共產黨八路軍的抗戰(zhàn)斗爭精神。在史劇《屈原》中,郭沫若將皖南事變后“時代的憤怒”復活在屈原的時代里,突出地表現(xiàn)了反對分裂、反對投降、反對倒退的時代精神。史劇《屈原》成功塑造了偉大詩人和卓越的政治家屈原形象。劇作以“橘”象征屈原,頌他獨立不移、凜冽難犯、內心高潔的品質。劇中的嬋娟是屈原形象的補充。她美麗堅貞,是美的化身。屈原和嬋娟代表了正義力量。劇作斥責了投降派的行徑。南后靳尚一伙為了一己私利,出賣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十分卑鄙無恥。尤其是南后形象也塑造得十分成功。她聰明、美麗、能言善辯、極端利己。在國家民族的災難面前她為著自己的欲念甘愿充當侵略者的內奸。《高漸離》取材于高漸離以筑投擊秦始皇的故事。高漸離是荊軻的好朋友,他繼承“荊軻刺秦王”未竟事業(yè),想要借為秦王擊筑的機會殺死他,失敗被殺。劇作贊頌了他不畏強暴,殺身成仁的英雄氣概。

      《棠棣之花》在兩幕歷史劇《棠棣之花》和《聶嫈》的基礎上修改、擴充寫成的。作品歌頌聶嫈姐弟相依為命、共同抗暴的戰(zhàn)斗情誼和崇高理想?!犊兹改憽穼懙氖窃┰颇厦扇耸最I梁王的女兒阿蓋公主和倮倮人大理總管段功相愛的一出悲劇。歌頌維護民族團結,貫穿著詛咒邪惡、伸張正義的精神?!赌瞎诓荨穼懨髂┥倌暧⑿巯耐甏驹诜辞鍙兔鞫窢幹袎蚜已硣墓适?,劇作熱情歌頌這位少年英雄堅貞不屈的民族氣節(jié),至死不渝的戰(zhàn)斗精神,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暴露了侵略者和賣國賊的丑惡嘴臉。

      茅盾在抗戰(zhàn)中,不僅號召作家“寫新的光明”,還主張“必須號召作家們同時也寫新的黑暗”,并將此視為一項“政治任務”。話劇《清明前后》暴露了抗戰(zhàn)勝利前夕,國統(tǒng)區(qū)經濟領域的黑暗與腐敗,表達了對未來中國光明前途的憧憬與期盼。作品寫了一個“大時代的小插曲”。1945年,清明前后,時值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之前,進步與反動,光明與黑暗,正義與邪惡進行激烈較量。此時,作為戰(zhàn)時陪都的重慶發(fā)生了黃金提價泄密引起“搶購黃金風潮案”。此事轟動一時,輿論嘩然。茅盾劇作通過對這個“搶購黃金風潮案”的剖析,揭示了這樣的社會問題:官僚體制導致了中國社會的種種卑鄙和丑惡,專制統(tǒng)治中國民族工業(yè)發(fā)展的嚴重障礙。同時,作品也揭露了國統(tǒng)區(qū)司法腐敗。長篇小說《腐蝕》假托誤入國民黨特務組織趙惠明的一束日記,反映了抗戰(zhàn)時期發(fā)生在重慶以至全國的一些重大政治事件,如蔣汪合謀勾結日寇出賣人民的丑劇,國民黨頑固派制造“蘇北事件”、“皖南事變”的罪惡,揭露了法西斯特務組織,特別是“皖南事變”前后特務統(tǒng)治的罪行,作家以銳利的筆鋒將國民黨反動派統(tǒng)治最隱秘、最兇殘、最骯臟的核心部分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1941年在香港《華商報》副刊《燈塔》上連載的文學游記《如是我見我聞》以客觀的筆墨真實記錄了作者漫游大西北的見聞,暴露黑暗社會中孕育著的危急與沒落,指示出新中華民族的生長與出路。

      散文《白楊禮贊》于1941年發(fā)表在《文藝陣地》第6卷第3期,后收入《見聞雜記》。該文寫在抗戰(zhàn)最艱苦的時期。1940年,茅盾離開新疆去延安參觀、講學。幾個月的延安生活使他親身感受北方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堅強不屈、團結抗戰(zhàn)的偉大精神。于是他懷著滿腔熱情寫下這篇抒情散文。作品通過對西北高原上那高大偉岸,團結向上的白楊樹的贊美,熱情謳歌了質樸、堅強,力爭上游的民族精神,文中的白楊樹無疑象征了抗戰(zhàn)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北方人民。另一散文《風景談》濃墨重彩地描寫延安的幾組“風景”,但作家意在言外,他假借談“風景”,含蓄地歌頌了延安青年(風景的主人),他們從祖國四面八方來到延安,投身革命,懷著崇高理想與信念,不少人還走過天下最難走的路(長征)。在戰(zhàn)爭歲月,艱苦環(huán)境中,他們精神飽滿、昂揚向上、英姿勃勃表現(xiàn)出的一種崇高偉大的精神氣質和品格。在他們身上可以看國家與民族的未來與希望。在茅盾筆下,解放區(qū)與國統(tǒng)區(qū)完全是兩個世界,一個是光明的,一個是黑暗的。

      郭沫若和茅盾是兩位各具風格的大作家。他們一個崇尚浪漫主義,一個堅持現(xiàn)實主義。但他們最終都不約而同轉向革命文學,成為左翼文學的中堅力量,站在魯迅高舉的旗幟下??箲?zhàn)期間,主將魯迅已去世。郭沫若、茅盾接過魯迅的旗幟,繼承了魯迅的文學精神,在抗日反蔣的文化斗爭中引領了那個時代文化和文學的主潮。他們的文化文學活動雖然各有特點各有側重,但互為策應、互為補充。他們將中國新文化和新文學帶入一個新的階段。

      猜你喜歡
      茅盾郭沫若延安
      茅盾的較真
      做人與處世(2022年2期)2022-05-26 22:34:53
      郭沫若書法作品分享(二)
      郭沫若學刊(2021年3期)2021-12-16 06:04:38
      郭沫若書法作品分享(一)
      郭沫若學刊(2021年3期)2021-12-16 06:04:32
      茅盾不怕被騙
      從延安整風運動說起
      當代陜西(2019年17期)2019-10-08 07:41:42
      Body languages in English teaching
      郭沫若佚詩一首
      郭沫若學刊(2018年4期)2019-01-03 08:41:50
      茅盾手稿管窺
      小說評論(2017年1期)2017-02-08 09:10:54
      反七步詩
      文苑(2016年2期)2016-12-08 11:51:19
      茅盾文革期間撰寫回憶錄
      文學教育(2016年27期)2016-02-28 02:35:06
      昭通市| 邢台市| 石棉县| 翁源县| 五家渠市| 潜江市| 左云县| 正蓝旗| 萍乡市| 乌兰察布市| 太康县| 石景山区| 阿鲁科尔沁旗| 梅河口市| 苏尼特左旗| 洛浦县| 乐东| 双柏县| 依安县| 桦南县| 保定市| 图片| 宜州市| 南雄市| 科尔| 新竹市| 六枝特区| 博客| 西充县| 明溪县| 临江市| 曲水县| 琼结县| 靖边县| 武山县| 措勤县| 温州市| 哈密市| 惠安县| 贵州省| 鲁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