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珊
路遙作品中多次描寫了“星空”、“繁星”,他甚至設置了孫蘭香考上了北方工業(yè)大學天體物理專業(yè)、孫少平與外星人有交談等情節(jié)。他為什么這么熱衷于寫“星空”圖景呢?厚夫在《路遙傳》里有這樣一段描述“他在《參考消息》上看到蘇聯(lián)宇航員尤里·加加林乘坐‘東方一號’宇宙飛船在太空遨游的消息后,竟興奮地徹夜難眠,站在西安中學空曠的大院里,遙望夜空中如織的繁星,尋找著加加林乘坐的飛船軌道。王衛(wèi)國為何對尤里·加加林投入如此不切實際的巨大關注?筆者以為,這與其夢想有關。加加林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位在太空中遨游的宇航員,是在人類偉大想象與科學工作推動下創(chuàng)造的奇跡。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男生王衛(wèi)國就在《參考消息》中獲取了超越人生的豐富營養(yǎng)。”如果說厚夫只是對路遙作品中出現(xiàn)的意象做了一種可能性分析,那么艾特瑪托夫的“行星思維”算是給路遙描述“星空”提供了實質的精神依托。
艾特瑪托夫曾說過應培養(yǎng)人具有行星思維,在他看來“行星思維的實質就在于,使每個人關心別人,關心別的國家的人民,就象關心自己一樣,讓別人的痛苦和幸福,悲傷和歡樂能使他慌亂和歡樂,讓他對一系列問題感到憂慮:在這人世間該怎么生活?為了把這個世界改造好又該做些什么?為了把自己的念頭同別人的愿望連結一起,就要把他們吸收到建設新世界的崇高事業(yè)中去?!睋?jù)此,路遙筆下的“星空”或者說“星星”“繁星”“夜空”等與“星空”相關的圖景,有三種存在的意義:第一,“星空”僅作為路遙文學意象寫作的一種表述而存在;第二,“星空”作為作品中人物主人公遠離現(xiàn)實、寄托相思的一種情感存在;第三,“星空”承載了路遙本人的思想志趣。
一
“星空”也如路遙筆下的雨、雪、毛烏素沙漠等文學意象一樣,既表現(xiàn)出作家體悟生活的細膩性,又體現(xiàn)了作家在心靈積淀時刻真實的素描。
路遙在描述孫少平上學的時候,對知識求知若渴、對未來強烈的探索時曾這樣寫“星空”:“天黑嚴以后,他還沒有回家。他一個人呆呆地坐在禾場邊上,望著滿天的星星,聽著小河水朗朗的流水聲,陷入了一種說不清楚的思緒之中。這思緒是散亂而漂浮的,又是幽深而莫測的,他突然感覺到,在他們這群山包圍的雙水村外面,有一個遼闊的大世界?!甭愤b寫孫蘭香高考前的心理波動時,曾這樣寫“星空”:“一個人行走在寂靜無聲的街道上,她常常會仰起頭來,眨巴著那雙美麗的眼睛,迷惑地瞭望著暗藍而幽深的天空,瞭望著那一輪皓月和滿天繁密的星斗,陷入到了深遠的沉思之中。哦,人生,宇宙,一切都是那么神秘和深奧!”再到后面的創(chuàng)作,路遙開始由真實星空向意象星空轉變,他這樣敘述:“蘭香考上了北方工業(yè)大學天體物理專業(yè)。”“我們來自銀河系。就是你們地球說的‘外星人’。”從這些描述中不難發(fā)現(xiàn),他寫星空是有層次的,這個層次是慢慢遞進的。
首先,進入路遙眼中的星空就是具體的物象、一個造型,給人一種曠遠縹緲、浪漫離奇之感;其次,星空是路遙跳出沉重感,生命輕盈、悅動之表達,有遠離塵囂的脫俗之感;再次,星空之于路遙是一個夢想的承接,也因為此,他筆下的人物承受命運的種種挫折,依然詩意地堅守;最后,星空也是路遙隱逸的表現(xiàn)。愛默生曾說:“一個人想要達到真正的隱逸,他就得既從社會中退隱,又從他的居室里退隱。當他在讀書、寫作時,他并不是隱逸的,雖然他此時是孑然一身。如果他想走向真正的獨處,那么他應該做的是凝望星空,那來自天際的光線將把他與周遭的一切隔絕?!甭愤b亦是如此,所以我們看他在描述星空類的物象時,總是那么瀟灑自如,快意當前,是一個純粹的自我。
二
“星空意蘊,即星空視角下的審美意蘊……其主要特點是外傾性、崇高感和永恒性?!笨梢苑Q路遙筆下的星空類物象時具有星空意蘊的特質,路遙借助這種表達,由具體物象到審美想象,展開了一幅別開生面的敘事畫卷。
路遙之所以能給星空這么多的意義建構,這與路遙的經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在路遙短暫的生命歷程中,可以用苦難和孤獨來定義,可誰又懂路遙自己真正的內心呢?就猶如他筆下的“父親”回憶起一生中最高興的一天一樣,追尋一種充滿愛意、團聚的生活氛圍,那是一種“無限溫馨的慰藉。”所以路遙又這樣寫星空“此刻,晴朗的夜空星光燦爛,和村中各家窗前搖曳的燈籠相輝映,一片富麗景象。”路遙也滿懷激情去感受社會時代的洗禮,在接受生活給予他的安排時,路遙總像個沒吃飽飯的孩子,無論怎樣都是好的,也一如他曾說:“我最為重視自己在生活中的體驗”我們從他的創(chuàng)作中,總能看見高大年式的無悔,總能看見馮玉琴式的質樸,也總能看見大牛式的無奈,所以路遙這樣寫星空:“城市的燈火先后熄滅了一些,夜空中的星星卻更繁密,更明亮了?!蔽覀兛匆娐愤b在這一路跌跌撞撞之中,將孤獨的體味寫入到他筆下的各種物象之中,所以我們看到的星空是“但精人能人如同天上的星星一般稠密。”
在他筆下,星空寄托的情思已是通過情感與意念深處的情結,他抬頭望星空,雙腳堅實地踩在這片黃土地上。
三
星空給人帶來無限幻想的同時,容易讓人產生崇敬、敬畏之感。這一種感受正如路遙自己所說:“在一種幾乎是純粹的渺茫之中,我悠忽間想起已被時間的塵土埋蓋得很深很遠的一個早往年月的夢……早年間的夢幻就會被認真地提升到現(xiàn)實中并考察其真正復活的可能性?!?/p>
路遙對這個社會、自己的人生都有比較清醒的認識,他說:“作為一個農民的兒子,我對中國農村的狀況和農民命運的關注尤為深切?!痹谶@種情感的包圍下,路遙在創(chuàng)作作品時,運用他的行星思維,用平視、仰視、俯視三重視角來構建他的星空圖景。
路遙用平視的視角,主要體現(xiàn)在他塑造了猶如他和他弟弟王天樂一樣的一群人,他們曾想走出黃土地,但又被社會的現(xiàn)實牢牢捆綁在這一片土地上,掙扎、妥協(xié)、出走、歸來成為他們身上的代名詞,而他們也在時代的潮汐之中風起云涌,感受社會給的每一次生命沖擊。王滿銀是一個讓人無可奈何的人物,他好逸惡勞,做出了許多啼笑皆非的事情,甚至還和一個外來女人勾搭在一起,但他很多事情的出發(fā)點源于想對這個家里有所貢獻,無奈他的眼界、他的勤奮程度都與這個社會格格不入,但又是這樣一個人卻是整個雙水村最為時髦的人,他接受新生活的能力比任何人都強。路遙并未狹隘地看待這個人物的發(fā)展,時代風起云涌的變化,無人能固執(zhí)地說明一個人最終的生命走向,他讓王滿銀最終溫情地回歸,能感受到作者內心的溫度,也如路遙自己所說:“我要給文學界、批評界,給習慣于看好人壞人或大團圓故事的讀者提供一個新的形象,一個急忙分不清是‘好人壞人’的人。”站在這個角度,路遙冷靜客觀地如實描寫身邊的人物、故事,他的星空圖景是在一個新的人物形象理念下,用溫情的筆調寫最真情的人性。
路遙用仰視的視角,主要體現(xiàn)在作品中對一些未知、新事物、新人物的探知上,他對他所描寫的對象注入了崇拜之情,甚至有儀式之感。如UFO事件、孫蘭香考上北方工業(yè)大學天體物理專業(yè),甚至如田潤葉、田曉霞、劉巧珍、黃亞萍、田福軍、馬延雄、高廣厚、盧若琴等人物形象,路遙都采取了這種處理方式。拿田潤葉與田曉霞兩姐妹來說,二人可謂“靈魂式”的人物,她們有著女性的溫婉、善良、堅韌,路遙也并未回避這二人身上的一些不足,如田潤葉的執(zhí)拗、田曉霞男性般的意志,這可能對于讀者而言都是人物身上難能可貴的品格,但之于作品中的男主人公,她們猶如遠在天際的星星,讓人心生愛憐,卻不可摘得。路遙在處理這二人的情感經歷時就十分具有儀式感。路遙描述了孫少安從情感上與潤葉的訣別,如此寫道:“他站在山頂上,望著縣城的方向,兩只手牢牢抓著自己的胸口。他面對黃昏中連綿不斷的群山,熱淚在臉頰上刷刷地流淌著。原諒我吧,潤葉!我將要遠足他鄉(xiāng),去尋找一個陌生的姑娘。別了,我親愛的人……”寫孫少平最后如約到與田曉霞古塔山的約會,路遙這樣描述:“他來到杜梨樹下,把那束野花放在他們當年坐過的地方。此刻,表上的指針正指向兩年前的那個時刻:一點四十五分?!边@兩段充滿儀式感的描寫,讓人物主人公的經歷顯得莊重而又悲壯,易引起讀者的共鳴??梢哉f,路遙采用了新事物、新理念來描寫人與事的變化,擺脫了固有的敘事內容,他用一顆虔誠的宗教感,描繪了我們每個人內心深處最柔軟的地方。
路遙用俯視的視角,主要體現(xiàn)在作品中有一些有統(tǒng)攝性的人物身上,這些人物不一定出場很多,但在關鍵時段有畫龍點睛之筆,成為路遙星空圖中永不退場的恒星式人物,如德順老漢、李老師、孫玉厚等。德順老漢是一位很有生活閱歷感、讓人倍感親切的老者,他總是出現(xiàn)在高家林人生的關鍵時刻。高家林用镢把把手弄破了,德順爺爺一語雙關地說:“黃土是止血的……”德順老漢第一次談巧珍和高家林:“你們兩個‘實實的天配就’……”當高家林一無所有再次從縣城回來農村時,德順爺爺說:“娃娃呀,回來勞動這不怕,勞動不下賤!可你把一塊金子丟了!巧珍,那可是一塊金子??!”用路遙在文中對這位老者的評價:“……但他沒有想到這個滿身補丁的老光棍農民,在他對生活失望的時候,給他講了這么深奧的人生課題。”路遙設置這類人物是具有前瞻性的,這些人物是人類的導師,可指引人走出迷霧,但對這類人物的性格塑造也比較類型化,沒有太強的發(fā)展變化,他們敦厚、善良、閱歷豐富、出場地方關鍵,也難免從審美上對這類人物有疲勞感。
四
這種星空圖景的描述,路遙有承接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對星空的認知,他筆下依然通過星空去訴說當下理想主義的一種缺失,而他不斷地讓人物在歷經重重磨難依然徜徉在星空統(tǒng)攝下,表現(xiàn)出了一種文人的情懷和豁達感,這也是路遙作品為什么在當下依然魅力不減的原因。同時,我們也有理由相信,路遙寫星空,也對西方文學的一些觀點有本質上的認知。梵高曾說:“盡管向日葵有象征感謝之意,但我的繪畫幾乎是痛苦的吶喊,我要為此道歉?!蔽覀兺瑯涌绰愤b的作品,其中不斷地表現(xiàn)出對人生、人性的肯定,但依然對中國最廣大農民的生存生長空間做了最長的一聲吶喊。同樣,受司湯達、列夫·托爾斯泰、艾特瑪托夫等的影響,這些人繪制的人道主義藍圖、苦難訴說、故鄉(xiāng)情結等都或多或少地被路遙在作品中保留,他若隱若現(xiàn)地在創(chuàng)作中出現(xiàn)這些大師的觀點,抑或致敬、抑或戲仿,總之追隨這些大師在浩瀚的星空之下,路遙讓其創(chuàng)作才思泉涌。
擁有這種星空式的思維,并去描寫作者心中的星空,可以說這位作家是幸福的,至少從他的精神追求上,他已經是一位具有文學世界性的作家,他飽含深情地歌唱生活,又樂此不疲地承受生活,所以路遙才與我們心靈如此之近。
注釋:
①厚夫:《路遙傳》,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5年版,第37頁。
②[蘇]艾特瑪托夫著,陳學迅譯:《對文學與藝術的思考》,烏魯木齊:新疆大學出版社1987年版,第235頁。
③??路遙:《路遙文集》(第三卷),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2-13,第447頁、203頁。
⑥路遙:《路遙文集》(第五卷),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04頁。
④⑤?路遙:《路遙文集》(第四卷),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71頁、472頁、285頁。
⑦黃丹:《從星空到大地——論愛默生、梭羅和惠特曼筆下的“自然”主題》,南京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05年版,第16-17頁。
⑧任毅:《朱增泉詩歌的淚神精神與星空意蘊》,西南大學碩士論文2006年版,第18頁。
⑨⑩?????路遙:《路遙文集》(第二卷),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42頁、341頁、393頁、218頁、5-6頁、376頁、17頁。
????路遙:《路遙文集》(第一卷),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51頁、60頁、197頁、198頁。
?李蘇杭:《凡·高早期創(chuàng)作繪畫研究》,南京藝術學院博士論文2016年版,第4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