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世豪
摘要:在漫長人類歷史長河中,總有人以最閃耀的姿態(tài)引領人類思想發(fā)展歷程。其中在教育方面最有成就莫過于東方的‘萬世師表孔子與西方的‘眾師之師蘇格拉底。本文將從三個方面對孔子與蘇格拉底的教育不同點進行詳細闡釋,通過三方面的闡釋詳細厘清孔子與蘇格拉底教育思想中的不同點,以及對當代中國的教育能夠產生的積極有效的啟發(fā)借鑒的現(xiàn)實意義。
關鍵詞:教育理念;政治方向;信仰
一、不同社會背景下孔子與蘇格拉底進行教育的不同原因
馮友蘭先生在《中國哲學史》中說:“孔子在中國歷史中之地位,如蘇格拉底之在西洋歷史”。在幾乎同一個時代,中西方的兩位先哲孔子、蘇格拉底似乎同一時間都選擇了進行教育,但雙方進行教育的出發(fā)點以及期望通過教育達到的目的卻并不相同??鬃犹幵诖呵飼r期,史學家們稱這個時期為“禮壞樂崩”。面對禮崩樂壞、諸候割據、戰(zhàn)亂蜂起的社會現(xiàn)實,孔子積極尋求一種改變社會的良方,他把目光轉向于教育,希冀用教育來扭轉當時道德淪喪的局面。用錢穆先生的話講孔子恐怕是再合適不過,人當以行道為職,此屬天命。但天命人以行道,而道有不行之時,此亦是天命??鬃右簧贾铝τ诨謴汀岸Y樂制度”,他想要通過教育使天下重新恢復到西周時期的分封制,可以認為孔子需求的是一場變革,將整個春秋時期群國制初顯的社會制度顛覆,這或許就是孔子想要進行教育的原因,這也就是教育能夠進行文化傳承的直接體現(xiàn)。蘇格拉底與孔子的不同點在于進行教育的社會背景不同,蘇格拉底雖處于相對公平法制的雅典城邦社會背景之下,但他認為雅典城邦社會已經不可逆轉的開始由繁榮走向衰落,城邦中公民或多或少的存在這樣或那樣的人性泯滅以及道德淪喪之事,蘇格拉底提出‘知識即美德以及‘認識人自己等觀點,想要通過教育的教化功能使人們重新認識他們自己并成為有道德有素質的一群公民,加之蘇格拉底認為雅典政治中全民民主政治會使雅典民主具有極強的不穩(wěn)定性和不確定性,認為政治應該由有文化有知識的人即政治精英掌控,更加定他進行教育的決心。
二、不同教育下孔子與蘇格拉底對學生政治方向的不同培養(yǎng)
從教育方法上也就是現(xiàn)代教育中的教學教法上來看,孔子與蘇格拉底似乎都是采用了相同的教育教法即啟發(fā)式教學法,但孔子卻與蘇格拉底采取了差異性的教學方式。孔子與其門生之間采取問答的方式解決問題;蘇格拉底與其門生則是采取辯論式的方法來實現(xiàn)對問題的處理。在啟發(fā)式教學下孔子與蘇格拉底似乎培養(yǎng)學生人生方向的角度略不相同,孔子的弟子子夏提出:“學而優(yōu)則仕”,這與孔子培養(yǎng)“仁”與“禮”并存于身的挽狂瀾于既倒扶大廈之將傾的君子理念也不謀而合?!皩W而優(yōu)則仕”反映了孔子教育服務于政治思想,孔子實行的教育本質核心是育人成材,而育人成材最終的結果是給國家培育和輸送有廣博知識與綜合素質的全能型政治人才,從而在一方面實現(xiàn)仁與禮共治的孔子心中的理想社會,另一方面也是實現(xiàn)了學生人生方向的成功培養(yǎng);蘇格拉底厭惡雅典城邦抽簽選舉下的全民民主政治,但同時他又認同雅典的民主制度并積極投身于政治。在蘇格拉底心目中,只有雅典民主政府才可以頒布公民必須遵守的合法命令。他的教育最終目標是通過培育學生的辯論等各方面能力成功指導規(guī)劃學生的人生方向使學生成為治國人才,進而實現(xiàn)自己的政治理想??偟膩碚f,孔子一生都致力于將教育服從或服務于政治,將教育裹挾在政治之中;蘇格拉底則是希望自己的門生經過自己的培養(yǎng)能夠改良他眼中的不完美的雅典政治。
三、不同信仰指導下的孔子與蘇格拉底產生不同的教育思想
我國真正系統(tǒng)化、形成獨立體系的教育思想,就是從遠在兩千多年前的孔子開始的。但在獨立體系之內‘信仰作為一種無形的精神力量在指導著孔子的思想,在教育中體現(xiàn)為影響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國的信仰如果具化起來表現(xiàn)為鬼神,孔子對于鬼神的態(tài)度是‘敬而遠之,從而擁有更多的時間精力將教育的側重點放在正常的素質教育上來,從而實現(xiàn)儒家教育的自我修補與自我完善。這種教育思想雖然在今后培育大量的名士忠臣,但同時也是一種功利主義的為己成功學的典型代表思想,沒有信仰畏懼以及信仰崇拜,直接會導致人們心中精神世界的荒蕪以及道德約束下無法治的人性中的任意性與暴虐性的產生;蘇格拉底一方面他強調理性是衡量一切正誤的最終標桿,但在有些他自身無法解釋的超自然力時又搬出神靈來佐證他的正確與決定。體現(xiàn)在教育中蘇格拉底在他信仰的指導下對弟子進行一系列的教學指導,他始終教育弟子要‘認識你自己,但非引入一個超現(xiàn)實性的外界存在是無法自己認識自己本身。蘇格拉底又提出‘知識即美德,強調理性在人生中的重要作用。由此觀之,更像是蘇格拉底是一個矛盾體的寄宿主。
四、結語
兩千多年已然過去,但孔子與蘇格拉底的教育思想依然超越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在當代教育中仍閃耀著智慧的璀璨光芒。新時代的今天,我們不能將孔子與蘇格拉底背后代表著的東西方文化對立起來,而是要細化到具體在孔子和蘇格拉底教育思想的對比中提取對我們當代教育有現(xiàn)實借鑒意義的教育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