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世明
招聘場。一份份制作精美的簡歷,掀開看看,有表演獲獎經(jīng)歷者,往往令人眼睛一亮。相親場(涵蓋非誠勿擾類電視相親)一個個精心妝點的人兒,“點將”之后,引吭而歌或翩翩起舞,總能激起贊許的掌聲……
一向以含蓄內(nèi)斂甚至拘謹?shù)拿婷彩救说膰?,而今在巴黎羅浮宮、意大利威尼斯、莫斯科紅場等地都讓老外“刮目相看”了。本色出演的是中國大媽,節(jié)目均為廣場舞。還有舉世皆驚之“現(xiàn)場直播”——36名參團到美國旅游的山東大媽,竟在紐約聯(lián)合國總部大樓外高歌,揮拳拍掌極為投入……令老外直呼:創(chuàng)造經(jīng)濟奇跡的中國人也要創(chuàng)造表演奇跡么?
審美之“道”不同,“表演奇跡”另當別論,不過,華夏的確進入了“表演年代”。
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西方女性主義學者發(fā)展出了“男性凝視”的概念,進而提出“性別是一種表演”。而表演是一種社會儀式,它與個體對于自我的身份認同、社會地位息息相關(guān)。
中國的“表演年代”濫觴于2004年的“全民選秀”。隨之,東西南北中,擺秀場耶,男女老青少,競表演耶!搏的都是一個“入選”。
最令人憂慮的當屬孩子們:各地幼兒園、學前班里整齊響亮地回應阿姨(預先多次演練過)的提問:高興嗎?高興!各地熒屏網(wǎng)絡,甭管街頭隨機還是節(jié)日采訪,上鏡的孩子大都收拾得干凈,用反復練習過的“朗誦腔”,流暢地表演著自己的“感想”……
筆者一年來兩訪歐美,屢次遇到參觀或郊游的孩子,都天真爛漫,不要求劃一,絕沒有“一元化腔調(diào)”。而中國孩子面對攝像鏡頭,那腔調(diào)雖然整齊,卻也“演”出了大大超越年齡的成熟。
目下,愈演愈烈的電信詐騙已遍布華夏,無論大騙小騙,均有“劇本”,將“法警憲特”演繹得活靈活現(xiàn),讓受害者驚呼:演得也忒像了!其實,影響更大、為害甚烈的還屬將官場變?yōu)椤氨硌菪銏觥?、兩面為人的貪官污吏。當一眾演藝明星以吸毒的實績,組成了“監(jiān)獄風云”的“最強陣容”之后,處處講率先垂范、帶頭“先富起來”的貪官們自然不會甘居人后。
官場“影帝”多,個個演技高。多在講臺上大話反腐倡廉,下得臺即“勤撈致富”,幾乎天天屁股底下坐棟樓、一頓能吃一頭牛(價值)!貪官們表演的最高境界是可以亂真。最有“觀眾緣”的是受賄2.117億多元竟騎自行車上班、演一副清廉樸素相的國家能源局高官魏鵬遠(被判終身監(jiān)禁),在熱播電視劇《人民的名義》中,侯勇演活了他的形象……
當然,單單說他們是“表演”,恐怕有點“輕慢”了這些貪官的“多才多藝”。值得警惕的是,這些貪官在“馬上”演忠誠、扮公正、充勤奮、裝清廉的“大瓣蒜”,鋃鐺而桎梏也不忘“秀”,涕淚縱橫懺悔者有之,憶貧苦家史者有之,只為博同情。讓人忍不住發(fā)問,你什么時候能告別瞞上欺下的“表演人生”?
溯歷史而返現(xiàn)時,國人已時常把做人與做戲混起來,在生活中也演得很賣力。真是:戲臺小天下,天下大戲臺!只是,這不時上演的“小領(lǐng)導糊弄大領(lǐng)導,貪官忽悠群眾,下級娛樂上級,大家伙一起表演‘逗你玩兒”的社會文化“霧霾”,何時得以施系統(tǒng)工程全面清除?
(摘自《2017中國雜文年選》花城出版社 圖/子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