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2008年8月8日,一個非凡的星期五,這一天,北京奧運會開幕,然而股市似乎對這場宏大的國家盛宴毫無興趣,上證指數報收2605點,比前一天下跌121點。
這一年的8月,對中國億萬散戶來說,是刻骨銘心的一個月。幾乎所有的散戶都認為,A股將為奧運送上掌聲。
然而,資本市場不講情懷,在北京奧運的掌聲與歡笑中,散戶們成為被資本洗劫的第一波“韭菜”。
十年過去了,2018年8月8日,一個普通的星期三,這一天似乎并無大事可言,上證指數報收2744點,比前一天下跌35點。此后的十多天中,股市一直延續(xù)著低迷的行情,8月17日,記者發(fā)稿當天,上證指數報收2668點,比前一天下跌36點。十年之后的A股,重回2008。
浮云一別后,流水十年間。
十年前,南方雪災、汶川地震、奧運開幕、A股暴跌、PM2.5走入中國人的生活,那一年,感動中國特別獎被授予全體中國人,理由是,那一年,中國人經歷了太多的喜悅和悲愴。
十年后,中美貿易戰(zhàn)打響,中國股市重新被日本超越,從全球第二大股市跌落至第三。
股市十年,如同夢回昨日,上證指數依舊在2600點左右盤桓,基本保持了原地踏步的運行姿勢。中國人的財富配置調整陷于停滯,房子仍然是這十年來,財富增值的最大保障。而那些對時代牛市持有信仰的散戶們,則在兩次股災中,接連踏空。資本市場發(fā)展20多年建立起來的信心,被毀于一旦,人們開始固執(zhí)地認為,中國股市就是一個大賭場。
常言道:十賭九輸,股民說:愿賭服輸。股市與國運相連,每一個賭國運的人都或多或少認為自己是這場財富游戲中的主角,他們起高樓、宴賓客、樓塌了,在萬億賭場上,投出了自己的骰子。
(本專題8-25頁)
所有的結局都已寫好,所有的淚水也都已啟程
——席慕蓉
危機總是隱藏在繁榮背后,每一次股災來臨前,總有一輪大牛市誘惑著新入場的玩家。2008股災如此,2015股災也不外如是。資本市場和人心的詭譎之處在于,即便你總結出了若干歷史規(guī)律,告誡自己要抵御貪婪和誘惑,但歷史總是又一次如約到來,橫掃那些在大潮中不愿脫身、無法脫身的人們。
2007年,注定是將載入中國證券史冊的年份,那一年春色綠,股市紅。
這一年,第一個交易日開戶數為55112戶,5月28日,A股開戶數達到歷史高點385302。同時,A股開戶總數超過1億戶。再到12月25日,滬深兩市賬戶總數達13838.49萬戶。比2006年底賬戶總數7854.01萬戶增加了5984.48萬戶。這一數字創(chuàng)下年度新增開戶數新紀錄,也是2006年全年新增開戶數總和308.35萬戶的20倍。
這一輪行情,從2006年8月至2007年5月,不到一年時間,上證綜指從1547上漲至4335,累計漲幅高達180%。
無數人前赴后繼投身股海,一夜之間,大街小巷,販夫走卒,言必股票,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身邊人有如神助,搖身一變個個成了點股成金的曠世股神。
電視上的理財專家如雨后春筍,西裝革履地在熒屏里舌燦蓮花,“你不理財,財不理你”成了2007年的理財金句。
這種狂熱的氣氛讓平素自認謹慎的楊明(化名)也按捺不住了。他自學三個月,于2007年3月,正式投身股海。他將自己本來用來結婚的20萬元積蓄全部投入了股市。
過了半個月,楊明覺得本金還是不夠多,他開始向親戚朋友甚至客戶借錢炒股。
此時市場一片大好。從2007年3月19日至5月29日,紡織化纖、紡織機械、摩托車、陶瓷、儀器儀表等板塊區(qū)間漲幅超過100%,其中摩托車行業(yè)漲幅達到165%、化纖行業(yè)漲幅超過138%、儀器儀表漲幅超過126%,在短短的兩個月左右時間里一些缺乏業(yè)績支撐的題材品種股價更是翻了幾番,大量投資者爭相入市,市場投機氛圍相當濃厚。
第一次打擊到來了。
2007年5月29日深夜,為遏制過快上漲的股市,財政部出臺了將印花稅率從千分之一提高到千分之三的緊急政策,次日滬指大幅低開5%以上,然后迅速反彈到只跌2%的位置,很多個股也打開了跌停板,讓無數揪心的股民松了口氣。
然而這卻是最后的逃命機會,很快大盤一路向下,滬指最終大跌二百多點,跌幅超過6.5%。此后五天內,滬指從4334點狂跌至3404點,跌掉了930點,跌幅高達21.45%,很多個股連續(xù)四五個跌停,股價腰斬,散戶受傷慘重,都陷入了崩盤的絕望中。
這一次暴跌,史稱“530”事件。無數新入場的散戶因此經受了資本市場的第一次洗禮,他們怕到了極點,快速割肉,然而大盤又開始強力反彈。割肉的散戶開始后悔,再次追高,不料大盤反彈一波后,又來了個二次探底,再次讓散戶割肉。
在“530”事件中,楊明兩個多月的收獲被掃蕩完畢,略有虧損,但他咬牙沒拋,后來沒過多久股市又牛了起來。楊明的膽子更大了。2007年9月,楊明將自己已付了首期的房子通過抵押從一家當鋪里借到了40萬元,“我在股市共投入80多萬元,其中60多萬元是別人的錢?!?/p>
在散戶們的割肉、追漲中,大盤慢慢又漲了起來。2007年10月16日,上證指數沖到了6124點,但此時,基本都是大盤權重股的行情,與中小盤股沒什么關系了。等到他們從傷痛中恢復過來,去追大盤權重股時,卻又被套在了6124點的山頂上。
但此時,沒有人不相信牛市會依然繼續(xù)。2007年12月初,時任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的經濟學家成思危稱,股市將從快牛變?yōu)槁!?/p>
安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高善文也在當時撰文稱:牛市進入下半場?!罢麄€市場盈利的增長不會停滯,而資金來源也不會發(fā)生非常劇烈的、持續(xù)的、負面的變化。因此,牛市的基礎仍然健康。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以后,市場仍然可以期望出現比較合理的上漲。”
這些觀點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奥!薄芭J邢掳雸觥薄叭f點論”以及“站在8848點看奧運”的說法,在當時隨處可見。
然而,一場全球性的金融危機,讓牛市的外部環(huán)境變得惡化,快速增生的泡沫也讓牛市的內部基礎變得脆弱。
“2007年11月,股市開始呈跌勢,可我以為這不過是正常振蕩。不僅沒有減倉,反而加了倉。后果怎么樣呢?我?guī)缀鯗S為一個破產者?!睏蠲鞔饲皫啄甑乃蟹e蓄跌成了肥皂泡,更嚴重的是,因無法按期償還用住房抵押借來的40萬元錢,他的住房被當鋪收走了。
2008年8月8日,對中國人而言,這是一個非凡的星期五,這一天,北京奧運會開幕,然而股市似乎對這場盛大的國家盛宴毫無興趣,上證指數報收2605點,比前一天下跌121點。
所有的利好都無法避免股災的到來:奧運會、股權分置改革、人民幣升值、瘋狂涌入股市的居民儲蓄、上市公司漂亮的業(yè)績……
從懷疑、踟躕到堅定、迷信,人們習慣了牛市,習慣了財富數字帶來的快樂,然而誰也未能想到,牛市崩盤的速度遠遠比上漲的速度來得更為猛烈。
從2007年10月16日的6124點到2008年10月28日的1664點,中國股市經歷了前所未有的速降過程,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下跌幅度超過72%,市值縮水最多時達到22萬億。云南銅業(yè)從98元跌到6.8元,號稱最衰個股,中郵創(chuàng)業(yè)基金旗下的中郵核心優(yōu)選最大跌幅超過70%,號稱最衰基金。
最衰的散戶是全體股民:如果把22萬億蒸發(fā)的紙上財富中,流通盤的8萬億平攤至每個人上,每人虧損13萬。
“我看到這世界最杰出的頭腦毀于瘋狂”
——金斯堡
沒有一個人能看透身處的時代將走向何方,但他們總是樂此不疲,預測未來,與時代運勢對賭,抓住每一個階層躍升的機會。
從2007年的高點開始算起,至2014年,A股已經熊了接近7年,但進入下半年后,敏感的投資人開始感受到襲來的熱浪。
2014年7月,上證指數開始突破長期徘徊的2000點區(qū)間,到了8月份已經上漲到2200點左右,各種牛市論調此起彼伏。
8月8日,《人民日報》海外版刊發(fā)《股市七年熊市有望終結》一文;8月31日,新華社發(fā)表《中國需要有質量的牛市》,更是給市場添柴加火。
在這時,一篇更具影響力的“戰(zhàn)斗檄文”橫空出世了:5000點不是夢!
2014年9月2日,國泰君安首席宏觀分析師任澤平,發(fā)布一份旗幟鮮明的研報:《論對熊市的最后一戰(zhàn)》
在報告中,他用文學腔調寫道:“ 5年來,一只大熊橫在通往牛市的路口,吞噬著眾生的財富,大家徒喚奈何,等待英雄的出現。這只大熊不是別的,就是過高的無風險利率。中央打虎歸來之后,出手打熊,手握改革利劍,破舊立新,降低無風險利率,提升風險偏好,將開啟一輪波瀾壯闊的大牛市,5000點不是夢?!?/p>
5000點不是夢的觀點,瞬間引爆了證券市場朋友圈,調侃者遠多于贊同者。
但業(yè)內不少敏感的人,已經覺察出高層的某些意向。從“大眾創(chuàng)業(yè)萬眾創(chuàng)新”到“一帶一路”,一場強力意志主導下的牛市即將拉開序幕。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然而,人們卻很難從歷史中吸取教訓。“8848看奧運”的觀點早已被人遺忘,5000點不是夢的論調迎來了唱多派的積極響應。
唱多派分析出了如下利好:增速換擋、房市蕭條、出口疲軟、利率市場化、產能過剩,實體經濟需要降息降準,而這卻會強烈刺激股市上漲。
2014年11月21日,券商板塊飆漲7.5%,消息靈通的人已經提前動手。到了晚上,央行宣布降息降準,市場終于看到了夜空上的信號彈,蟄伏在各處的資金,開始山呼海嘯地涌入股市。
2014年12月突破3000點,券商兩融業(yè)務持續(xù)攀升,并很快突破1萬億元,券商股成為最耀眼的明星。
2015年1月份,上證指數經過連續(xù)5個月的上漲走勢開始偏弱,而中小創(chuàng)和成長股經過兩年多的震蕩蓄勢開始真正爆發(fā)。創(chuàng)業(yè)板指數從1470點連續(xù)5個月飆漲,到6月5日創(chuàng)下了4037點的最高點,漲幅接近3倍。
實體經濟困難、銀行資金無處投放、資產配置荒大背景下,中小創(chuàng)迅速放大的賺錢效應吸引私募、傘形信托和場外配資等杠桿資金的進入,傘形信托和場外配資業(yè)務大行其道,私募野蠻生長,推動股價螺旋上漲。
大牛市正式開啟,上證指數僅用了11個交易日,就從2500點沖破了3000點。
財經作家李德林認為“國家在下一盤很大的棋”,“中國股市已經從經濟的晴雨表,反過來,變成了經濟發(fā)展、轉型的引擎。做多股市,以此為紐帶,讓資金在市場聚攏,再通過市場的方式配置到股市風口上的豬和大象,該投資投資,該轉型轉型,該創(chuàng)新創(chuàng)新,重新帶動激活整個經濟的發(fā)展,就是國家的牛市戰(zhàn)略?!?/p>
于是,就像2007年那樣,無數的人又一次前赴后繼,向著股市瘋狂涌來。楊明也又一次殺回了股市。這一次,他沒有賭上這幾年來的全部身家?!澳昧?萬元,進去看看。”
更多的新韭菜蜂擁而至。2015年4月28日,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公布,前一周滬深兩市新增A股開戶數4130328戶,環(huán)比增加26.81%。當周參與交易的A股賬戶數4338.08萬戶,環(huán)比增加8.05%。期末股票賬戶數達到2.01億戶,首次突破2億,按每人都擁有滬深賬戶計算,約1億中國人是股民。
與此同時,就在4月28日那天,兩市高開高走,滬指大漲3.04%,時隔7年后再度站穩(wěn)于4500點上方。
然而,實體經濟不景氣,降息周期,資金開始不斷尋找新的出路,從銀行、信托和P2P等平臺流向股票市場,新“韭菜們”開始配資入市,互聯(lián)網金融平臺紛紛轉型做股票配資。國家牛市在這場瘋狂的潮涌中開始變成一場杠桿牛市。
那年5月股市最熱的時候,傘形信托和場外配資形成氣候,整個市場存在3萬億元的場外配資業(yè)務,加上券商融資融券3萬億元的規(guī)模,由銀行提供給股票市場的優(yōu)先級資金可能達到6萬億元,這還不包括大股東1萬多億元的股權質押。
有人在這場瘋狂賭博中踩準了機會。當時,圈子里都在瘋傳,某投資經理,場外配資,十倍杠桿入場,席卷四千萬,成功實現了財務自由。
但最狂熱的時候,也是最危險的時候。
6月12日,證監(jiān)會下發(fā)《關于加強證券公司信息系統(tǒng)外部接入管理的通知》,禁止證券公司為場外配資提供交易接口。
6月5日,市場得知開始清理配資消息之后,創(chuàng)業(yè)板指率先見頂,從4037點開始下跌。6月12日,證監(jiān)會發(fā)文清理配資這一天,上證指數創(chuàng)出年內新高5178點后,迎來的就是噩夢般的暴跌。股災又一次不可避免地發(fā)生了。
于是,更多人的財富被席卷而去。
6月10日下午3點42分,網友“想掙錢的散戶”在股吧“中國中車”吧里,發(fā)了最后一個主帖:“離開這世界之前我只是想說,愿賭服輸,本金170萬加融資四倍,全倉中車,沒有埋怨誰,都怪我自己貪心,本想給家人一個安逸的生活,誰想輸掉了所有,別了,家人,我愛你們,我愛這個世界?!?/p>
當晚夜里10點,發(fā)生在長沙的一起墜樓身亡事件,經當地媒體報道,網帖中的輕生男子,被認為就是墜樓者。
大量的同情、惋惜之外,數量不少的斥罵、甚至幸災樂禍的留言在這個帖子下也時有出現。一位新注冊的網友留言稱:“每個炒股的人,都應該看看這些賭徒們的嘴臉,然后提醒自己千萬別做一個賭徒?!?/p>
“牛市放大了很多東西,對贏的渴望,人的情緒,加上有配資這個杠桿,這會讓牛市中個股的表現更多波譎云詭?!睏蠲髡f。他很慶幸,在最瘋狂的時候,他抵擋了杠桿的誘惑,依舊作為一個邊緣看客,看著這場瘋狂的財富游戲沖上頂點,然后又急速崩塌。
7月3日,上證指數跌到3686點之后,證監(jiān)會啟動救市組合拳,宣布暫停28家新股的IPO發(fā)行,引導長期資金入市;證金公司啟動增資擴股,從400億元增資到1200億元;時任證監(jiān)會主席肖鋼組織21家證券公司商討救市方案,由21家證券公司按照凈資產的15%出資1200億元買入藍籌股ETF,并規(guī)定4500點之下,券商自營盤不得減持,并要求上市券商大股東回購本公司股票;中國證券業(yè)協(xié)會提出四個不變,改革開放紅利釋放的趨勢不變,宏觀經濟企穩(wěn)的勢頭不變,流動性充裕的基本面不變;股市唱多派喊出口號:俠之大者,為國接盤……
然而,史無前例的大救市一開始并沒有阻止股市的繼續(xù)暴跌。救市悲觀情緒一度彌漫,場外配資和傘形信托平倉被做空力量利用,救市機構擁有各自利益,做空陣營借力打力精準突襲和“內鬼”配合抵消了救市效果。
7月6日,股市高開繼續(xù)下跌,竟現千股跌停,證金公司開始入市操作,狂拉中石油和工商銀行等權重股,但中小創(chuàng)仍然是一片跌停,小盤股失去流動性,甚至面臨休克危險。中國股市第一次出現千股跌停、千股漲停和千股停牌的“奇觀”,將T+1和漲跌停板交易制度的弊端暴露得一覽無余。
7月8日收盤上證指數暴跌5.9%,A股暴跌的風險開始外溢,并引發(fā)全球性金融動蕩,大宗商品崩盤式暴跌,債券市場也出現拋售,央行宣布出手為證金公司救市提供無限度流動性。7月9日,上證指數見底3373點之后終于開始回升,救市大軍對中小創(chuàng)跌停板掃貨,系統(tǒng)性風險暫時過去,場外抄底大軍入場,機構展開自救,大盤一度回升到4000點上方。但接著,一場關于救市資金如何退出的討論引發(fā)第二輪暴跌,大盤一路向下被打到2850點,很多跟著救市節(jié)奏抄底的機構和投資者都消滅在第二輪暴跌,甚至擊穿了券商1∶1的融資融券平倉線。
“那是一場對中產階層的大屠殺?!痹谕顿Y公司工作的陳先生說:“你想連1:1配資的都被平倉了,十年財富的積累就這么化為烏有,我們判斷至少全國有50~60萬中產在這場暴跌中被消滅!”
財經作家郭施亮認為,與2008年的大股災相比,2015年股災的殺傷力更為猛烈。
“前者,雖然期間指數最大下跌幅度超過了70%,但是因當時市場仍未引入諸如融資融券、股指期貨等創(chuàng)新型工具。由此一來,即使市場發(fā)生了大幅度的市值蒸發(fā),但投資者亦可與市場比拼耐心,多數人最終還是能夠有效地減少市值的損失。
“后者,因市場的游戲規(guī)則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同時,因市場賺錢效應極強,不少高杠桿工具也以各種形式進行變相開展,最終大幅提升了市場整體的杠桿率水平。但是,對于部分期望借助高杠桿工具實現利潤最大化的投資者而言,一旦股市發(fā)生了重大拐點,則對其財富的沖擊也是致命的?!?/p>
不過,這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隨著不少中產階層群體加快進入中國股市,其在股市中的財富配置比例也發(fā)生了較大的變化。然而,經歷了這一輪股災之后,不少遭遇重創(chuàng)的中產階層,已經逐漸對股市投資失去了興趣。同時,也有更多的中產階層,已經把中國股市當成是世界上最大的賭場,或永遠不再參與到股市投資之中。
2015年8月,楊明計算了一下第二次進場的收益,“虧了1萬多?!睆拇酥螅僖矝]有打開大智慧的賬戶。
任何由約束自己而變成放縱自己的文化后來都怎樣了?
——威廉·曼徹斯特
賭場永遠不是公平的,機構和大佬們永遠比散戶享有更多的資源、內幕和工具。
2015年11月1日,一輛奧迪A8匆忙地從寧波的一處小區(qū)駛出來,穿過奉化江,繞過杭州灣,開上了G15G高速上的杭州灣跨海大橋。
車的主人并不知道,警方在車子開上大橋的那一刻,就將兩端堵住,封鎖了他的來路和去處,等待他的將是五年半的刑罰和110億的罰金。
他的名字叫徐翔,江湖號稱私募一哥,后來的報道顯示,在那場國家救市的大行動中,以中信證券為首的券商多利用救市資金救自己的重倉股,對私募徐翔重倉股進行了利益輸送。
在此之前,10月23日,國信證券總裁陳鴻橋自縊身亡。媒體報道顯示,國信證券疑似參與了“股災”中的股指期貨做空,并頂風作案為司度貿易融券賣空提供便利,公司主要負責人、分管自營業(yè)務負責人也因此被約談,并被責令對相關責任人員進行內部追責。有業(yè)內人士據此猜測,這也是陳鴻橋出事的原因之一。
股災改變了中信證券管理層、陳鴻橋、徐翔等諸多江湖大佬的命運,包括張育軍、姚剛等證監(jiān)會高官紛紛落馬。股市高臺跳水,證券行業(yè)的大佬和普通投資者一樣在K線圖上寫出了2015年的異常人生。
也有的人,在這場股災中,選擇參與救市,并從中獲益不少。
2015年7月7日、8日、15日,“資本大鱷”劉益謙控制的國華人壽先后三次通過二級市場增持有研新材、國農科技和天宸股份,耗資近10億元。以當時7月20日的收盤價來計算,不到半個月,劉益謙通過這三只股票浮盈近6億元。
因在這次A股震蕩中高調宣布“砸10億救市”,劉益謙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在此之前,他為公眾所熟知的一個原因是:他曾斥資2.8億購買了一件“成化雞缸杯”。
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劉益謙表示,自己是資本市場發(fā)展的既得利益者,時隔十多年再回二級市場,是想為穩(wěn)定市場做貢獻。同時他也坦言,自己是判斷政府會出手“救市”,才敢買入股票。而且在股市震蕩之際投入十幾億后,也虧了2%-3%。
股災最恐慌時,劉益謙舉牌上市公司的舉動并未引起市場的太多關注。而真正讓市場驚訝的是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公司——前海人壽舉牌市值上千億的萬科。
前海人壽在后來的公告里解釋說,應保監(jiān)會要求,保險公司要維護資本市場穩(wěn)定,買入藍籌股。前海人壽選擇了萬科,另外還舉牌了合肥百貨、明星電力和南寧百貨。前海人壽持有萬科股票超過5%的時候,王石還對于前海人壽成為萬科的股東持歡迎態(tài)度,他發(fā)微博稱,深圳企業(yè)知根知底。
在股災的時候,投資者都在拋售股票,有人對萬科公司有信心買入,任何一個公司管理層都沒有理由不歡迎。何況,證金公司、銀河證券、中信證券和華泰證券等知名券商都在股災中增持了萬科的股票,前海人壽進入萬科并沒有引起特別的注意。
2015年7月13日,王石參加上海外灘金融的一個論壇,大談轉型和工匠精神,他說自己從來不擔心公司股價,萬科賬上有500億元現金,只要股價跌破13.7元,隨時可以啟動100億元的股票回購計劃。
某種程度上說,萬科100億元的股票回購計劃是要護盤管理層持有的股票。千股跌停和杠桿爆倉的記憶還沒有褪去,王石也擔心管理層持股的爆倉風險,前海人壽在股災中買入無疑是幫了萬科管理層的忙,萬科不用再花真金白銀回購股票護盤了。未曾想到,這為幾個月后的“萬寶之戰(zhàn)”埋下了伏筆。
股災差點讓王石丟失萬科的控制權,他一定懊悔自己在股災中沒有采取行動,讓姚振華抄了自己的底。
回顧起來,這場歷時兩年之久的萬科保衛(wèi)戰(zhàn),可謂蕩氣回腸,將之視為中國資本市場歷史上最精彩的一場商戰(zhàn)也不為過。各路豪強輪番登場,使盡渾身解數,轉燈般廝殺。最初的金融戰(zhàn),也在長期拉鋸中上升到商業(yè)倫理、人性、情懷的高度。
一些實體績優(yōu)股被險資們乘虛而入。深圳南玻被清洗,格力電器被進犯,伊利牛奶被舉牌,險資們的高調舉動終于引來了高層的震怒。
寶萬大戰(zhàn)一直持續(xù)了兩年。最終,兩大勢力偃旗息鼓,王石和萬科終于撐到最后。寶能系姚振華被罰禁入保險業(yè)10年,恒大人壽相關人員禁入市場三到五年。在股災期間,不斷舉牌抄底上市公司的險資們遭受了重創(chuàng)。
那場股災的余波一直持續(xù)到現在,并且從資本層面延伸到了政治層面。
2016年2月,保險大佬、富德系掌門人張峻被有關部門帶走協(xié)助調查。
2016年12月3日,證監(jiān)會主席劉士余在一次論壇上痛批野蠻人:我還是希望或者說要求不當奢淫無度的土豪,不做興風作浪的妖精,不做謀財害命的害人精。最近一段時間,資本市場發(fā)生了一系列不太正常的現象,舉牌、杠桿收購,是對治理結構不合理的公司的一種挑戰(zhàn),這現象都有。但是你從來路不正的錢,從門口的野蠻人變成了行業(yè)的強盜,這是不可以的。
2017年4月9日,原保監(jiān)會主席項俊波落馬。2018年5月,安邦集團原董事長吳小暉一審獲刑18年,沒收個人財產105億。
與此同時,在那輪股災中有著諸多傳言,掌控萬億金控王國的肖建華,也在2018年收斂動作,其旗下的明天系開始在各項資本運作中撤出。
時代是這么的沉重,不容我們那么容易就大徹大悟
——張愛玲
2014年11月,A股總市值超越日本股市,成全球第二大股市,到2015年6月的國家牛市時,A股總市值一度達10萬億美元。
2018年8月2日,彭博數據顯示,截至當日收盤,A股總市值為6.09萬億美元,日本股市總市值為6.16萬億美元。中國股市重新被日本股市超越,從全球第二大跌落至第三。
從2008到2015再到2018,十年時間,我們經歷了兩次牛市和兩次股災。股市的震蕩,讓所有身在其中的人心有余悸。這一財富配置證券化的利器,成為了中國“韭菜”集散地。
你不能在事后責怪他們過于貪婪和瘋狂:每一個曾經相信牛市的人,都曾在某個時間看到了大國崛起的強烈信號,并由此相信資本走向可以與國家運勢密切相連。
然而,資本不相信情懷。當我們擁抱泡沫的時候,泡沫也在包裹著我們,讓我們窒息。
十年間,無數的民間股神從中跌落,無數踏準時機的大佬,一時得意,但又終究難逃監(jiān)管的懲罰。
十年前,假如你手握100萬的資金,并投放至北上廣深乃至部分二線城市的房地產市場,那么如今你有望獲得3倍以上的資產增值幅度。
十年前,假如你手握100萬的資金,但把資金投放至中國股票市場,按照絕大多數的股票價格來看,時隔十年的時間,你的本金可能仍處虧損的局面。
然而,不是每一個人都有能力和決心看穿這一切,并付之行動。張愛玲說:時代是這么的沉重,不容我們那么容易就大徹大悟。
回顧十年股市,必須承認的是,短期漲跌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回歸常識,奠定長期牛市的基礎。而這種回歸,首先是要回歸到全球投資者公認的價值體系中來。
無論資本市場還是投資者,最懼怕的就是政策的不確定性。試想2015年股市大漲,股市上漲了一倍后的4000點上,《人民日報》評論牛市才起步,證監(jiān)會主席多次表態(tài)“改革?!?,為本來已經熱得發(fā)燙的牛市背書。證監(jiān)會主席親自赤膊上陣搖旗吶喊,股市的性質已經在狂熱情緒中變異。
十年股市,四任證監(jiān)會主席,從尚福林到郭樹清,再到肖鋼、劉士余,中國特色的市場管理者,似乎是最順應民意的管理者,每天為指數的漲跌奔忙,可到頭來,A股要么十年不漲,熊冠全球,要么搖身一變成為全球最活躍的投機場所,成為產業(yè)資本和投機大戶收割新興中產階層財富的“韭菜田”。
本來,在股市低迷的時候推出改革成本最低。這些不言自明的道理,卻被無視。1990年,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開業(yè),如今,28年已過,這段時間足夠一個人從嬰兒成長為一個心智成熟的青年。
但在這28年中,中國股市依舊在治亂循環(huán)的低檔次治理中不能自拔。大國在崛起,實體經濟飛速成長,中國已經成為經濟體量全球第二的國家,這給資本市場提供了最好發(fā)展機遇。但黃金發(fā)展期被浪費,中國的投資者并未從企業(yè)的穩(wěn)定發(fā)展中獲得回報,相反卻培養(yǎng)出高拋低吸的投機惡習。
如今,人口紅利逐漸消失,經濟發(fā)展進入新常態(tài)。以先發(fā)國家的經驗,資本市場也將進入穩(wěn)定緩升的階段。然而,中國股市十年的表現卻打破了這個慣例。證券市場的持續(xù)高回報,并不以特定人群的期望為轉移。過去是,未來仍是。
更可怕的是,每一輪股災的發(fā)生,都讓新入場的投資者對資本市場形成了賭博與愿賭服輸的偏見,在資產證券化已成為全球財富趨勢的背景下,中國投資者的財富結構調整,將又一次被延遲。
2018年8月2日,A股大跌。經歷了兩次股災的楊明,看到朋友圈里又一次哀鴻遍野,此時的他,無動于衷,甚至隱隱覺得有些好笑?!跋嘈盼?,這種程度的下跌,真的稱不上是股災?!?/p>
楊明很久沒有打開自己的賬戶了,也不知道賬戶中還有多少錢。他在研究房子,他要用這些年的積蓄再買一套房子,他思考了很久,非常認真,就像十年前為了炒股抵押掉房子一樣認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