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飛飛,陳麗萍
(1. 中山大學附屬第七醫(yī)院,廣東深圳 518107;2. 洛陽市婦女兒童醫(yī)療保健中心,河南洛陽 471000)
近年來,醫(yī)療模式的轉變及人們保健意識的增強,使產婦對圍產期的健康教育需求越來越大。助產士在對產婦進行護理中,不僅需要具備分娩知識及豐富的接生經驗,還需要通過健康教育來提高產婦配合度,使其能夠順利分娩[1]。本研究主要分析助產婦健康教育在初產婦護理中的應用效果。
1.1 一般資料 從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接收的初產婦中選取96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干預組,各48例,對照組年齡21歲-32歲,平均(27.06±3.61)歲;孕周37周-41周,平均(38.94±0.75)周;文化程度:小學及初中13例,高中19例,本科及以上16例。干預組年齡22歲-31歲,平均(27.43±3.59)歲;孕周37周-42周,平均(38.55±0.69)周;文化程度:小學及初中12例,高中20例,本科及以上16例。將兩組資料錄入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協(xié)助產婦做好健康檢查,定期檢測血壓、心率等生命體征,保證產婦產前安全。干預組實施助產士健康教育,具體內容如下:①初產婦入院后,為其建立檔案,并通過講座、視頻播放等形式,給予產婦系統(tǒng)的健康教育,使其對分娩知識有一定了解;②孕后期由助產士向產婦進行健康培訓,包括分娩方式選擇、待產準備、先兆臨床特點等,并向其說明自然分娩與剖宮產的利弊,介紹產房環(huán)境等;③首次產前教育最好有家屬陪同,可將分娩知識、注意事項相關內容制作成冊,發(fā)放給初產婦,并通過播放自然分娩及剖宮產的視頻,展示生育的每個環(huán)節(jié),以緩解產婦焦慮情緒;④向初產婦介紹母乳喂養(yǎng)的優(yōu)勢,并指導其母乳喂養(yǎng)技巧和方法,解答產婦的困惑,提高其對分娩知識的認知程度。
1.3 評價指標 比較兩組產婦分娩方式,并記錄產婦第一產程、第二產程及第三產程所用時間。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將本研究所得數據錄入SPSS 18.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Mean±SD)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采用卡方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分娩方式比較 干預組自然分娩41例,剖宮產7例,自然分娩率為85.42%;干預組自然分娩32例,剖宮產16例,自然分娩率66.67%,干預組自然分娩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比較兩組產程時間(Mean±SD, min)
2.2 兩組產程時間比較 干預組第一產程、第二產程及總產程時間明顯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據調查研究顯示[2],近年來,選擇剖宮產分娩的產婦明顯上升,特別是初產婦,由于其對分娩知識的了解比較匱乏,導致對生產較為恐懼,加上分娩過程帶來的疼痛,以及社會因素影響,而使剖宮產率不斷上升。因此,對初產婦進行產前健康教育至關重要。助產士作為獨立接生及對產婦實施護理干預的中級醫(yī)務人員,可通過產前教育,提高產婦對妊娠及分娩知識的認知程度,并提高其分娩信心,解除產前緊張、恐懼心理,通過多媒體演示糾正初產婦對自然分娩及宮縮疼痛的錯誤認知,使其能夠積極配合,縮短產程,鼓勵自然分娩,削弱心理因素對初產婦造成的負面影響,從而為初產婦順利分娩提供保障。本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初產婦比較,干預組自然分娩率明顯高于對照組,且第一產程、第二產程及總產程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證實助產士健康教育在初產婦護理中具有較高應用價值,對縮短產程及降低剖宮產率具有顯著效果。
綜上可知,在初產婦護理中通過助產士健康教育能夠縮短產程,提高自然分娩率,可在婦產科護理中廣泛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