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志華
習主席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指出:“對有潛力的優(yōu)秀年輕干部,還要讓他們經(jīng)受吃勁崗位、重要崗位的磨練,把重擔壓到他們身上”。所謂“吃勁崗位”,大多數(shù)在基層一線和艱苦邊遠地區(qū),是任務重、壓力大、標準高,需要費力氣、下功夫的崗位。這些崗位雖然有很大的挑戰(zhàn)性甚至風險性,但在這些崗位上歷練可以去驕氣、強意志,長才干、攢經(jīng)驗,闊視野、激潛能。
明代大儒王陽明曾說,“人須在事上磨,方立得住”。人生需要歷練,也需要磨難。不磨怎見真功?不磨怎能建功立業(yè)?但有的年輕干部卻對“吃勁崗位”的價值和意義認知不足,不愿意離開機關(guān)、走出高樓、深入基層,到“吃勁崗位”磨練;有的雖然出了高樓大院、到了基層,但習慣浮在面上,熱衷于做一些見效快的事、干一些不費力的活;還有的則今天挪個地兒、明天換個崗,不停地“下跳棋”,還美其名曰“多崗鍛煉”,等等。此種種表現(xiàn),要么是不愿、不想、不敢到“吃勁崗位”上去,要么是人雖到了“吃勁崗位”,心卻處于“安逸狀態(tài)”,不愿吃苦、害怕流汗,只想混個經(jīng)歷,不想扛重活、打硬仗、經(jīng)磨礪。如此,終究難成大器、難擔大任。要營造“吃勁崗位”吃香的氛圍,讓那些在“吃勁崗位”上工作的干部不“吃虧”、有“奔頭”。
多關(guān)注只顧“出力”不善“討好”之人。在“吃勁崗位”上工作的干部往往是辛勤的“老黃牛”,只謀事不謀人,只出力不討好,不會溜須拍馬。與那些精于揣摩上級意圖、敏于觀察領(lǐng)導臉色、善于四處活動的“官場紅人”相比,在“吃勁崗位”上的干部往往被當作“局外人”“邊緣人”。所以,管干部用干部的干部要熟諳在“吃勁崗位”上工作的干部“久在深閨人未識”的秉性,提高知事識人、知人善任的專業(yè)能力,深入基層、調(diào)查研究,慧眼識金,善于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多看干部的一貫表現(xiàn)和綜合素質(zhì),嚴把選人用人政治關(guān)、品行關(guān)、作風關(guān)、廉潔關(guān),加大對違規(guī)破格提拔干部的查處力度,杜絕選人用人不正之風。
多關(guān)注久居“幕后”少站“臺前”之人。在“吃勁崗位”上工作的干部常常根扎一線,心系基層,他們不愛拋頭露臉,卻在幕后默默奉獻和付出,由于“幕后干部”不顯山、不露水,最容易成為被遺忘的角落。因此,選人用人要不局限于“小圈子”,不囿于單位和系統(tǒng),善于構(gòu)建“多渠道實名推薦干部”的選任機制。要深入一線、深入官兵,到能夠體現(xiàn)干部真實業(yè)績的地方看一看,到能夠了解干部真實表現(xiàn)的地方走一走,到能夠聽見真實聲音的官兵中問一問,充分尊重官兵在干部選拔任用中的話語權(quán),在“鄉(xiāng)語口碑”中了解干部,將“幕后干部”推到舞臺中央,讓他們有機會、有地位,實現(xiàn)精彩的華麗轉(zhuǎn)身。
多關(guān)注甘做“鋪墊”難有“顯功”之人?!俺詣艒徫弧倍嘁瓿少M勁大、見效慢的任務,常需干打基礎、利長遠的工作,干部難有矚目的“豐功偉績”和可炫耀的“政治資本”,但在“吃勁崗位”上所干的每一件事往往都事關(guān)基層的長遠發(fā)展和官兵的長足進步。為此,領(lǐng)導機關(guān)要把選人用人的目光多投向那些愛干、多干需下長功夫、慢功夫、硬功夫和苦功夫的事的干部,既要看事關(guān)事業(yè)興衰的轟轟烈烈的大事干得怎樣,更要看打基礎、蓄底氣、利長遠的工作完成得如何,既要看有無一年抓幾件事的干勁,更要看有無幾年抓一件事的韌勁,努力形成甘做“鋪墊”的人受重用、甘愿“栽樹”的人能“乘涼”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