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諒
這個四年級三班的家長圈,是這學期新來的班主任單老師發(fā)起創(chuàng)立的,一直很平靜也很溫和。但這個深夜被一位家長方柳,也是明人的老部下,掀起了一場波浪。
當晚,朋友圈忽然跳出了一則話語:單老師睡覺了嗎?微信收到的提醒聲,在數(shù)十位家長的手機同時奏響。一學生的父親,竟然向女班主任老師詢問,你睡覺了嗎?這足夠讓人充滿想象。這種想象似乎也可以無邊無際,但不外乎可以歸結為,這位父親想問什么,是什么用意,甚至于他和這個班主任難道還有別樣的關系?詢問之后,又是一個漫長的沉寂,大家都帶著這種疑惑和猜測陪護著自己的孩子,孩子都在趕做著學校交辦的作業(yè)。微信又有聲響了,是單老師最簡單的回復:睡覺了,怎么了?這簡短的回復,也令人越發(fā)好奇。這一晚究竟是怎么回事?明人后來問過方柳,方柳說:當時覺得于心不忍,不想繼續(xù)這種帶有責怪式的詢問了,所以看著自己的女兒趴在書桌上,埋頭趕著作業(yè),他也想就此罷手了。
但有一位好事的家長,也是男性,和方柳比較熟悉,他大約也是陪著自己的孩子在做作業(yè),此時發(fā)了一張調皮搞笑的臉譜說:你們都怎么了?沒話說了?
這時候,又有兩位家長在家長圈里探頭探腦,發(fā)的是問好的圖案或者露出一個微笑的臉蛋來。方柳知道自己不繼續(xù)說什么,估計會弄出不該有的結局來,于是就發(fā)問道:老師,你倒是睡覺了,我們卻不能睡,我們的孩子也不能睡,他們現(xiàn)在還在趕著作業(yè)呢。話語既出,家長圈立馬波浪掀起,浪濤涌動,有的家長點贊,有的家長呼應,有的甚至感嘆說:學校太不像話了,布置這么多作業(yè),讓孩子怎么承受得了。
像炸開了鍋的家長圈,你一句我一句,言辭越來越激烈。班主任那邊沉寂了好久。有的家長好言好語勸慰:這也不能怪班主任,這是學校的安排。也有人說:單老師還是挺有人情味的,對我們的孩子都很關心,也許她已經(jīng)入睡了,我們就不要打擾她了。
又是十多分鐘的沉默,都快子夜了,家長圈又沉默了好久。正當大家放下手機,安排孩子就寢的時候,微信又來了,是班主任的回復,不過語氣卻完全不是班主任的口吻。
各位家長,真是抱歉了,我是單老師的女兒。我媽媽發(fā)高燒了,吃了藥,本來想堅持陪著我,但她實在太累了,趴在床頭睡著了。我是五年級的學生,也是剛剛做完學校的課外作業(yè)。我在這里先代我媽媽向大家回復一下了,祝各位叔叔阿姨和我的學弟學妹們晚安。
大家好半晌沒說話,包括方柳在內,都一時不知道如何去回復單老師的女兒。方柳后來告訴明人,也就這句話讓他感到心里很難受,這么小的孩子都這么懂事,而自己身為家長,半夜里竟然這么起頭發(fā)問,真是太不懂事了。他是沉默了好久,才率先發(fā)了一句話:謝謝你孩子,祝你媽媽早日康復,晚安。也有人跟著回了幾句,但更多的家長沒有回復,也許他們認為此時無聲更有聲……
方柳后來跟他們交流,他們不是不想感謝、安慰這個孩子,是因為已經(jīng)深更半夜了,發(fā)了太多的微信也怕吵到這個孩子,影響孩子的入眠,甚或單老師的休息。
翌日清早,家長圈里班主任單老師發(fā)了一則微信,她說:各位家長早安,真是非常抱歉,昨天身體不適,起先還拿著手機,回了方先生一句,不知怎么就迷迷糊糊睡著了。沒能及時回復各位。學生們辛苦了,家長們也很辛苦,我也是深有感觸的,我不推卸我的責任,一定會向學校如實地反映,也感謝各位家長的坦誠和支持,謝謝!
單老師這番簡短而誠摯的話語,久久地在家長們的心里回蕩,他們什么都不想多說,方柳也充滿了內疚,他立即衷心地在家長圈@單老師:謝謝單老師,我不應該責怪您的。請接受我真誠的道歉。祝您早日康復,也祝福您和您的孩子。一時,像燦爛的焰火一般騰起,早安、感謝、保重之類的詞語在家長圈涌現(xiàn),又掀起了一陣溫馨的熱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