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煥嶺
中圖分類號: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22-0235-01
實施九年義務教育以后,才開始出現(xiàn)學生輟學。義務教育是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適齡兒童和青少年都必須接受,國家、社會、家庭必須予以保證的國民教育。其實質是國家依照法律的規(guī)定對適齡兒童和青少年實施的一定年限的強迫教育的制度,義務教育又稱強迫教育和免費義務教育。我國義務教育法規(guī)定的義務教育年限為九年。所以學生輟學,就是學生沒有讀完九年教育而中途不來學校學習的學生。
究其原因,在我多年管理中自個心得體會歸納如下,不知分析對不對,與大家共同探討。
1.農村大環(huán)境影響——讀書無用論
在我國,目前還沒有執(zhí)行學歷與工資掛鉤的法定。在農村同一個企業(yè)工作的一個義務教育沒讀完的打工者與一個讀完大學的畢業(yè)生的工資沒啥區(qū)別,都是同一個工程,同一樣的薪水。所以家庭較為困難的學生受到農村大環(huán)境影響,流失生較多。
2.家庭經(jīng)濟困難
農村有的家庭上有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幾個小孩(超生)讀書,家庭經(jīng)濟負擔很重,。有的小孩被迫輟學外出打工。
3.集中資源,并掉教學點造成流失
曾經(jīng)有幾年時間,為了使投入的資源設備集中化,農村并了很多教學點,造成了一個自然屯與村完小學的距離最大化。我有幾次到一個屯去家訪工作(利用上課時間去但我沒有課程安排)。在學生去上學的路上還有小學生在半路玩耍,問他們?yōu)槭裁床蝗W校上課,他們回答說:“走累了,不去學校,等去學校放學回來的學生一起回家”。(注:這個自然屯與學校距離4公里左右),路途遙遠,一次又一次逃學,造成文化知識跟不上,到初中了出現(xiàn)輟學。
4.教材偏深,課程單一,教學方式呆板
目前教材版本的多樣性,在現(xiàn)行的教材中,只注重知識的傳遞,而缺乏技能的培養(yǎng),更缺少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正確導向,學科本位思想嚴重,科目過多,缺乏緊合,課程內容繁、難、偏、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風氣不能形成,大多是接受學習,機械訓練、死記硬背,學生在學校學習,當然就無樂趣可言。久而久之,厭學情緒漸濃,便出現(xiàn)輟學現(xiàn)象。
5.家庭環(huán)境影響——留守兒童
目前農村留守兒童占的比例相當大,在46個學生的一個班中就有32個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的缺乏,留守兒童由于父母不在自己身邊,遇到的問題沒有得到指導和幫助,心靈缺乏溝通,少年兒童正處在成長發(fā)育的關鍵時期,成長中得不到父母情感上的關注和呵護,極易產生認識、價值上的偏離和個性、心理發(fā)展異常,留守兒童由于親情缺失,心理健康方面存在陰影,很大一部分表現(xiàn)出內心封閉、情感冷漠、自卑懦弱、行為孤僻、缺乏愛心和交流主動性,容易產生厭學,躲避在網(wǎng)吧或游蕩在街巷中。留守兒童是輟學率最多的對象。
6.小環(huán)境的影響
農村由于信息閉塞,精神文明文化缺乏,有意義文娛活動少,歪風邪氣盛行,賭博風氣很濃,我每年過節(jié)回到屯里生活,總是每天都有賭博現(xiàn)象,甚至上演父子同臺幾個賭三公的場面兒子當時八年級的差生,后流失,另一個農村的智能手機使用低齡化,高科技的發(fā)展,使很多學生迷失了自己的學習本份,整天沉迷于智能手機的游戲,在校使用也顯露出諸多弊端,“網(wǎng)吧”進校園,沉迷于手機上網(wǎng),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同時也是談情說愛的“幫兇”,更是考風的破壞者、入迷者,產生厭學,流失生增多。
7.評價體系單一、陳舊
教學中離不開考試,而考試成績占據(jù)決定性地位,從而教師在教學中思考的是如何讓學生“應考”,為了取得好成績,導致課堂上滿堂灌,學生無時間消化,成績沒有進步,也是產生輟學的原因。如何控輟,是一件關聯(lián)多方面的事情,教師不是萬能,但沒有教師萬萬不能。只等教師上門宣傳、動員流失生。我認為放手給教師進行控輟,控輟效果不一定是很好。我認為應多方面著手。
(1)加大《義務教育法》的宣傳力度。
(2)努力改善辦學條件。
(3)重視德建設,防止思想滑坡。
(4)改變教育體制不好的方面,恢復一些可借鑒的舊條件。
(5)轉變評價觀念。
我們相信,只要走進基層教育研究,實事求是,取之精華,去之糟粕,我們農村初中學生的輟學會得到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