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乙龍
【內(nèi)容摘要】高中政治教育是對中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教育,引導學生樹立其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并讓其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途徑。高中政治教學對學生來說有著重要作用,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修養(yǎng)和堅定的政治立場,在新課改的理念的影響下,我們應提升課堂效率,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來落實新課程高效課堂的要求。因此關于如何建立高效課堂提出建議。
【關鍵詞】新課程 政治 構建策略
引言
目前的高中生對政治學科缺乏興趣,不重視政治學科,這和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課后作業(yè)繁雜是分不開的,但是也與教師教學方式單一,上課枯燥乏味有關。這些都不利于學生的自主學習,在新課程理念的影響下,要想構建高中政治高效課堂,首先應該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改變傳統(tǒng)單一教學方式,讓教師和學生產(chǎn)生良性互動,共同構建高中政治高效課堂。
一、高中政治高效課堂構建存在的問題
1. 課程內(nèi)容枯燥,考核評價標準單一
高中政治課堂部分內(nèi)容相對枯燥抽象,如哲學模塊知識,學生一時難于理解。而部分老師的教學模式死板單調(diào),依然存在“一本教案用十年”“滿堂灌”的現(xiàn)象,缺乏與學生的互動,不能夠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課堂的效率自然而然的不高。在一切為高考的指揮棒下,學科評價標準單一,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是自己學習,而是為了考試、分數(shù)而學習,這和為了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yǎng)和自身素質,引導學生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學科初衷相違背。學生的學習初衷也跟不對,政治課堂本來是學生獲取知識、開闊思維、培養(yǎng)能力的重要途徑,培養(yǎng)的是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和綜合素質?,F(xiàn)在變成一切為與政治分數(shù)為目標,自然難免教學脫節(jié),學習變味。
2.學生積極性不高,學習方法不科學
學生的積極性不高不僅與老師的教學有關,也與自身有關。首先學生的學習初衷不對情況下,學生不夠重視這門學科,沒有意識到高中政治的重要性,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處于被動狀態(tài),機械性的聽課很少與老師互動,老師與學生之間越?jīng)]有互動課堂氣氛越不活躍,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更受到影響,長此以往,形成惡性循環(huán),學生就越不重視高中政治課。在學習方法上,學生在課堂上不注重聽講,依靠課后頻繁的記憶背誦來記住知識點,先不說這種學習方法和學習初衷是不對的,在沒有理解的情況下而去背誦,效率低遺忘率也非常高。高中政治課程的難度相對初中難度較大,有很多學生不易理解的知識點。學生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沒有完全理解、掌握,課后沒有及時復習或者沒有復習好,這樣一次次疊加,在上新課時,學生跟不上進度,學習的知識不連貫沒有辦法把所學內(nèi)容“串到一起”,長久以往會自然影響學科成績。
3.教學方式存在缺失
相當多的政治學科教師在授課方式上較傳統(tǒng),仍采用原來的“老師念書,學生劃重點,考前猜押題”模式,幾十年不改,缺乏教學模式與手段創(chuàng)新,缺乏與學生的互動。主要依靠大量的習題和作業(yè)講解來完成教學任務。在授課內(nèi)容上沒有做到知識串聯(lián),沒有做做知識與生活結合,沒有了解學生的疑點進行針對性講解。很難達到學科的教學目的。
二、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政治高效課堂的策略
1. 改進教學觀念
高中政治作為一門高中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整個高中教學體系都有著重要影響,要讓學生對高中政治重視起來。教師應該引導學生積極學習政治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建立高中政治高效課堂的基礎是轉變教師自身的教學觀念。政治學科很重要一點是為了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yǎng)和自身素質,引導學生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學科。所以不能把考試分數(shù)作為考核學生的唯一標準,除外教師應在建立高效課堂的過程中不斷實踐,更要高度重視學生在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的主體地位,應提升師生之間的互動,讓學生真正在課堂上參與進去, 教師要從課堂上的“講”過渡到“引”,從知識的灌輸者變成知識的總結補充者。
2. 豐富課堂內(nèi)容
老師在備課的過程中可以采取多樣的方式進行教學,現(xiàn)在化的教學中多媒體工具是我們更易幫助學生學習的助手。教師在授課前應該提前準備好與課程內(nèi)容有關的、適合學生學習的視頻、圖片、聲音等教學資料,這些東西的運用更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學生的興趣,并從中得到啟發(fā)。這種方式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是相對靜態(tài)的高中政治課變得生動,引導學生在積極輕松的環(huán)境中獲得知識。
3.改進教學方式
在教學內(nèi)容方面,應突破原有的思維,努力創(chuàng)建高中政治高效課堂。學生感覺枯燥乏味有一部分的原因是因為課堂上教學內(nèi)容的單調(diào)乏味,缺乏吸引力,不能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應該準確清晰地知道自己這節(jié)課的教學難點和重點是什么,從學生的角度考慮怎樣教授可以使學生容易理解方便記憶,在選擇授課的材料上可以選擇一些學生感興趣的相關材料,或者是離我們的生活近的、身邊的材料,這樣可以加深學生的印象,可以讓學生產(chǎn)生聯(lián)想,運用聯(lián)想記憶法更容易記住。在實際課堂授課上,可以采用分組的方式,讓每個的小組成員積極參與討論,讓每個人都可以真正參與到課堂中。每個小組每次選擇一個成員代表小組發(fā)言,老師根據(jù)學生們的發(fā)言形成反饋,明白學生們的疑惑、問題,然后再進行解答,讓學生們真正明白課程的知識點和意義,真正做到高效。在上課之前,應該讓學生預習,課堂上針對性的聽講、問問題,課后及時的去復習理解、記憶所學的知識。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學習,采用“預習-聽講-復習”的方法更能有效的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程度,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另外,在課堂上,教師應該組織好課堂紀律,營造一個適宜的、濃厚的學習氛圍。
結束語
新課程影響下的高效課堂的簡歷,是一種非常好的高效學習方式,對學生的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等能力的培養(yǎng)非常有幫助。對于教師而言,高效課堂的建立有助于教師更好的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制定適合學生學習的課程方案,更能促進師生之間的溝通。
【參考文獻】
[1]潘嵐.引入信息技術 打造高中政治高效課堂[J].亞太教育,2016(21):78+10.
[2]哈斯朝格圖.高中政治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芻議[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5,12(20):158+160.
[3]王永廣.高中政治高效課堂構建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5(10):47.
(作者單位:福建省平和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