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帥
摘要 結合桃紅頸天牛的發(fā)生現(xiàn)狀,介紹了桃紅頸天牛的形態(tài)特征、生長習性和危害癥狀,提出了相應的防治措施,以期為提高葫蘆島市桃紅頸天牛的防治效果提供參考。
關鍵詞 桃紅頸天牛;特征特性;防治措施;遼寧葫蘆島
中圖分類號 S436.621.2+9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14-0139-01
蛀干害蟲一直以來都是園林害蟲防治上的難題,造成的危害極其嚴重,但防治效果都不理想。蛀干害蟲一般以幼蟲在枝干內(nèi)蛀食危害,樹木受害輕時,養(yǎng)分、水分運輸受到阻礙,樹勢生長衰弱,結果樹果實產(chǎn)量和質量大大降低,嚴重的枝干被蛀食成千瘡百孔,以至枯萎死亡或被風吹折。近幾年,葫蘆島市中最主要的蛀干害蟲就是在京桃上發(fā)生的桃紅頸天牛,其嚴重影響了樹木的正常生長和果實產(chǎn)量、質量的提高,甚至造成了樹木死亡。因此,應引起高度重視,采取多種方式進行積極防治。
1 形態(tài)特征
成蟲體長28~37 mm,體黑色發(fā)亮,前胸棕紅色或黑色,密布橫紋,兩側各有刺突1個,背面有瘤突4個,鞘翅表面光滑。卵圓形,白色,長6~7 mm。幼蟲老熟時體長42~52 mm,乳白色,長條形;前胸最寬,背板前半部橫列黃褐斑塊略呈三角形;各節(jié)有橫皺紋。蛹體裸蛹型,長約35 mm,乳白色,后黃褐色。
2 生長習性
2年發(fā)生1代,以幼齡和老齡幼蟲在樹干內(nèi)越冬。6月上旬化蛹,6月下旬開始出現(xiàn)成蟲,成蟲遇驚擾飛逃或墜落草中,多于午間在枝干上多次交尾,產(chǎn)卵于樹皮裂縫中,以主干為多,產(chǎn)卵期7 d左右,卵經(jīng)10 d左右孵化,產(chǎn)卵后幾天成蟲死亡[1]。除成蟲和卵暴露在樹體外,其他蟲態(tài)(主要是幼蟲)在樹干內(nèi)隱蔽生活2年,幼蟲在樹干內(nèi)的蛀道極深,多分布在地上50 cm范圍內(nèi),桃樹枝干流膠,很快導致樹木死亡。
3 危害癥狀
桃紅頸天牛主要以幼蟲為害桃、杏、櫻桃、郁李、梅等樹體的木質部,在主干樹皮縫隙中產(chǎn)卵,孵化后幼蟲蛀食韌皮部,蛀孔外有紅褐色糞屑,無刻槽。6—7月成蟲羽化,一日內(nèi)12:00—14:00活動最盛。桃樹樹齡一般在30年左右,受桃紅頸天牛危害后,枝干中空,影響輸導系統(tǒng)傳遞養(yǎng)分、水分,導致樹勢衰弱,樹齡縮短到10年左右,嚴重時可使植株枯死[2-3]。
4 防治措施
長期以來,桃紅頸天牛防治難度較大,外部用藥很難到達蟲害活動區(qū)域。因此,從根源上消除其危害是防治的關鍵。
4.1 重點放在消滅成蟲上
利用成蟲有中午從樹冠下部到干基部棲息的習性,在成蟲期人工捕殺效果極佳。此外,也可噴灑綠色威雷200 倍液防治成蟲。利用桃紅頸天牛的休眠期,在冬季剪除枯死枝,并集中燒毀,以減少部分越冬蟲源,可以大大提高防治效果。
4.2 堵塞蛀孔
用黏土堵塞樹干上的蟲孔,同時整修爆裂樹皮,并及時間伐過密植株和衰老桃樹。冬季來臨前,將生石灰、硫磺粉、食鹽、食用油、牛膠、敵百蟲、水按10.0∶1.0∶1.0∶0.5∶0.5∶0.5∶50.0的比例混合調(diào)成糊狀涂白劑,刷白樹干[4]。
4.3 鉤殺或灌藥悶殺幼蟲
發(fā)現(xiàn)樹干基部有被害碎木屑及蟲糞時,用刀子將其刮除后,用細鐵絲將蛀孔內(nèi)的蟲刺死或鉤出;或用注射器或吸管注入80%敵敵畏乳油5~10倍液(或45%樂果乳油8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2 000~3 000倍液),用黏土塞緊孔口,可悶死幼蟲。若蟲孔較多,都應注入藥液,并塞緊蟲孔[3]。對蛀蝕嚴重、樹勢已衰的蟲源木,應全部平土砍伐。
4.4 根部土層埋藥
一是直接埋藥。在距樹干0.5~1.5 m的外圍開環(huán)狀溝或挖2~3個穴,埋入3%呋喃丹顆粒劑500 g/株左右,藥效可持續(xù)2個月。二是根部埋藥瓶。冬末春初,樹液即開始流動時,將40%氧化樂果乳油或25%殺蟲雙水劑 5倍液裝入瓶子,刨去樹干基部外圍土層,讓樹根暴露,選擇2 cm左右的樹根剪斷根梢,把樹根插進瓶中(注意根端要插到瓶底)然后用塑料薄膜扎好瓶口埋入土中。通過樹根直接吸藥,藥物便可隨導管輸送到樹體,能有效地殺死潛伏在樹體中的天牛幼蟲[2-4]。
4.5 注意事項
一是在樹種選擇上,應選擇樹勢生長強壯的苗木,切記不要栽植帶有蟲孔的苗木;二是在發(fā)現(xiàn)桃紅頸天牛的初期,就應密切觀察,積極防治,防止其侵害到其他樹木;三是盡量采取人工捕殺成蟲的方法,既能節(jié)省藥劑使用量,又可達到最佳的防治效果。
5 參考文獻
[1] 徐公天,楊志華.中國園林害蟲[M].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2007.
[2] 曹滌環(huán).冬防楊樹蛀干害蟲效果好[N].中國花卉報,2018-01-02(W04).
[3] 鄧百庚.楊樹冬季管理技術要點[J].安徽農(nóng)學通報,2012,18(16):166-167.
[4] 李景慧,劉忠.櫻桃紅頸天牛防治技術[J].中國林副特產(chǎn),2011(3):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