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的故事:
1963年4月的一天,在著名的CE公司里,一名28歲的年輕人所負責的一個實驗項目發(fā)生爆炸。雖然此次爆炸僥幸沒有造成人員傷亡,但其所產(chǎn)生的損失卻無法估計。
當天晚上,年輕人不得不驅(qū)車100英里去康涅狄格的橋港,向集團公司的一位執(zhí)行官查理·理德解釋此次爆炸事故的起因。雖然這位執(zhí)行官對他很是信任,但他還是準備好了挨批,并做好了最壞的打算。
這是年輕人第一次走進這位領導的辦公室。不過,他的上司查理先生很快就讓他平靜下來。作為一名從麻省理工學院畢業(yè)的工程博士,查理·理德是一個有著專業(yè)素養(yǎng)的杰出科學家。
實際上,查理·理德在1942年加入CE公司前,還在麻省理工學院當過5年的應用數(shù)學老師,他非常了解那些做錯了事的學生心理。如今,作為CE公司最高化學試驗執(zhí)行官,查理·理德表現(xiàn)得異常通情達理。
他并沒有當面批評這位犯錯誤的年輕人,而是神情輕松地說道:“我所關注的,是你能從這次爆炸中學到什么東西,是否能夠避免此類錯誤以后不再發(fā)生?”說完,不等年輕人回答,查理竟然親自沖了一杯咖啡端給年輕人喝,開玩笑地說道:“年輕人,喝下這杯不加糖的咖啡吧。它會讓你緊張的情緒得到安靜。同時,它的苦澀,也作為我對你的‘懲罰!”
年輕人壓根沒有想到對方不僅沒有批評自己,反而用咖啡來款待他。
“你們是否應該繼續(xù)進行這個項目的實驗?”查理的表情和口吻充滿了理解,看不到一絲情緒化的東西或憤怒?!昂昧?,我們最好是現(xiàn)在就對這個問題有個徹底的了解,而不是等到以后,等我們進行大規(guī)模生產(chǎn)的時候?!辈槔碜詈笳f道:“堅強起來,年輕人!”
查理·理德善意的行為,給這位年輕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這個28歲的年輕人就是杰克·韋爾奇,后來的通用電氣董事長兼CEO。在自己的傳記中,當回憶起這段經(jīng)歷時,他說:“當人們犯錯誤的時候,他們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懲罰。這時,最需要的就是鼓勵和信心的建立,首要的工作就是恢復信心。這是我從前輩查理·理德那里學到的最可貴的東西。”
故事的哲理:
如果是一個明擺著搞砸了的明顯過失,有時寬容比懲罰反倒更能使一個人反省和改過,又特別是面對年輕人時。當然這也更考驗管理者的心胸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