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紅 王睿
【摘 要】目的:分析齦下刮治術治療慢性牙周炎的臨床效果。方法:選擇2016年2月-2017年5月內(nèi)收治的80例研究對象,依照不同的治療方法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40例。對照組使用超聲波潔治術治療,觀察組使用超聲波潔治術和齦下刮治術相結(jié)合的方法治療,觀察兩組治療效果及牙周組織恢復情況。結(jié)果:觀察組治療后的總有效率為97.5%(39/40),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的82.5%(33/40),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超聲波潔治術后能明顯消除牙齦炎癥,牙周袋深度和附著喪失明顯減少。超聲波潔治術結(jié)和齦下潔治術是消除牙周炎癥的有效措施,且能不同程度的增加牙周膜的附著水平,效果更佳。
【關鍵詞】牙周炎;超聲波潔治術;齦下刮治術
【中圖分類號】R781.4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0-232-01
牙周炎是一種由菌斑及其微生物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徹底清除菌斑和牙結(jié)石是牙周病治療成功的基礎。而清除菌斑和牙石的基本方法是齦上潔治和齦下刮治術兩種,亦是牙周病的基礎治療方法之一。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5月收治的慢性牙周炎患者80例為研究對象,按照治療方案的不同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40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齡23-62歲,對照組40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齡24-61歲;中位年齡40歲。所選病例牙周袋深度≥4mm,口內(nèi)余牙≥20個均無與牙周炎有關的全身性疾病,如心腦血管、血液、內(nèi)分泌、精神等系統(tǒng)疾病及活動期傳染病等,牙列基本完整,近3個月內(nèi)未做任何牙周治療,未服用抗生素。
1.2 操作方法
1.2.1 所有病例都先用牙周探針逐個探明牙齒牙周袋的形態(tài)、深度,了解齦下結(jié)石的位置。首先進行超聲潔治,包括齦上潔治和齦下潔治,潔治后用3%雙氧水和生理鹽水交替沖洗。然后再用刮治器分區(qū)段按牙位逐個再次刮治,刮治后均用探針探查至跟面光滑為止.,術后沖洗牙周袋,牙齦復位。分別記錄治療前,治療后1個月的菌斑指數(shù)(PLI)、齦溝出血指數(shù)(SBI)、牙周袋深度(PD)和Y牙齒松動度(TM)。
1.3 觀察指標和評定標準
1.3.1 菌斑指數(shù)(PLI) 計分標準0為無菌斑;1為齦緣區(qū)的牙面有薄的菌斑用探針尖可刮出菌斑;2為齦緣可見中度量菌斑,;3為齦緣區(qū)或牙齦溝內(nèi)及鄰面有大量軟垢。
1.3.2 齦溝出血指數(shù)(SBI) 記錄標準0牙齦健康,無炎癥及出血;1為牙齦顏色有炎癥性改變,探診不出血;2為探診后有點狀出血;3為探診后出血沿牙齦緣擴散;4為探診后出血流滿并溢出齦溝;5為自動出血。
1.3.3 牙周袋深度(PD) 用牙周探針測量牙周袋的袋底至齦緣的距離;取每牙頰側(cè)近中,中央,遠中,及舌側(cè),近中,中央,遠中6部位測量值得平均值。
1.3.4 牙齒松動度(TM) 0為生理動度;1活動幅度在1mm以內(nèi);2松動度在1mm~2mm之間;3松動度在2mm以上。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所有數(shù)據(jù)由SPSS 21.0統(tǒng)計軟件包處理,計量單位由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計數(shù)單位由[n(%)],組間對比由x2表達,P<0.05是兩組差異對比存在統(tǒng)計意義。
2 結(jié)果
2.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3 討論
在我國,慢性牙周炎疾病成年人發(fā)病率高達70%以上,是喪失咀嚼功能的主要原因。菌斑是慢性牙周炎的始動因素,其臨床特點為牙齦的炎癥:出血、溢膿、附著喪失、深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導致牙齒松動,最終喪失咀嚼功能。齦下刮治術是牙周病的基礎治療手段之一,齦下刮治術是用比潔治器更為精細的齦下刮治器械,除去附著于牙周袋壁內(nèi)跟面上的齦下牙石和菌斑,并刮除受到毒素污染的病變牙骨質(zhì),從而去除刺激物,形成光滑,堅硬且清潔的,具有生物相容性的跟面,提供有利于牙周附著性愈合的條件。有研究表明,刮治術后齦下菌群的結(jié)構(gòu)發(fā)生很大變化,細菌數(shù)量減少,深的牙周袋變淺,效果顯著。超聲波潔治術具有便于醫(yī)師操作,工作時間短,降低術后牙本質(zhì)敏感癥發(fā)生率等特點。但是超聲潔治對牙周組織再生的影響,還有待進一步的研究。
本組治療采用超聲潔治,結(jié)合齦下刮治術治療慢性牙周炎。治療的80例患者,術后臨床癥狀明顯改善,菌斑指數(shù)、齦溝出血指數(shù)、牙周袋深度、牙齒松動度均有明顯改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而且相結(jié)合治療具有減少治療時間,減少醫(yī)師工作時間的優(yōu)點,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張湘陽.齦上潔治術治療老年牙周炎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4,7,52卷(20)
[2] 朱俊紅,龔香蘭.超聲齦下潔治加手工刮治結(jié)合派麗奧在牙周炎治療中的應用觀察[J].中外醫(yī)療,2010,4(3)
[3] 馬胤.艾麗娟.牙齦下刮治術治療20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療效觀察[J].云南醫(yī)藥,2011,32 (2)
[4] 曹采方.牙周病學第二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
[5] 孟煥新,我國牙周病的臨床現(xiàn)狀及思考[J].中華口腔醫(yī)學雜志,2008,43 (5)257-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