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建英
摘 要:小學階段是小學生的生理、心理、思維、意識高速發(fā)展的時期,也是小學生成長的關鍵時期。尤其是處于小學高年級的學生,處于從小學時期向初中階段過渡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也正處于心理發(fā)展的快速路,非常容易受到各種不良因素的誘惑,非常容易發(fā)生偏差,非常容易產(chǎn)生逆反心理,因此在小學高年級階段必須高度重視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保證小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在此對利用心理健康教育手段促進小學高年級學生健康成長這一工作進行簡要探究。
關鍵詞:心理健康;小學高年級;健康成長
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就是以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為出發(fā)點,以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為工作指導,通過心理學方面的各種方法、手段、策略,來對小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培養(yǎng)小學生健康的心理,保證小學生的身心全面發(fā)展,保證小學生的茁壯、和諧成長,保證素質教育效果的穩(wěn)步提升。小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是祖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事業(yè)的生力軍,小學生能否以更加積極的心態(tài)、更加陽光的品格、更加樂觀的情緒、更加先進的思想投身到自己的學習、生活、工作當中去,直接決定著我國社會主義國家建設工作的效果。因此從小學時期開始,就必須高度重視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采用多種手段、多種策略、多種方法大力開展針對小學高年級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實現(xiàn)學生的健康成長。
一、注重良好環(huán)境的構建,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成長
環(huán)境改造人,這話是不錯的,“孟母三遷”的故事早已經(jīng)為大家所熟知。在小學高年級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教師同樣需要高度重視良好環(huán)境的構建,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首先是硬件環(huán)境,教師需要力求把教室布置得整潔、規(guī)范,做到整潔有序。這就要求值日生每天把教室清理得干凈衛(wèi)生,要求做到窗明幾凈,要求做到室內物品擺放有序,讓學生每天走進教室都能夠有一種賞心悅目的感覺,避免學生產(chǎn)生負面情緒。其次,要在室內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文化氛圍構建,可以在教室的墻上張貼名人名言,懸掛名人的畫像,例如張貼“心理強大才是真的強大”“堅持就是勝利”“勝不驕,敗不餒,我以汗水搏明天”等具有心理激勵作用的警醒語句,張貼霍金、張海迪等名人的畫像,對他們雖然身處逆境但是仍然沒有放棄自己的人生,最終創(chuàng)造了更加驕人的業(yè)績的事跡進行介紹,同時也促使了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最后,利用板報欄和文化欄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書寫或者張貼心理教育方面的小知識、小案例;充分利用班級圖書角,在圖書角中擺放適合小學生閱讀的心理健康教育類書籍等等??傊?,只要教師能夠從多角度入手,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健康、和諧的心理發(fā)展教育環(huán)境,就一定能夠在潛移默化間給學生以熏陶,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二、設置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成長
對小學高年級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采用心理健康課程教學的方式開展。因為小學高年級學生已經(jīng)具備一定的理解能力,因此在心理健康課程教學中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心理學方面的基本理論和方法的教育,可以讓學生了解哪些心理是不健康的表現(xiàn),健康的心理應當具備怎樣的特征,作為一名小學高年級學生應當怎樣去積極應對學習中和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問題等等。通過這種形式的教育教學活動開展,一方面能夠豐富小學生的心理知識積累,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小學生對自身存在的心理問題進行對癥下藥、辯證施治的能力,保證小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例如針對小學生一旦在學習中或者生活中遇到了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就會垂頭喪氣、悶悶不樂,教師就應當讓小學生明白這就是一種挫敗感,也是一種負面的心理情緒,會導致學生的積極性嚴重下降,甚至會讓小學生一蹶不振、放棄希望,同時也應當對學生進行指導,讓他們明確生活中和學習中遇到挫折是一種常見的現(xiàn)象,因為沒有任何人會永遠一帆風順,我們需要有戰(zhàn)勝困難的堅定信念,積極向老師和同學尋求幫助,順利解決問題。有了課堂教學的正面引導教育,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一定能夠取得良好成效。
三、組織各種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成長
想要保證小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一方面教師需要積極組織小學生心理問題調查活動。教師可以利用問卷調查、訪談調查等傳統(tǒng)調查方式開展活動,也可以通過網(wǎng)絡調查、在線答題等現(xiàn)代化手段進行調查活動,可以深入到小學生內心,了解小學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問題,便于教師對癥施治。另一方面教師可以組織班級勞動、學習、文明、熱心、公益等方面的先進人物評選,組織各種文學、藝術等方面的才藝展示,組織多種競賽活動,從正面對學生進行引導,從學生的興趣出發(fā)進行健康心理的推動,保證小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
總而言之,在小學高年級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師要以學生的身心健康不斷發(fā)展、創(chuàng)新能力的不斷提升、綜合實踐能力的不斷強化為目標,培養(yǎng)學生健全的人格,促使學生形成健康、積極、樂觀、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提升學生面對挫折和挑戰(zhàn)的心理強度,為小學生的健康成長提供更加強大的助力。
參考文獻:
[1]劉素群,張選民,劉宏強.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和方法[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07,28(3).
[2]錢玲.加強心理健康教育 促進學生健康成長[J].吉林教育,20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