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清霞
【關鍵詞】 小學;班級文化建設;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2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18—0044—01
班級是學生學習和生活的主要場所,在這里孩子們接受新知識、掌握新技能,快樂學習,健康成長。對于人生啟蒙階段的小學生來說,班級顯得更為重要,因為孩子越小,環(huán)境對他們的影響越大。班級文化對小學生人格的形成、文化修養(yǎng)的提升都起著潛移默化的重要作用。作為班級的領導者——班主任,我們要致力于創(chuàng)造讓學生樂于接受的特色班級文化,使學生在一個好的氛圍中接受良好的教育,身心健康發(fā)展。下面,筆者結(jié)合工作實踐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文化布置熏陶學生
為了營造一個蓬勃向上的良好環(huán)境,建設一個優(yōu)秀的班集體,讓集體中的每一個孩子都能得到正確的引導和充分的成長,我在班級環(huán)境布置方面狠下功夫,做好班級的文化設計與布置,讓每個學生在舒適的環(huán)境中接受教育,給學生一個清新的學習環(huán)境。
走進我班教室,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教室南側(cè)醒目的“我能做到——競、靜、凈、敬”這幾個大字。“四jing 兩歸位”,是學校向?qū)W生提出的行為常規(guī)要求,旨在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為了能使每一個孩子牢記要求,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我除了每一天的緊跟勤管之外,特意利用這個角落用醒目的大字給予學生指引,從而促使他們更好地、更自覺地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教室西側(cè)的學習園地里,在主題“感師恩,頌師情”的正下方,張貼著孩子們精心制作的手抄報,一張張滿含深情的手抄報,一筆筆稚嫩可愛的描畫,表現(xiàn)了學生對老師的歌頌與熱愛,也促使每一個走進教室上課的老師,更能加深自己的職業(yè)責任感。
講桌旁的“中隊角”在鮮紅的隊旗下,班訓、班級公約、班級發(fā)展目標指引著學生,彰顯著團隊的精神和力量,也使每一個小隊員都能明確自己的責任與主人翁意識。窗臺上的綠植,既可以點綴教室,同時也使教室里充滿了希望和活力。一周安排兩個人澆花,既培養(yǎng)了孩子們的責任意識,又可以陶冶性情。把教室建設成一個賞心悅目的場所,給學生一種高尚的文化享受。
教室北面的“暢美時空”,是學校統(tǒng)一制作又能彰顯各班風采的宣傳欄,在“贊”、“我”、“愛”三個主題的召喚下,孩子們的世界變得更美了:身邊的同學更優(yōu)秀了,老師更愛自己了,自己成了小明星了。教室后面,書香四溢的“圖書角”,帶領孩子們徜徉于書海之中。教室不僅成了學習的樂園,更是文化的殿堂。
二、評比機制激勵學生
小學生喜歡接受鼓勵,愿意在老師的肯定下表現(xiàn)出更大的積極性。為了能督促孩子們以更加積極的表現(xiàn)投入到學習中,能夠養(yǎng)成約束自己行為的良好意識,從而促使學生養(yǎng)成好的行為習慣,我利用學習園地旁邊的空白墻壁,設計了一個評比欄。評比欄設立的那天,我將評比欄逐一進行了講解:作業(yè)、紀律、衛(wèi)生、科任課、路隊、助人為樂……每當取得一點進步時,就有一顆閃亮的紅星貼在自己的名字下方。他們期待每月月底的評比,每當自己評上紅星之后,孩子們是那么欣喜,那么快樂。年級不同,評比欄的布置與要求也就不一樣。每逢開學初,我都精心設計“評比欄”,力求使學生保持新鮮感,從而達到激勵學生的目的。低年級段,多設計一些形象直觀的卡通圖片來吸引學生;高年級段,設計含義比較深刻同時又不失童真的評比欄,激勵學生奮發(fā)向上。
“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yī)愚”。為了增強班級的讀書氛圍,從而提升學生語言文字的感悟力,提高語文素養(yǎng),我鼓勵學生多讀書,讀好書。并利用班隊會、課外活動,開展“我與好書交朋友”、“讀書真的好處多”等主題的演講會、故事會、展示會,以及一些讀書競賽活動,如詩歌朗誦比賽、作文比賽、手抄小報比賽、剪貼畫冊比賽等不同內(nèi)容和形式的展評活動?;顒咏Y(jié)束后,給孩子們頒發(fā)獎狀、獎品,并將優(yōu)勝者及進步者的作品上傳到班級群里,為學生提供展現(xiàn)自我的舞臺,樹立學生繼續(xù)閱讀的信心。
三、良好班風影響學生
俗話說:“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良好班風的形成,與教師嚴格的管理密不可分。新時代的兒童,受父輩、祖輩的過分呵護與嬌慣,在集體學習生活中總會有一些不盡如人意的表現(xiàn)。為此,我根據(jù)班級學生情況,從課堂常規(guī)、學習紀律、文明禮儀、衛(wèi)生保持等多個方面,制訂了切實可行的班規(guī),以制度促學生,引導學生學會關心別人、幫助別人、團結(jié)協(xié)作、諒解別人,妥善處理和同學之間的矛盾。
到校之后,下課之余,放學之后的時間,是孩子們更能釋放自我、表現(xiàn)真我的時間。也正是這段時間,才能對班級情況有更全面的了解。因此,我一般都會在早晨早早到校,或選擇在課間和孩子們聊聊天,說說話,從而進一步觀察和了解學生,并掌握班級近期的動態(tài)。而孩子們也因為我的誠意而樂于和我聊天,告訴我一些班里同學之間的故事。掌握一手信息之后,我利用晨會時間進行總結(jié),以表揚和批評相結(jié)合的辦法,使學生再次明確和理解各項規(guī)章制度的內(nèi)容,從而促使學生形成自覺行為。
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