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娜
摘 要:本文結合廣東科技學院圖書館工作實際,探討合理利用動態(tài)館藏管理模式,吐故納新,使新書及時更新上架。快速解決流通書庫更新館藏資源,有效預留架位,使新購進圖書及時上架,保持"館藏新、傳遞快"的特色服務的管理機制,即圍繞流通書庫圖書利用率的標準,將典藏與流通管理相結合,開展圖書下架移庫剔出滯書工作,使館藏資源滿足讀者層次需求,結構更趨合理,從而進一步提高圖書館圖書的利用率以及讀者的到館率。
關鍵詞:圖書館 動態(tài)館藏 管理
中圖分類號:TN8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4(a)-0134-02
如何對書庫合理的劃分,更好的滿足讀者的借閱需求,使圖書充分的利用其價值,成為現(xiàn)代高校圖書館面臨的一個新問題。館藏動態(tài)管理是指圖書館在對圖書進行管理的過程當中,對圖書借閱記錄進行統(tǒng)計分析、對圖書管理模式和方式進行適時的調整的一種管理模式。而基本依據(jù)是圖書流通統(tǒng)計記錄,這也是圖書利用率的表現(xiàn)形式,能真實地反映出讀者的實際閱讀需求,滿足讀者閱讀學習需求。而動態(tài)館藏管理機制是以三線典藏制為基礎建立起來的。三線典藏制度是圖書館學重要的經(jīng)典理論之一,是以美國圖書館專家R.W.Truesovel提出的藏書利用的“二八定律”為理論根據(jù)的。該定律主要揭示館藏利用的趨向性,20%的館藏滿足80%的讀者需求,而另外80%的館藏滿足20%的讀者需要,80%的圖書像個長長的尾巴靜靜地處于閑置狀態(tài),即長尾理論。對于我館,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來進行動態(tài)館藏建設實踐工作。
1 適時建立新書閱覽室
廣東科技學院圖書館2007年搬入新館舍,學院原為高職高專,在校生約1萬人,圖書館設計藏書容量80萬冊,2012年學院由高職高專升格為本科院校,隨著在校學生的不斷增長,目前在校學生已達1.7萬余人,現(xiàn)有紙質圖書也將近170萬冊,并以每年13萬冊的速度增長。館藏容量遠超設計容量,不得不大量擠占原來的閱覽和學習空間。大量新書無法及時上架,書庫經(jīng)常需要大面積倒架、調架,極大地增加了工作人員工作量。另一方面,受數(shù)字閱讀的強烈沖擊,紙本館藏借閱量、利用率持續(xù)大幅下滑,紙本文獻服務占圖書館文獻總服務量比重不斷降低。讀者抱怨在龐大擁擠的館藏中查找所需文獻太難、太耗時間,抱怨圖書館舊書多、新書少,抱怨圖書館學習閱覽空間少、自習區(qū)域小。海量的紙質圖書使得新書湮沒其中,不利于讀者及時、方便、有效地利用新書資源,不利于教職工及時、方便的跟蹤專業(yè)發(fā)展前沿動態(tài)。建設新書閱覽室可以把近三、四個月采購到館的新書集中陳列,方便讀者及時、有效地利用新書資源,跟蹤專業(yè)發(fā)展前沿動態(tài),節(jié)約讀者查找時間,提高新書的利用率和使用價值。因此,2016年上半年我們對圖書館進行二次升級改造,在圖書館二樓建立了新書閱覽室,并于2016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新書閱覽室的管理模式是圖書只供室內閱覽,不提供外借,目的是能較好的向讀者推薦和展示圖書館新書,讓更多的讀者能及時了解、閱讀圖書館新書。圖書館采購的新書在編目加工完成后均會提供一個副本到新書閱覽室,而且其余副本按分類存放在對應書庫。讀者在新書閱覽室看到喜愛的圖書需要借閱,可以記下該書的索書號,根據(jù)索書號到對應書庫借閱。通過建立新書閱覽室能較好的解決圖書館藏基數(shù)大,圖書查找借閱困難的問題。
2 減少流通書庫復本存放,提高圖書借閱率
2.1 減少復本過多長期滯架的藏書副本
這部分圖書可能是因為文件、政策或教學各方面的原因,當時采購了較多的復本,如經(jīng)典著作、時事政治讀物、指定教學參考書、熱門暢銷書等,在當時一定程度上滿足了讀者的閱讀需求,但當利用率低時便出現(xiàn)一些藏書復本過多而長期滯架的現(xiàn)象。
2.2 減少內容陳舊過時的藏書副本
主要指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和社會的不斷發(fā)展,文獻中所反映的知識內容完全失去時效,或己大部分失去時效。
2.3 減少近三年來無借閱記錄藏書副本
通過查詢圖書館管理系統(tǒng)可以找出無借閱記錄圖書館明細。
加強圖書動態(tài)館藏管理,對以上三種情況的圖書減少流通副本,只保留1個副本在流通書庫架位上,供讀者有需求時查閱。其他有借閱記錄圖書及近三年采購的新書可以保留2-3個副本。這樣可以大大減少書架空間,為新書留出架位,更好的滿足讀者的閱讀需求。
3 建設復本書庫或密集書庫
由于高校評估的需要和讀者的閱讀需求,各高校圖書館圖書快速增長,館藏就必然要吐故納新,對于過于陳舊、過時的圖書進行統(tǒng)計,及時清理。密集書庫是以開架為主流、流通借閱為基礎建立起來的一種較完善的文獻服務體系。它與目前主流的開架借閱模式是一個整體, 圖書館有了這種完善的流通借閱模式, 對于進一步提高文獻資源利用率發(fā)揮了積極的作用。因此,密集書庫受到了越來越多圖書館所采用,它能很好的解決館舍空間不足的問題。前文談到,我館的設計藏書容量為80萬冊,而目前我館館藏圖書已經(jīng)接近170萬冊,并以每年13萬冊的速度遞增,只有通過建設密集書庫才能較好的解決館舍空間不足的問題。為后續(xù)5-10年館藏新書騰出位置,減少大規(guī)模倒架、調架情況、增加閱覽學習空間,優(yōu)化圖書館空間布局。
4 進一步加強和完善新書采購機制,提高圖書采購質量,滿意讀者需求
據(jù)了解,各高校圖書館為了使館藏圖書總冊數(shù)和生均圖書冊數(shù)上達到評估的要求,圖書館的普遍做法是只追求數(shù)量上達到評估要求,而忽視了圖書館采購的質量。這也是評估指標中的錯誤引導。這樣的后果是直接損害了讀者的利益,所采購的圖書不是根據(jù)讀者的實際需求采購,這樣不利于發(fā)揮圖書館是學院文獻信息信息中心的作用,影響了讀者到館率和圖書館利用率的提高。提高圖書采購利用率,一方面需要在圖書采購過程中充分考慮學校的專業(yè)及專業(yè)發(fā)展方面和讀者的實際閱讀需求,合理調整各類圖書采購比例。同時,要了解學院重點專業(yè)、重點學科建設,重點加強這方面的文獻保障力度。另一方面需要通過對館藏圖書利用率進行分析,對現(xiàn)有圖書結構進行控制、調整,控制供大于求的圖書的采購,這類圖書采取按需求采購的方法,少量購入,做到物盡其用。特別是對F類圖書,要嚴格控制按需求采購。
通過調研了解到成都理工大學圖書館2003年就已經(jīng)實行了動態(tài)館藏管理模式,該館館藏圖書390600冊,其中73053冊藏書被動態(tài)調配,藏書的流量是之前的10倍左右,通過動態(tài)館藏管理,讀者的到館率大大提高,借閱率也成倍增長。從這些數(shù)據(jù)上表明,三線典藏制的基礎上實行動態(tài)典藏的管理,使有限的館藏靈活流動起來,使圖書良性流動起來 ,實現(xiàn)了館藏在空間上的合理布局。與此同時,通過收集反饋圖書的流動動態(tài)調配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采編部也可以高效的完成新書采購工作,使采購圖書更具有針對性和保證采購質量,更好的滿足讀者的閱讀需求。
5 結語
實事證明館藏實行了動態(tài)管理之后,圖書得到了更有效的利用,釋放了更多的空間,新到圖書可以即時更新上架,與此同時通過動態(tài)館藏的調整,對新采購圖書更有針對性,質量也有所提高,最大程度地滿足了讀者的閱讀需求,在今后的工作過程中,保證動態(tài)館藏的良性循環(huán),更好的運用動態(tài)館藏,不斷在工作中總結經(jīng)驗、不斷更新改進,更好的為讀者服務,提高圖書的利用率。
參考文獻
[1] 吳萬華.圖書館館藏動態(tài)管理——以深圳大學城圖書館為例.[J].農業(yè)圖書情報學刊,2015(3):127-129.
[2] 王曉芳. 圖書動態(tài)館藏管理新模式——以淮海工學院圖書館新書借閱中心為例[J].農業(yè)圖書情報學刊,2008,(11):169-171.
[3] 蔡迎春,康紅.基于館藏結構分析和文獻利用統(tǒng)計的藏書質量優(yōu)化策略研究[J].圖書館建設,200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