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文雁,李 立,王棟穎,凌淑洵,袁雅琪(江蘇省第二中醫(yī)院腎病科,江蘇 南京 210017)
腎病綜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患者多存在高凝狀態(tài),其主要原因是機體凝血因子、抗凝因子、纖溶因子等發(fā)生變化,而且機體存在的低蛋白、高脂血癥等情況都會使血液濃縮,血液黏度增加,加上某些藥物的影響,使高凝狀態(tài)更為嚴重[1]。長期高凝狀態(tài)不僅會增加發(fā)生血栓的風(fēng)險,還會引起腎臟腎小球凝血,加重腎臟損害[2]。研究認為,肝素能夠改善高凝狀態(tài),降低尿蛋白[3]。我院自擬補腎通絡(luò)湯佐治NS效果較好,報道如下。
共82例,均為2014年6月至2018年1月我院接診患者,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1例。觀察組男30例,女11例;年齡25~45歲,平均(34.49±7.11)歲;病程6個月~5年,平均(3.15±0.58)年。對照組男31例,女10例;年齡26~46歲,平均(35.12±6.95)歲;病程7個月~5年,平均(3.22±0.67)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診斷標準:①24h尿蛋白定量大于等于3.5g;②低蛋白血癥(<30g/L);③明顯水腫;④高脂血癥。①②兩項為診斷所必需。
納入標準:符合腎病綜合征診斷標準[4]。年齡18~75歲,腎臟損害病史大于3個月,慢性腎臟?。–kD)≤3期;腎小球濾過率(GFR)>30mL/min,首次發(fā)病;簽署知情同意協(xié)議書。
排除標準:繼發(fā)性腎病綜合征,使用過強的松和免疫抑制劑治療,有出血傾向,嚴重肝腎功能異常。
兩組均用足量強的松(浙江仙琚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3021207)1mg/(kg·d)。低分子量肝素鈣(天津紅日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20470)4000U/d,皮下注射,治療2周。腎病綜合征常規(guī)治療。
觀察組同時用補腎通絡(luò)湯(自擬)治療。藥用黨參25g,生地黃15g,三棱15g,杜仲10g,車前草10g,川芎20g,黃芪30g,丹參15g,赤芍15g,莪術(shù)15g,土茯苓10g,車前子10g,五味子20g。水煎至300mL,分早晚服用,治療12周。
高凝狀態(tài)相關(guān)指標,包括甘油三酯、血膽固醇、血漿粘度、尿蛋白、血白蛋白。
常規(guī)實驗室檢測,檢測儀器為全自動生化分析儀。
兩組治療前后甘油三酯、血膽固醇、血漿粘度、尿蛋白、血白蛋白指標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各項指標比較 (±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各項指標比較 (±s)
血白蛋白(g/L)觀察組(41例)分組 時間 甘油三酯(mmol/L)血膽固醇(mmol/L)血漿黏度(L/s)尿蛋白(g/24h)治療前 3.72±1.02 8.44±2.12 2.75±0.65 4.28±0.44 22.56±3.19治療后 2.58±0.81 6.77±2.15 1.68±0.35 0.88±0.21 28.15±4.96觀察組組內(nèi)t 7.156 5.044 10.541 49.479 11.221觀察組組內(nèi)P 0.025 0.032 0.018 0.000 0.015對照組(41例)治療前 3.76±1.14 8.46±2.24 2.78±0.71 4.29±0.51 22.49±3.35治療后 3.15±0.66 7.41±2.19 2.21±0.61 2.71±0.58 25.15±4.77對照組組內(nèi)t 3.426 3.001 5.141 19.837 5.084對照組組內(nèi)P 0.039 0.042 0.029 0.000 0.031組間治療后t 4.506 1.906 9.696 55.799 3.873組間治療后P 0.034 0.046 0.021 0.000 0.036
兩組均未發(fā)生明顯不良反應(yīng)。
腎病綜合征的發(fā)病原因復(fù)雜,可由多種病因引起,其中以腎小球基膜通透性增加為主,表現(xiàn)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癥、高度水腫、高脂血癥等[5]??煞譃樵l(fā)性腎病綜合征、繼發(fā)性腎病綜合性和遺傳性腎病綜合征。其中,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可發(fā)生感染、血栓、急性腎衰竭、蛋白質(zhì)及脂肪代謝紊亂等多種并發(fā)癥[6]。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患者多存在高凝狀態(tài),極大影響正常生理功能[7]。
低分子量肝素鈣聯(lián)合補腎通絡(luò)湯治療能夠改善組織循環(huán),增加組織血液流量,減少血管阻力,還能夠抗血小板凝聚,有良好的活血化瘀功效。補腎通絡(luò)湯能夠改善血液流變學(xué),減少血管阻力,增加器官血流供應(yīng),提高機體巨噬細胞免疫功能,從而改善腎臟局部微循環(huán),促進腎臟病變的修復(fù)。方中黨參補氣,黃芪補氣、利尿,莪術(shù)、三棱破血逐瘀,丹參、赤芍、川芎活血化瘀。
中西藥合用治療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有較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