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學化學過度教學對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具有不良的影響,其會使學生形成厭學、逆反現(xiàn)象,進而促使學生科學素養(yǎng)不高。從當前中學化學教學能夠看出,存在過度情況,究其原因,是受到以往教學模式、教育觀念的影響。新時期下,為了改變這一教學現(xiàn)狀,本文著重分析中學化學過度教學的問題,并提出中學化學過度教學的改進措施。
關鍵詞:過度;中學化學教學;問題
一、 中學化學過度教學的問題
(一) 過度的課堂
中學化學課程的學習需要學生具備較強的抽象性與邏輯性思維能力,然而,這對學生而言并非易事,加之教師采取過度教學模式,久而久之,會打消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積極性,進而使學生形成厭學情緒。而過度化學課堂是指,在中學化學課堂教學中,采取灌輸式教學模式為學生授課,隨著化學教學的進程,教師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學習能力、知識接受能力等因素,隨意拔高化學知識內容,增加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難度,進而使中學課堂教學質量不高。因此,這樣過度的化學課堂促使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興趣不高。
(二) 過度的練習
中學化學過度教學的另一種體現(xiàn)形式即是過度練習,素質教育理念要求,教師應該改變以往過度教學模式,以學生為課堂教學主體,尊重學生,以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創(chuàng)新意識、思維能力為化學教學宗旨,進而實現(xiàn)中學化學教學價值。然而,在實際的中學化學課堂教學中,教師還是沿用以往的授課模式為學生授課,以量取勝,反復地讓學生練習化學習題,為學生布置較多的化學作業(yè),使學生在學習化學知識中不堪重負,每天都沉浸在化學題海中,促使學生形成厭學心理。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利于學生的長期發(fā)展,同時其與素質教育理念背道而馳。
二、 中學化學過度教學的改進措施
(一) 更新教育觀念
教育觀念的更新是改變化學過度教學的有效途徑之一,只有教師與時俱進,認識到當前過度教學中的缺失,及時調整教學模式與教育觀念,結合現(xiàn)代化教學模式為學生授課,以培養(yǎng)學生化學興趣為導向,進而才能夠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化學教學活動中,提升學生化學學習水平。值得肯定的是,教師只有根據(jù)學生的差異性,具有針對性的給予學生適當?shù)闹笇В恼龑W生以往錯誤的學習習慣,才能夠最大限度地培養(yǎng)學生學習化學知識興趣,進而才能夠提升中學化學課堂教學質量。因此,教育觀念的改變,對教師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學生不良學習習慣的改變,教學質量的提升具有促進作用。例如,在學習《離子鍵》知識時,基于其存在強弱之分,并影響該離子化合物的溶解性、沸點、熔點等特性,教師可以以實驗來驗證該知識理論,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使學生通過實驗能夠理解該知識內容,可以拿鈉離子的微粒半徑與鉀離子微粒半徑相比較,鈉離子的微粒半徑小,就說明氯化鈉中的離子鍵比氯化鉀中的離子鍵強,由此可以得出氯化鈉的熔點高于氯化鉀,以此實驗內容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化學實驗教學中,進而改變以往化學過度教學模式,使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內容。
(二) 提升學生探究能力
在中學化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善于觀察學生,一旦發(fā)現(xiàn)學生學習知識時出現(xiàn)吃力狀態(tài)時,應該及時調整教學方法、教學任務,進而使教學計劃能夠適應學生的學習需求?;诖?,教師要想使學生更好地學習知識內容,改變以往過度教學模式,教師可以提前整合化學知識內容,將化學知識分為若干個模塊,運用信息技術將這些模塊制作成課件,發(fā)送到教育平臺中,供學生提前預習知識內容,之后教師在根據(jù)學生的對知識掌握的情況,設置教學任務,在中學化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圍繞教學任務,為學生提出相對應的知識問題,引導學生去探究、分析、思考知識內容,使學生在探究過程中感悟與體驗知識內容,提升學生探究能力,從而改變以往化學過度教學模式。此外,教師還應該更新化學作業(yè)設置模式,改變以往為學生留過多作業(yè)形式,可以根據(jù)知識內容,為學生留一些實踐性作業(yè)內容,將化學知識內容貼近于學生生活,使學生更好地完成作業(yè),進而改變學生過度練習化學習題的作業(yè)模式。
例如,供價鍵的方向性——總是使原子軌道沿著電子云密度的方向重。
(三) 注重個性化教學模式
個性化教學模式是素質教育理念提出的主要教育方式,同時也是學生各項能力提升的需要。因此,教師要想改變過度教學形式,就應該注重個性化教學模式,進而才能夠使學生全方位發(fā)展。在中學化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善于觀察學生,了解學生的個性特點、學習情況、知識接受能力,根據(jù)學生的個性特點,為學生設置分層次教學任務,使不同學習能力、個性的學生能夠在分層次教學模式中,取得相同的進步,進而使學生全方位發(fā)展。例如,在學習《共價鍵》知識時,教師以培養(yǎng)學生化學素養(yǎng)為教育宗旨,引領學生去認識該概念知識,如上圖,以此圖讓學生清晰了解供價鍵的原理,之后根據(jù)學生的個性,將學生分為三個層次,即基礎層、良好層、優(yōu)秀層,根據(jù)學生學習能力不同,給予學生針對性地指導,使學生在分析、探究中掌握化學鍵知識內容,培養(yǎng)學生化學素養(yǎng),進而符合新課標教育理念的要求。
綜上所述,雖然素質教育已經實施很久了,但在當前中學化學課堂教學中,還是能夠看到過度教學的影子,促使學生學習化學知識興趣不高,甚至形成厭學的逆反心理。因此,在中學化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與時俱進,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與教育理念,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從而提升中學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李玲,王強.新課標下中學化學高效探究教學設計與研究——基于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視角[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38(11):175-180.
[2]楊承印,楊嬌榮.理科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現(xiàn)狀及其對策——以陜西省中學化學教師為例[J].當代教師教育,2013,6(01):31-36.
作者簡介:
蓋艷峰,山東省東營市,山東省廣饒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