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y Liu
堅持往往是大部分人口中高喊的選擇,可有的時候,選擇放棄,及時止損,卻是比堅持更難的一件事情。
如果你花了50塊錢買了一張電影票去看電影,結(jié)果開場半個小時后,你發(fā)現(xiàn)這部電影根本就不值得一看。這時候你會選擇留下來堅持看完,還是選擇中途離場?
很多人會選擇留下來把電影看完:50塊錢已經(jīng)花出去了,不看完豈不是浪費?
諾貝爾經(jīng)濟學(xué)獎獲得者斯蒂格利茨給出了他的答案:在做這個決定的時候,一定要忽略你的50塊錢。因為這50塊錢是沉沒成本,不管你走不走,這錢已經(jīng)花出去了。
沉沒成本是指已發(fā)生,無法回收的成本支出。如果不懂得及時止損,甚至為了這個損失而追加成本,最后只會得不償失。而敢于面對沉沒成本的人,都懂得及時止損,將風(fēng)險遏制在萌芽狀態(tài)。
被亞馬遜以超過10億美金收購的獨角獸公司Zappos,有一條非常特別的招人措施:新員工培訓(xùn)結(jié)束之后,公司會給這些員工提供兩個選擇——一是留下來;二是離開這家公司,同時公司會給4000美元的獎金。
決定離開公司反而能夠拿到錢,這聽起來就很荒唐,為什么公司要在并不利己的情況下還多給錢呢?
背后的邏輯很簡單:新進的員工中,總有一些是想要離開公司的,很可能半年之內(nèi)他們就會選擇離開。而這樣的員工對于公司并沒有強烈的認(rèn)同感,所以他們對公司產(chǎn)生的價值就會很有限。
如果讓這樣的員工留下來,不僅起不了什么好作用,反而可能會給公司帶來損失。與其讓這樣的員工留下來給公司造成損失,不如選擇及時止損,拿出4000美金讓這樣的員工早點離開,從而避免沉沒成本。
相比于慣性般地堅持,選擇放棄,往往是一-件更有難度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