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春華
蘇軾說過:“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fā)?!蔽覀兿胍凹s取”就必須“厚觀”,想要“薄發(fā)”就必須“厚積”;新課程標也指出:“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讀書和看報的習慣,收藏并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40萬字?!庇纱丝芍挥型ㄟ^不斷地閱讀,才能豐富孩子的知識,才能提高孩子的寫作水平。既然閱讀如此重要,我們該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能力,怎樣才能讓這閱讀之花,在孩子們的心中怒放呢?我想從以下三點來探討我的教學經(jīng)驗:
其一,因材施教,注重個性化閱讀,我給他們每個人播下屬于自己的閱讀花種。
讓孩子們先找到自己喜歡讀的書本,然后再著力引導他們如何去閱讀。我所任教的孩子,都是農村山區(qū)里的孩子,他們非??释喿x,但是卻沒有像城里的孩子那樣,擁有優(yōu)越的閱讀環(huán)境:可以方便地去圖書館、報亭或者書攤等地方讀書,所以我在班級里,利用室內的一個角落,擺設了一個簡易的圖書架,接著就是鼓勵孩子們,盡可能地把爸爸或媽媽平時買給他們看的書捐出來,擺在書架上,與其他同學們一起分享,同時也發(fā)動家長們,通過自愿的方式來捐贈圖書。這樣一來,班里的課外書就豐富起來了,我就能為孩子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閱讀環(huán)境了。接下來,我就利用課外的時間,多點鼓勵和引導孩子們閱讀,讓孩子們自由地選取自己喜歡的書去閱讀。我發(fā)現(xiàn),有的孩子很喜歡讀故事書,尤其是《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等等,我就引導這些孩子們如何走進童話里的世界;而有的孩子喜歡了解天文地理的知識,我就及時地向他們介紹《十萬個為什么》等相關的書籍;也有同學喜歡繪畫的,當然少不了教導孩子們如何去翻閱有關繪畫方面的資料書了。
我除了引導孩子們去品讀自己特別喜歡讀的書刊外,還注重了解他們的閱讀效果。我每隔一段時間,就讓孩子們寫一下自己的讀書體會,或者讀書心得,哪怕寥寥幾句話也行。這樣做,既有利于我掌握班里孩子們閱讀的情況,又有利于積累他們的寫作經(jīng)驗。其中,就有一位孩子寫到:“我從《十萬個為什么》一書中,認識了許多昆蟲的名稱,以及有關這些昆蟲的有趣事情?!币灿泻⒆犹貏e愛讀《唐詩三百首》的,并在他們的讀書心得里寫到他們所喜歡的詩句。
由此可見,因材施教,給每一個人播下不一樣的閱讀花種,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培養(yǎng)方法;也是我引導孩子們喜歡上閱讀的第一步。
其二,利用興趣,促進閱讀,讓這些閱讀的花種徹底地在孩子的心中生根發(fā)芽。
從心里的角度看,興趣是一位最好的老師。因為興趣,是一個人探究事物和從事活動的一種認識傾向。孩子們只有對某個事物產(chǎn)生了興趣,才會對它進行特別的關注,進而變得觀察敏銳,記憶牢固,思維活躍,而這些,恰恰又是維持孩子們長時間閱讀所必須的動力,因為閱讀本身是一種腦力勞動,長時間的閱讀,很容易產(chǎn)生疲勞和厭倦。如果你現(xiàn)在所讀的,正是你所感興趣的;你所看到的,正是困惑在你心里的,想要得到的答案時,那么你就特別認真地讀,特別埋勁地讀。這樣的閱讀,自然會收到很好的效果。而在此時閱讀的你,將會有一種“相識恨晚”的閱讀感觸,或者一種“津津有味”的閱讀體驗,而這種閱讀的態(tài)度和方式也正是我培養(yǎng)孩子們閱讀所要達到的效果。例如看一些有關手工制作的書籍,書中介紹了如何剪紙,以及剪紙前如何規(guī)劃紙的尺寸。如果你感興趣,當然就會深入閱讀,去摸索書中的知識;反之,如果你沒有這方面的興趣,那么,你一味地強迫自己去閱讀,也收效甚微。這也就背離了快樂閱讀,興趣閱讀的教學理念了??梢哉f,利用興趣去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是一種屢試不爽的方法。
除了運用興趣去培養(yǎng)孩子們的閱讀,是遠遠不夠的,還要讓閱讀這種行為成為孩子們生活當中的一種習慣,才是培養(yǎng)的最終目標。怎樣才能做到呢?這就是我介紹的第三種培養(yǎng)方法了。
其三,學會持之以恒閱讀,從意志上、精神上讓閱讀之花常開不敗。
只有通過不斷的閱讀,不斷地從書中吸取營養(yǎng),才能真正地體會到讀書的樂趣和意義。為什么猶太人的智商高,德國人的工業(yè)水平高,這些都離不開他們平時的閱讀。在閱讀培養(yǎng)的活動中,我給孩子們設計了評一評,比一比的“閱讀表格”,讓每個孩子都將自己每天閱讀的數(shù)量記錄在表格上。在表格中,孩子們可以寫上讀了幾本書、幾篇文章,甚至是看了幾頁的作品內容。這樣做,從心里學的角度看,可以不斷地提高孩子們的成就感和信心感,讓孩子們看到自己每一天的堅持,每一天的進步;同時這樣做,也在無形中,提醒了其他的孩子們,不能落后的心理情感。我會通過表格的數(shù)據(jù),合理地分析他們的閱讀量,表揚做得好的孩子們,頒發(fā)一些獎品給他們,鼓勵他們繼續(xù)堅持閱讀。我也同時讓其他的孩子們,向這些表現(xiàn)好的孩子們學習。對于處于小學階段的他們,很在乎老師的關注和表揚。這樣一來,孩子們就更加努力地閱讀了。孩子們經(jīng)過一學年的堅持閱讀,基本上都愛上了閱讀,養(yǎng)成了一定的閱讀習慣。
我除了采用這種比較直觀的“閱讀表格”測量法,去培養(yǎng)孩子們學會持之以恒的閱讀,還從意志上和精神上,引導孩子們堅持閱讀,讓他們借助自己內心的那份求知欲,去品讀、去求索、去領略書中的奧秘所在。能否培養(yǎng)孩子成為閱讀的主動者,是衡量老師們是否能成功地培養(yǎng)孩子們閱讀習慣形成的關鍵所在,所以我從孩子的意志上,精神上去引導他們,讓他們最終學會閱讀;也只有這樣做,才能讓孩子的閱讀之花永開不敗。
綜上所述,培養(yǎng)孩子們的閱讀能力,在語文的閱讀教學活動中,是必須領會的,但是要讓學生養(yǎng)成閱讀的習慣,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了。我認為,從找到引起孩子注意的閱讀開始培養(yǎng),再到利用興趣去促進他們閱讀,最后才使閱讀上升為孩子的一種不斷需求的個人行為,是一種很好的培養(yǎng)方法。這種方法由淺入深,孩子們容易配合,也樂意接受。我們老師培養(yǎng)孩子閱讀的目的,也很容易達到了。在此,我希望這些培養(yǎng)孩子們的閱讀教學經(jīng)驗,能夠分享給更多的孩子們 ,讓他們每個人都怒放出屬于自己的閱讀之花,知識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