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火史吾
“師德”是指教師道德是一種職業(yè)道德。教師的職業(yè)道德,簡稱“師德”,它是教師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從事教育活動中必須遵守的道德規(guī)范和行為準則,以及與之相適應的道德觀念、情操和品質。
“師風”是指教師的風度。是教師這個行業(yè)的風尚風氣,就是師生之間保持一種人格上的平等,相互學習、相互尊重。
哲人說過:“你希望把學生培養(yǎng)成為什么樣的人,那么你首先要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在學生心目中,教師是社會的規(guī)范、道德的化身、人類的楷模、父母的替身。教師是學生增長知識和思想進步的指導者和引路人,是實現(xiàn)科教興國戰(zhàn)略的生力軍。
師德師風的建設體現(xiàn)離不開教育的三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響。教師隊伍是發(fā)展教育事業(yè)的決定因素,做為一名教師不僅要有淵博的知識,精湛的技藝,更重要的是要有崇尚的師德,教師必須不斷地加強師德師風的建設,隨著新時代教育現(xiàn)代化的改革,教師的師德師風乃是社會全面發(fā)展基本素質的標桿。教育的目的在于完善學習者的人格,在教育過程中教師是教育的主導者,直接肩負著培育下一代健康成長的歷史重任。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形象是每一個教師做好教育工作的先決條件。
師德師風的建設遵循以下幾點:
一、愛國守法、愛崗敬業(yè)
愛國守法是教師師德的基礎,愛國主義是一種精神支柱,是一種動力源泉。一個教師只有把對祖國的愛與個人的命運同國家前途和命運統(tǒng)一起來,才能充分認識到祖國的存在和發(fā)展是個人存在和發(fā)展的前提,祖國的命運和個人的命運有著血肉一般不可分割的關系。
偉大的人生目標往往產(chǎn)生于對祖國深厚的愛,一個人對祖國愛的越深,社會責任感越強烈,人生目標就越明確,人生信念越堅定。
信念是人們對于某種人生觀、道德理想和行為準則正確性和正義性深刻而理性的篤信,以及由此而產(chǎn)生的對某種道德義務的強烈責任感。真正認識到教師工作的意義,深深地愛上自己的工作,祖國光明美好的前景給了我們極大的鼓舞,看到孩子們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迅速成長,感受到了無窮的樂趣,從而在黨的教育下逐步樹立了“一生為了孩子的成長,一生為了祖國的未來”的信念和無私奉獻的精神。
二、教書育人、為人師表
“傳道、受業(yè)、解惑”是教師的職責。“教書育人、為人師表”這是教師的圣神使命。新時代的社會發(fā)展,科技進步,新課程改革下的教育目標,都有賴于全民教育的不斷提高。而振興民族的希望再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教師,這是隨著時代變遷與歷史賦予教師的職責和使命。教師不僅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
“愛是教育的基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作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無論在什么場合,都要時刻不忘自己的教師身份,言談舉止要文明得體,切實做到嚴以律已,以身作則。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一定要先做到,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感動學生、帶動學生,共創(chuàng)良好學習氛圍。不僅如此,作為教師還要時時刻刻注重加強自身的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不斷學習,不斷進步,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堅守高尚的道德情操,真正體現(xiàn)出真善美的形象,切不可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的大潮中見利忘義,迷失方向,出現(xiàn)為教不廉甚至違法犯罪的行為,玷污“人民教師”的光榮稱號。只有這樣,才能用一個高尚美好的人民教師形象去影響學生,熏陶學生,促進學校各項工作有序進行,進而促進社會道德水平的提高,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常思為師之道,常存育人之責,常懷愛生之心?!苯處熞ㄟ^人類文明精華去影響學生,要通過個人的人格魅力達到對學生的正向影響,要在教書中育人,要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獲得快樂,在快樂中成人、成才!
三、關愛學生、終身學習
關愛學生是師德的靈魂。一個沒有愛心的教師就是沒有職業(yè)道德的教師,也就不是一個合格的老師,或者說就不配當老師。關愛學生是傳承優(yōu)良師德的核心,一位好的老師必定是熱愛學生的。
教師還需不斷地提高自身素質修養(yǎng),不斷地豐富自己的專業(yè)知識,不斷地改進教學方法,面向全體學生。加強人格修養(yǎng),提高自身調控能力,增強法律觀念,依法執(zhí)教,控制情緒,不任性用事。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能力,進行自我教育,引導學生自我教育促進學生自我認識和評價能力,控制能力,生存能力,辨別是非對錯能力。
教師對學生的愛,不僅是對心靈的呵護,更是一種激勵,一種引導;教師對學生的愛能影響學生的身心發(fā)展、人格形成,能影響學生的職業(yè)選擇和人生道路的轉變。教師對學生的愛和情,既是教師高尚品德的表現(xiàn),又是一種教育手段,在塑造學生的靈魂和人格中是一種巨大的力量,對學生的影響之深遠是教師自己都始料不及的。熱愛學生,是師德的靈魂。
終身學習是指社會每個成員為適應社會發(fā)展和實現(xiàn)個體發(fā)展的需要,貫穿于人的一生的,持續(xù)的學習過程。作為一名教師,必須有終身學習的思想。要給學生一桶水,教師就得有源源不斷的長流水。堅持“活到老,學到老”或者“學無止境”的精神,永不停息地學習。
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在向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提交的報告中指出:“終身學習是21世紀人的通行證?!苯K身學習又特指“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學會做人?!边@是21世紀教育的四大支柱,也是每個人一生成長的支柱。教師自己需端正態(tài)度,不斷進行學習,更新自己的知識體系,培養(yǎng)各方面的能力。不僅如此教師也要引導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
“師者為師亦為范,學高為師,德高為范”。走上三尺講臺,教書育人;走下三尺講臺,為人師表。教師不僅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者和傳播者,更是莘莘學子們的道德基因的轉接者。因此,師德師風,不是簡單的說教,而是一種精神體現(xiàn),一種深厚的知識內(nèi)涵和文化品位的體現(xiàn)!師德師風需要培養(yǎng),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一位教師的自我修養(yǎng),教師良好的思想品行將是教師最偉大人格力量的體現(xiàn)。讓我們以良好的師德師風,共同撐起教育的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