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娟
摘要: 語文作為重要的基礎課程,傳承文化,對學生成長的作用極大.地方文化可以說是最親近的母語,在課程資源開發(fā)和利用中具有獨特的優(yōu)勢,是生成作文最優(yōu)質(zhì)的資源.因此,我引導學生關注香山文化,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將作文教學置于香山文化的背景、學生的生命活動之中,使學生樂寫、會寫、善寫,使習作充滿生活的陽光,具有時代氣息、充滿靈性。
關鍵詞: 香山文化小學作文作文教學
“一方水土養(yǎng)育一方人”,香山文化具有明顯的地域文化色彩,“博愛、創(chuàng)新、包容、和諧”是其現(xiàn)代詮釋。因此,引導學生關注香山文化,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將作文教學置于香山文化的背景、學生的生命活動之中,使學生樂寫、會寫、善寫,使習作充滿生活的陽光,具有時代氣息、充滿靈性。而且,作文材料來源于生活,學生習作應當與香山文化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真實而富有個性地寫出對生活的觀察、體驗與理解,使作文與做人一起進步。
一、讓學生走進香山,培養(yǎng)發(fā)現(xiàn)事物的能力
陶行知說:“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沒有生活做中心的學校是死學校。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書本是死書本。同樣,作文中沒有生活作為素材,這樣的作文是僵硬的、呆板的、空洞的,沒有靈氣的?!笨梢姡魑慕虒W與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小學生習作也離不開生活,生活充實,學生語言表達才會有源頭。就要讓學生走出課堂,走進生活,參與生活,體驗生活,產(chǎn)生“不吐不快”的欲望,讓寫作成為學生的生活需要。利用香山這得天獨厚的資源,讓學生走出課堂、走出學校,到鳥語花香的香山中去“呼吸新鮮的空氣”,去體驗生活。有了豐富的生活體驗,個性化的習作表達就有了堅實的基礎。從生活中來,把握個性之源,真實才最美,真實才最具魅力,寫作也是如此?!把詾樾穆暋保拔馁F求真”,求真是作文之本,個性之源。
二、引導學生寫出真實的生活,抒發(fā)真摯的情感
讓學生有材料可寫就要有意識地激發(fā)學生對生活的熱情,啟發(fā)學生對生活的觀察思考,通過各種活動,引導學生去感受生活,品味生活,使學生形成對生活的獨特感悟,這樣學生才能嚼出生活的真味道來。上學期,我?guī)ьI學生走進香山,通過香山的綠樹紅花、青山綠水優(yōu)美的環(huán)境陶冶學生的心靈。以大自然鐘靈毓秀的天性之美去洗滌學生的心靈,開展寫一寫“香山美“,尋找香山的秀美內(nèi)蘊,在活動中潛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得到鍛煉。學生獲得豐富多彩的屬于自己的具有生活氣息、時代氣息的寫作材料。
三、生活休驗,激發(fā)寫作興趣
讓生活走進作文。學生有了生活,并不等于他們在每次作文訓練中,都會獲取和選擇恰當、典型的材料。他們還會感到“沒啥寫”。其中主要原因是學生缺乏認識生活和語文表達的能力。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學校教育要通過各種活動喚起學生心中美好的情感?!币虼?,在生活作文教學中,我通過優(yōu)化教學訓練過程,引導學生對所經(jīng)歷的生活深化認識、強化感受。如在寫春景的習作前,我?guī)ьI學生到香山開展尋找春天的活動,讓喜歡畫畫的學生去寫生,會攝影的學生去照相,、會寫詩的同學寫首詩讓他們?nèi)ヒ巴庥^賞一番明媚的春色,以增加直觀感受。接著讓孩子們誦春詩、話春景、品春趣,介紹《早春》、《春筍圖》、《花滿溪》、《春到香山》等攝影、寫生作品的含義,促進生活體驗的內(nèi)化。最后才進行寫作,可謂“水到渠成”。學生的習作充滿生活氣息,跳動著時代的脈搏,折射出時代的光輝,題材之廣,構(gòu)思之新,表達之巧,真讓人有“雛鳳清于老鳳聲”的欣喜。
四、指導學生對生活的獨特感悟
學生對生活的觀察和感悟是作文呈現(xiàn)個性化的基礎。每個學生個性不同,對生活的體驗必然不同。指導學生作文,要引導學生發(fā)揮各自的創(chuàng)造性,用自己的聲音和性格說話,寫出自己獨特的生活和感悟。如組織學生到香山上一次春游活動,可以寫景,可以寫春游的快樂,也可以寫在春游中發(fā)生的事。允許學生對同一題材,有不同的立意;同一中心,有不同的選材;同一內(nèi)容,有不同的表達。這樣,學生的作文就會呈現(xiàn)“橫看成嶺側(cè)成峰”、“濃妝淡抹總相宜”的生動局面。生活是多彩的,生活是浩瀚的大海,是連綿的群山,是遼闊的高原,是無邊的沙漠。讓我們共同努力,讓我們的孩子沐浴著生活的陽光,在參與生活、體驗生活、表達生活中學作文、用作文,愛上作文,會寫作文,用自己的筆去描繪豐富多彩的生活,在感悟中寫作,表達真情實感,充分展現(xiàn)自我,寫出貼近生活和充滿真情的習作來。因此,在作文教學中,我不斷組織各種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到快樂,有了快樂的體驗,才有了交流的沖動,學生在交流中回味快樂,才會有再現(xiàn)快樂的欲望,產(chǎn)生寫作的興趣。正是有這樣不同的體驗,不同的個性,真實的感受,才有了一篇篇生動的、富有個性的文章。
“最原始的、最基本的、最唯物的教材就是鄉(xiāng)土教材”。香山文化經(jīng)過歷史和時間的積淀有著豐富的內(nèi)涵。讓學生走進香山,積累寫作材料,讓學生的作文在自由個性化的空間里發(fā)展,讓學生的心靈自由地放飛。這樣,學生寫作的百花園才會百花齊放,爭奇斗艷,寫出一片新天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