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蘭
摘 ?要:班主任工作是整個教育體系中最基層的管理單元。班主任工作做得好壞,不僅關(guān)系到一個班級學生的發(fā)展成長,而且對整個學校的正常運作也有著相當?shù)挠绊憽疚慕Y(jié)合自身工作的一些經(jīng)驗,梳理了三個心得體會,希望能為提升小學班主任的工作效率和質(zhì)量有所助益。
關(guān)鍵詞:小學 ?班主任 ?工作 ?體會
班主任工作做得優(yōu)劣,直接關(guān)系到一個班級學生的發(fā)展和成長,當然,班級作為一個學校管理單元,它的質(zhì)量,也會對整個學校的各項管理工作產(chǎn)生影響。那么,小學班主任怎樣做,才能把工作抓好、抓實、抓出成效呢?筆者梳理了自己積累的一些經(jīng)驗體會,主要是列舉了對班主任工作質(zhì)量影響較大的三個方面。
一、親近孩子但要樹立威望
現(xiàn)在比較“流行”的一個班主任工作理念,是班主任要與學生交朋友、平等相處——這當然對學生的成長心理和提升班級的管理效率會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也是符合小學生教育心理學理論的。但是,有個問題是——小學班主任所面對的管理對象和中學、大學不同,他們是一群懵懵懂懂的孩子,心智還沒有發(fā)展成熟。他們的心理是比較簡單化、情緒化的,班主任的尊重,他們并不一定會認為是關(guān)愛,而很可能理解為“這個老師好脾氣”,加上他們自律性不強,就很容易產(chǎn)生驕縱心理和行為。
所以,小學班主任,在尊重學生、關(guān)愛學生的同時,也要考慮到小學生心理上的這個問題,不能讓他們產(chǎn)生驕縱心理。一旦這種心理產(chǎn)生,并體現(xiàn)在行為上,班主任再去進行批評教育就已經(jīng)困難重重了——因為他們習慣了教師“和顏悅色”和他們交流,一旦教師拉下臉來,心里就會承受不住,產(chǎn)生極強的抵觸情緒。這樣,工作反而不好做。這其實和家長在家庭中管理孩子是一樣的,我們可以愛護孩子,可以犧牲自己的利益去照顧他們。但家長的尊嚴還是要有,倫理還是要建。班主任工作也是這個道理,我們像學生的親人一樣去親近和關(guān)愛他們,但不是縱容他們。如果學生出現(xiàn)不正確的行為,犯了錯誤,班主任不要用“求”他改正的姿態(tài)出現(xiàn)。該批評時就要批評——讓學生尊重自己,樹立班主任的威望也是需要的。在處理班級事物的時候,要是非分明、精煉果斷——這也是小學生的一個特征,他們社會經(jīng)驗還不夠豐富,看待事物往往就是簡單的對與錯、黑與白。我們處理問題時,不要用成年人的世故策略,不要繞彎子,簡單直接會更容易被學生接受。
二、言行有范重在身體力行
小學生不會用抽象思維或經(jīng)驗判斷來辨別是非曲直,也不習慣于通過理論道理來建立價值觀念,他們的學習方式是感性的、直觀的。簡單的說,就是別人怎么做他就怎么做、別人說什么他就說什么,也不會區(qū)分效仿對象——比如,有位學生說臟話了,我去批評他,他說,“某某同學也這么說”——他的依據(jù)是,別人做了我就可以做,他不明白,同學這么做并不是正確的。所以,小學生的成長其實是一個無選擇的盲目模仿的過程。
我們明白了這一點,班主任的工作就好做了。其實大多時候,對于班級學生的管理和教育,我們不是在班會上給學生講一套大道理,有時候給他們講一些故事、案例,其實作用也不是特別明顯。但如果我們班主任在與學生接觸的時間里,就是按照規(guī)范去做的,那你就會發(fā)現(xiàn),學生們就會無意識地對你進行模仿。比如,我每次都會和學生“客客氣氣”的打招呼,不僅是上課、下課時的相互敬禮。在操場上、在走廊中,只要我見到學生,一定會主動去向他們微笑點頭或問一聲好。很快你就會看到,班級中的大多學生都習慣在遇到教師和同學的時候,很有禮貌地打招呼。再比如,我見到教室里有紙屑什么的東西,不是指派哪位學生給揀起來,而是自己走過去揀起來放到垃圾桶中。結(jié)果就是,教室中就從來不會出現(xiàn)滿地垃圾的現(xiàn)象,學生們會很自然地隨手去做這件事。
三、骨干建設(shè)意在主動管理
所有班主任都會給班級建立一個管理小團隊,把這些班級骨干作為自己班主任工作的得力助手。讓他們幫助自己管理班級的日常工作。但同樣是建立班級的骨干團隊,我對這個骨干建設(shè)的理念認知有不同的看法。在我看來,我們選派班干部等建立骨干團隊,其實目的不應(yīng)放在幫助班主任進行管理上——而是利用這些骨干學生將班級的管理由被動轉(zhuǎn)為主動。
雖然在形式上看,似乎是沒有區(qū)別的,但不同的理念在操作上就有區(qū)別。比如,我選派班干部,不是選擇那些學習總是第一名的,而是去選擇那些在班里人緣最好的——讓這些學生去做班級的工作,就不是在監(jiān)管,而是使學生們遵守班規(guī)、班紀成為一種主動自覺。因為,對小學生來說,他們被動管理時總難免有些不情愿,而如果他們認為自己是給“班長”一個面子,在幫助朋友工作的時候,就實際形成了自我的主動管理。這些骨干的管理壓力其實非常小,幾乎可以實現(xiàn)“無為而治”。這對提升學生的自律性有很大效果,比班主任和骨干們“喊破嗓子”去管教要好得多。
以上,從自身班主任工作的經(jīng)驗出發(fā),談了三點工作體會。主要是強調(diào),班主任開展工作要把握好學生的心理特征,既要去主動適應(yīng)他們,也要學會利用他們的心理。這樣來開展工作,輕松而且高效。
參考文獻
[1]談玉芳.小學班主任工作策略之我見[J]小作家選刊,2015(29).
[2]楊會靜.小學班主任工作管理之我見[J]都市家教月刊,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