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國
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指教師在教學理念指導下通過一段時間的教學后,教師幫助學生完成了學習任務,實現(xiàn)了教學目標和促進了學生進步與全面發(fā)展,包括知識、智力、情感、創(chuàng)造力、思維與實踐能力等方面。也就是說,學生有無進步或發(fā)展是教學有沒有效益的唯一指標。課堂教學有沒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師有沒有完成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或教得認真不認真,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么或學生學得好不好。新課程理念給課堂教學注入了活力,使傳統(tǒng)教學發(fā)生了變革,高中生物教學面臨著教學內容多、任務重和課時少等諸多問題,如何使課堂教學更有效?怎樣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已成為廣大生物教師探討的共同話題,筆者根據(jù)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經(jīng)歷并結合對新課程理念的學習、理解,以及與同行們交流中認識到,新課程背景下就如何提高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應從以下幾方面努力。
一、轉變教學思想,更新教學觀念
“思想是行動的指南”,有人說過,有什么樣的教學思想就有什么樣的教師。教學思想是教師進行教學工作的指路明燈,只有方向正確了,工作才會有成效,所以,教師的教學思想決定教學行為,決定教學方法,決定教學效益,決定學生發(fā)展。在高中生物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在新課程背景下提出“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核心理念引領下,積極嘗試三大學習方式:自主、合作、探究。這對于培養(yǎng)學生“生命觀念,科學探究”等生物學核心素養(yǎng)至關重要。
二、精心教學設計,做好教學反思
教學設計作為連接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的橋梁,是針對學生學習需要,從教學思想、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方法以及教學過程的科學性和整體性出發(fā),有目的、有計劃地制訂最優(yōu)教學方案的系統(tǒng)決策過程。教學設計的質量總體體現(xiàn)了教師對教學思想、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理解和把握,是教師對教學內容達到懂、透、化的程度,是教師主導作用的最充分體現(xiàn)。
教師的教學設計固然重要,但是,課堂是多變的,再完美的設計也不可能在課堂上完美演繹,有人說“教學是遺憾的藝術”, 課堂需要重建,因此,需要教師做好教學反思。什么是教學反思呢?教學反思是指教師以自己的教學活動過程為思考對象,對自己所做出的某種教學行為、決策以及由此所產(chǎn)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活動。教學反思是教師進步的階梯,是一種有益的思維活動和再學習活動;也是回顧教學——分析成敗——問題歸因——尋求對策——以利后行的過程。通過教學反思能夠不斷地,逐漸地提高教師自我的教學監(jiān)控能力。一個優(yōu)秀教師的成長過程中離不開不斷的教學反思這一重要環(huán)節(jié),不斷的反思會不斷地發(fā)現(xiàn)困惑,“教然后而知困”,教學反思可以進一步增強教師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促使自己拜師求教,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提升教師自身的教學水平和專業(yè)綜合素質。
三、關注學生需求,精準學法指導
在生物學科的教學中“重教輕學”現(xiàn)象還比較普遍,有的教師只顧埋頭教書,而不指導學生如何學,致使課堂教學效率低下,不利于學生能力的提高。在生物教學中,如何進行學法指導呢?首先,教師要有正確的教學觀,要樹立教法服務于學法的觀念,糾正“重教輕學”的思想,要正確處理教與學的關系,做到以學定教,把學法指導提到應有的高度。其次,教師應該對學生的學情進行調查,認真分析學情信息,全面了解學生對生物學科的興趣愛好,以及在生物學科基礎知識、能力方面還存在哪些問題?對高中生物課程的學習有哪些需求?對生物老師課堂教學有哪些期望?然后,精準地進行學法指導,針對生物學科的特點,教學中應讓學生掌握幾種最基本的學習方法,有必要讓學生掌握一些科學的記憶方法,提高學生的記憶能力。因此,要讓學生把記憶難度大的知識,在臨睡前去記憶,會提高記憶效果。
四、運用情感教學,提高教學效益
課堂教學活動是具有強烈情感的行為,特別是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發(fā)掘、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情感必不可少。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學生與生物學知識之間的情感培養(yǎng)是學生學好生物基礎知識的重要前提。因此,重視情感,,利用情感的作用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十分必要。許多優(yōu)秀的教師總結出“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育人經(jīng)驗,這是很有道理的。因為學生得到積極的情感體驗,可以促進生理機能正常運轉,精力充沛,從而促進學習確立目標,并有足夠的的勇氣為達到目標而奮斗;而消極的情感體驗會使人的生理機能失調,甚至造成心理障礙,導致精神分裂,從而對學習造成不良影響。教師的責任就是喚起和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情感,克服消極情感,這是提高教學質量,培養(yǎng)合格人才的一項重要工作。
大自然繽紛多彩,妙趣橫生,生物教學中的很多素材能夠引發(fā)學生的興趣,調動情緒。課堂教學中,教師良好的情緒會帶來生動活潑和愉快的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繪聲繪色的語言就會“從情感上扣擊學生的心弦”。若教師不良的情緒、冷若冰霜的面孔,會引起學生心理煩躁緊張,妨礙學生輕松愉快的接受知識。一個優(yōu)秀的教師,他們特別注意控制自己的情感,一進教室就盡可能欣然走上講臺,熱情洋溢地講課正是他們這種良好的情緒使他們順利地完成教書育人的教學任務。知識過于簡單學生就會感到索然無味。所以課堂的知識最好是讓學生有跳一跳能摘到桃子的感覺。就是說,學生經(jīng)過努力能夠理解和掌握知識,才能激發(fā)起求知欲。教師必須對學生充滿信心,教師要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應表現(xiàn)在對學生的尊重、信任上。
綜上所述,“教無定法,貴在得法”,要提高生物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可以從很多方面下功夫,特別是要做一個教育有心人,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加強教育理論和學科專業(yè)知識的學習和更新,只有不斷地給自己充電,不斷地反思自己的教學,才會使自己在專業(yè)成長的道路上一路前行,才會使自己的課堂深受學生歡迎,為國家培養(yǎng)更多的優(yōu)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