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榕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和改革,我國的小學數學教學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轉變教學的理念和方式,應用新型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的效率和質量。但是我國的小學生在四年級時,心理等方面發(fā)生了很大的改變,在學習時,主動性等相應提高,這給小學四年級的數學教學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所以在現在的小學四年級數學教學中,需要想辦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一、小學數學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由于小學生的年紀普遍偏小,所以在教學活動中,很多教師就沒有注意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學活動中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老師講課并提問,學生聽課并回答問題,老師成為了課堂上的組織者,而學生只是被動的聽從,這種教學模式十分不利于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升。而且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也將填鴨式的灌輸變?yōu)橐晃兜奶釂?,認為這是一種引導學習的方式,可是這種錯誤的思想,只會使得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降低,而且,很多沒有價值的提問,也會打亂學生的學習思路,對于學習效率的提升,并不能起到促進的作用,反而會產生消極的影響。
2.沒有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
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學習效率與學習情境是有很大關聯的,一個舒適和合理的學習情境,能夠刺激學生進行學習,幫助學生開拓思路和發(fā)散思維,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墒窃趯嶋H的教學活動中,很多教師并沒有積極進行學習情境的構建,只是一味地強調數學原理和運算技巧,這使得學生難以有效對其進行理解和運用,也不利于學生發(fā)散思維,使得數學學習更加抽象,難以被理解,最終導致學生的學習效率降低。
3.缺乏交流合作
小學四年級的學生求知欲比較高,在學習的過程中主動性也相對來說比較高,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只要進行適當的引導,學生就能夠極大地提高學習積極性,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只是一味的進行填鴨式提問,缺乏對學生的合理引導和溝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很多新想法和新思路,也沒有辦法及時與老師進行溝通,無法學會思維的擴展和多角度思考,這對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思維能力培養(yǎng)都十分不利。
二、小學數學學習特點對教學的影響
1.學習內容的抽象性形象性
小學數學知識是數學系統中最基礎的知識,說是比較基礎,但是教材編寫者經過教學法加工處理,將這些教學內容進行改編,將抽象化的知識轉化為適合小學生學習的知識,使得數學教材在保留了原本的抽象性與邏輯性的同時,又具有生動性,適合小學生學習。所以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盡可能用生動形象的情景來呈現數學知識,展現出學習內容的具體形象,同時又要突出知識的本質強調內容的抽象性,還要保證二者之間的平衡,防止因過度渲染,導致知識的科學性和抽象性缺失。
2.學習方式的探索性和接受性
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其主要的新方式就是發(fā)現學習和接受學習,讓學生將學習到的抽象的數學知識,與實際的生活相結合,將數學知識轉化為實際的生活經驗,在該過程中需要學生進行探索和發(fā)現,因此,數學的學習方式在探索性和接受性方面的特征比較明顯,所以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就是將探索性與接受性相融合。
小學四年級數學學習效率提高的措施:
1.確立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
想要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就需要對學生的學習地位進行明確,尤其是要確定學生在學習和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尤其是教師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要在教學的過程中盡量將課堂交給學生。另外,要注意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多進行交流,對于自己學習過程中發(fā)現的新思路進行交流和溝通,讓學生通過溝通和交流進行思維的碰撞,從而幫助開發(fā)邏輯思維。
2.創(chuàng)設合理的學情境
學習情境對于學習的效率有很大的影響,創(chuàng)設一個比較合理的教學情境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所以在教學過程中,需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比較合理的學習情境,要考慮到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具體學習情況,幫助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另外,數學知識相對來說比較抽象,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需要通過設置教學情境,將抽象的知識同實際的生活聯系起來,幫助學生進行理解。
3.進行分組學習
數學的學習相對來說比較困難,也比較枯燥,很多學生因此學習的積極性降低,所以在教學時可以采用分組教學的方式進行,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讓學生在小組的學習中相互探討,積極發(fā)表意見和建議,從而讓學生更加深刻地記憶和理解知識。
4.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
隨著現代科技的發(fā)展,很多的學習方法被應用,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同的學習方式和方法能夠起到不同的學習效果。所以在進行小學數學的教學時,可以利用多種教學方式的結合,來起到更好的學習效果。在現代,多媒體技術發(fā)展十分迅速,在教學活動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所以在進行小學四年級的數學教學時,也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輔助教學,優(yōu)化教學的方式和方法,通過文字、圖片或動畫的形式,增強數學課堂的生動性,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提升課堂的效率。通過各種新的教學方法的應用,能夠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對知識有更加直觀的了解,幫助學生提升學習效率和質量,有利于課堂教學目標的實現。
5.設計教學過程
小學的數學教學內容由于其本身的抽象性,在教學的過程中,如果按部就班的根據教材的內容進行教學,很容易導致學生難以深入理解和應用知識,所以教師需要對教學過程進行適當的優(yōu)化設計,在教學的過程中,使用多種教學方式,多角度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安排,優(yōu)化教學形式,對于學習內容中的重難點進行重點教授,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來安排教學內容,這樣能夠有效幫助學生繼續(xù)提高學習效率和質量。
小學數學的課程相對來說比較基礎,在小學四年級,學生在學習時的主動性極大提高,但是很多教學方式和方法的應用,卻極大限制了學生的學習發(fā)展,所以在小學四年級的數學教學中,教師需要采用多種教學方式,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