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息時代改變了當代教育模式,大數據時代影響下,大學英語教學和學習既面臨機會,也要接受現代化學習和教學模式帶來的挑戰(zhàn)。大學英語教師和學生應相互合作,找出應對策略,適應教學模式和方法的轉變,在教學和學習上取得進步。
關鍵詞:大數據;大學英語教學和學習;影響;應對策略
前言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現代化信息技術和互聯(lián)網的發(fā)展以及智能手機等硬件設備的普及使用,人們能接觸到的信息與以往相比成指數級爆炸式增長,全球迎來了大數據時代。大數據(Big Data),指無法在一定時間范圍內用常規(guī)軟件工具進行捕捉、管理和處理的數據集合,是需要新處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強的決策力、洞察發(fā)現力和流程優(yōu)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長率和多樣化的信息資產。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在《大數據時代》一書中也提出了大數據的四大特征:數據量大(Volume),種類多(Variety),速度快、時效高(Velocity)和價值密度低(Value)。大數據對新時代下的廣泛使用多媒體技術和網絡的教育體系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大數據對于教育模式和教育觀念的影響
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不僅改變了人們接受信息,處理信息以及應對信息爆炸的方式,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作為人類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教育活動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大數據的影響。以前,學生從學校畢業(yè),走出校園進入社會工作,基本就意味著受教育活動以及學習任務的結束。現在大數據與教育的深度融合,網絡資源的極大豐富和多樣化,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人們的教育觀念。學習不再是階段性地學生時代全身心投入的一件事情,而是持續(xù)一生的“終身學習”。教育模式也不再僅僅是以課堂教學為中心,局限在校園和課堂內,筆記本,平板電腦以及智能手機都可以作為學習的終端,接受來自世界各地的教育學習資源,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隨時隨地自主學習。
大數據時代對大學英語教學和學習的積極影響
當代大學生大多出生在95年以后,被稱作是網絡時代的“原住民”。他們從小就有條件、有機會、有能力接觸各種網絡資源,享受著大數據時代豐富網絡資源帶來的福利和便利,對于他們而言,網絡就是他們的生活,數字化生存是他們從小就開始的生存方式。在中國大學生的學習生活中,英語教育一直占據著最為重要的位置,所以英語學習不可避免地也會受到大數據時代的影響。大數據時代影響下,大學英語教學和學習既面臨機會,也要接受現代化學習和教學模式帶來的挑戰(zhàn)。機會體現在以下幾點:
1. 學習資源更豐富,內容更加多元
以往的大學英語課堂教學基本是英語教師圍繞一本教科書進行授課,話題、文章數量有限,學生沒有機會接觸到更多原汁原味的英語學習資料。在英語學習中,非常重要的“二語習得理論”強調浸潤式學習,重視英語語感,這都需要學生接觸大量的英語母語國家的資料,擴大英語語言輸入量。尤金·奈達說過,學習外語要泡在聽說里,如果想在語言搭配方面建立可靠的語感,就必須對成千上萬的詞匯反復聽說,沒有別的辦法代替。(張茵,2004)
大數據的數據量大的特點在學習資源上體現地淋漓盡致。豐富多元化的網絡學習資源,使學生在英語學習中能更方便快捷地接觸到原汁原味的英語學習資料,而且形式更加多樣化。學生可以利用網上的英語音頻和視頻資源加強聽說訓練,糾正錯誤的英語發(fā)音,練習口語,提高聽力水平??梢酝ㄟ^微信或者QQ等交流平臺,找到與自己水平相當并且同樣有興趣學習英語的同學,結成學習小組,進行口語交流和交際,提高英語口語和聽力;或者參加線上英語教學培訓,與外教進行一對一交流,提升英語水平。還可以通過網絡平臺上的網易公開課,MOOCs以及TED英語演講等資源了解英語國家文化知識,開闊視野,增長見識,提高英語綜合能力。
2. 增強學習趣味性和積極性,提高學習效率
英語學習是一個全方位多方面的學習,包括聽說讀寫譯五個方面。單詞作為聽說讀寫譯的基礎,記憶與背誦尤為重要。但是單詞背誦卻非常枯燥乏味,所以學生在背單詞方面普遍缺乏動力?,F在智能手機成為學生的標配,學生可以充分智能手機來促進學習。大數據時代的豐富資源可以使學生通過諸如百詞斬、扇貝單詞等手機軟件來記憶單詞,充分利用圖片等形象記憶法,并且結合單詞發(fā)音等方式來增強學生背誦英語單詞的興趣和積極性,有效學習。此外,網絡上的英劇美劇以及經典英文電影歌曲等影視資源也成為學生提高英語聽力和口語的重要途徑。Kindle等電子圖書閱讀器的出現,讓學生能隨時隨地接觸到自己感興趣的英文經典名著,簡單方便地查單詞和做筆記的方法也讓學生對英文原著閱讀不再望而生畏,提高英語閱讀水平和語感。寫作一直是學生英語學習中的重點和難點,主要是因為英語輸入積累量不足,讓學生面對英語作文題目時一方面無話可說,另一方面寫作時反復出現語法和拼寫問題,但是學生卻不能及時發(fā)現并解決。大數據時代,批改網借助大數據平臺可以發(fā)現并提出學生作文中出現的語法、拼寫、中式英語等問題,學生可通過反復修改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智能手機的普遍使用,讓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學習,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時間,來提高學習效率。
3. 有助于打造網絡課堂相結合的自主學習環(huán)境
教學時間有限以及班級人數偏多等因素都極大地影響了學生課堂學習的效果,沒有充分機會解答疑問。學生可以充分利用網絡上與課本配套的教學資源對課堂上有疑難的問題進行查缺補漏,答疑解惑。中國的學生在英語學習中最大的問題就是缺乏充分的英語語境練習,課堂上開口說英語的機會特別少,那就可以從網絡上尋找相對應的資源,構建英語學習語境,并且可以通過微信及微博等社交應用軟件,加入英語交流群,完善英語自主學習環(huán)境。
4. 有助于英語教師吸收新信息,了解并學習最新的教學理念和方法,擴充知識儲量,進一步提高自己教學水平社會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和經濟的全球化都推動教育走向國際化。英語作為最重要的國際語言之一,重要性也是與日俱增。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也對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中以英語老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提出了巨大的挑戰(zhàn)。作為一名英語教師,需要不斷更新自己的英語水平,鍛煉自己的教學能力來適應信息技術及社會的發(fā)展。擴充自己的知識儲備,提高自己的自主學習能力來迎接新時代給英語教學帶來的挑戰(zhàn)。大數據時代豐富的網絡資源給教師提供了一個良好平臺來了解學習并掌握全新的教學理念和方法。
首先,大數據給英語教師提供了豐富的教學和自主學習的資源和材料。網絡英語課程是英語教師教學過程中重要的教學參考資料。教師可以將網絡課程融入到自己的課堂教學中,可以利用微課課件來給學生講解一個英語知識點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也可以利用網絡平臺訂閱英語網絡期刊,如China Daily,The Economist,Readers Digest,新東方,英語學習等,了解當代社會經濟發(fā)展及西方文化。
其次,大數據可以讓教師能了解到最新的英語教學理念和方法,與時俱進地學習并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學水平。比如新時代下網絡上涌現出了很多新的英語教學理念和方法,如目標明確、針對性強、實用性強的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教學理念,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ESP相結合的教學模式,以及教學信息清晰明確,重新建構學習流程的翻轉課堂(Inverted Classroom)等教學方法,教師都可以通過網絡大數據了解并學習,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嘗試新型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和提升教學水平。
大數據時代對英語學習的消極影響
大數據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提高了學習效率,另一方面又因為其價值密度低的特點給英語學習帶來了消極影響。
1. 學習資源繁多雜亂,知識內容碎片化
網絡時代資源種類繁多,但是很多資源的學習知識點重合度很高,所以學生對信息的辨識度越來越低。查找相應的資料就像大海撈針一樣,有價值的數據并不容易找到。很多網絡資源真假難辨,良莠不齊,往往花了好多時間查找資料后發(fā)現并沒有解決自己的問題,浪費時間,降低了學習效率,未能真正提高自己的英語綜合能力。
2. 學習標準混亂
現在很多學生會利用手機應用軟件來進行英語學習,可是很多軟件開發(fā)商都是以賺錢為目的,在開發(fā)過程中態(tài)度極端不認真負責,而且國家也缺乏相應的監(jiān)管機制,導致很多應用比如網絡英語詞典中出現了過時,不準確,不全面甚至是錯誤的單詞信息和解釋,讓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接觸到了很多錯誤的語法或語言知識,極大地妨礙了學生英語學習水平的提高。
3. 分散學生注意力,沉迷游戲,無心學習
智能手機的普及也對英語課堂的學習提出了一大挑戰(zhàn)。微信、QQ以及其他社交軟件的使用,學生在學習中會出現頻繁查看手機,無法專心致志學習的情況。大量的網絡游戲也讓學生沉迷其中,拖延學習任務,無心學習。
大數據時代下高校英語教師和學生的應對策略
大數據的廣泛應用對英語教育教學產生革命性的影響,帶來巨大的挑戰(zhàn),這是時代發(fā)展的必然結果,要想促進大學英語教學由傳統(tǒng)教學模式向現代化教學轉變,需要英語教師和學生相互合作,適應這一轉變,并積極想出應對策略。
高校英語教師方面:首先,要積極轉變教學觀念,迎接新挑戰(zhàn)?,F在新時代下,教師不再是知識的唯一傳播者,教師應該改變以往傳統(tǒng)教學中知識的灌輸者和指揮者的角色,要變成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其次,要改進教學方法,英語教學不再是以往教師滿堂灌,學生被動接受的模式。教師要針對學生的個人特點,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采用微課視頻,翻轉課堂以及MOOCs等新型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最后,教師也要加強自主學習,及時更新知識儲備,擴大知識面。教師淵博的知識,良好的師德以及敬業(yè)的精神都能拉近教師與學生的距離,使學生喜歡英語課堂,愛上英語學習。
學生方面:首先,面對眾多的網絡學習資源,學生需要學會鑒別,根據自己的英語實際情況,找出薄弱環(huán)節(jié),有針對性的使用。其次,重視課堂學習,英語課堂教學具有系統(tǒng)性的特點,課堂上老師講解能做到普遍性與針對性相結合,一方面對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作出解答,另一方面了解學生的個體特點進行針對性訓練。重視課堂學習,輔助使用網絡學習軟件,英語學習才能事半功倍。最后并且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是要學會自我管理,可以利用網上的時間管理軟件如番茄時鐘等,提升學習專注程度,提高英語學習效率。
結語
教學實踐離不開課堂教學,課堂又是教師與學生實踐的主戰(zhàn)場。大學英語教師和學生應互相合作,相互學習,充分利用大數據帶來的學習機會和豐富的資源,轉變自身教學和學習觀念,調整教學和學習方法來適應日益嚴峻的挑戰(zhàn),提高教學和學習能力,一起取得教學和學習上的進步。
參考文獻:
[1]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肯尼思·庫克耶. 2012. 大數據時代:生活、工作與思維的大變革(盛楊燕、周濤譯)[M].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張茵. 試論英語朗讀[J]. 昌吉學院學報,2004(2). 97-99.
[3]董茜. 智能手機時代對大學英語自主學習的影響及對策[J]. 教育教法探討與實踐,2015(11):147.
[4]張慧丹. 大數據時代英語自主學習體系的特點、問題和對策[J]. 教育評論,2016(7):142-145.
[5]張京魚,吳璽. 大數據對英語教學的影響[J]. 當代教師教育,2016(1):43-47.
作者簡介:
李正玉,1979年出生,女,講師,碩士。主要研究方向:大學英語教學與跨文化交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