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桂霞
物理是一門以觀察和實驗為基礎的學科, 集嚴密性、邏輯性、創(chuàng)造性和想象力于一身,其根本研究方法是通過觀察實驗,分析歸納,建立模型,檢驗、修正,具有實踐性強、抽象、概念多等特點。多媒體技術是一門集圖、文、聲、像等多種媒介為一體的技術,他具有集成性、實時性和交互性等特征,正好解決了老師在傳統(tǒng)授課中遇到的一些難題,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優(yōu)化教學過程,豐富教學內容,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主體作用。下面談談多媒體技術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一些作用。
一、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物理教學,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增強課堂氣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傳統(tǒng)的物理課堂,模式刻板單一,顯得比較枯燥乏味, 教學質量往往主要依賴教師的教學水平,現(xiàn)在的物理教學實踐中,多媒體技術使用很普遍,其圖、文,聲并茂,教師可以通過利用精心制作的多媒體課件, 將一些難以表達的、抽象的聲音、畫面等通過計算機屏幕形象、直觀地展示出來,給學生更大的想象空間,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自覺性學習的意識、學習的熱情高漲,課堂生動活潑,提高了學習積極性,教學效果明顯。
二、增加課堂容量, 有助于優(yōu)秀資源的共享
物理學時少,內容多,怎樣才能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讓學生更快更好的掌握知識點,提高教學效果?這無疑給傳統(tǒng)的教學提出了嚴峻的考驗, 多媒體技術剛好能彌補上述的不足。教師可以通過網(wǎng)絡獲得更多優(yōu)秀的資源,如大量的經(jīng)典例題和相關的實驗視頻,通過事先制作好的課件,又或者別人的優(yōu)秀課件,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可以將知識點和相關的內容直接地通過計算機展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課上就可以節(jié)省許多時間,從而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讓學生思考、分析、討論,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再加上教師有針對性的點撥、解析,這樣就能夠在有限的課時內加大課容量,從而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
三、有利于課程重點、難點內容的理解和掌握
利用設計恰當?shù)慕虒W課件可以很好地幫助師生突破教學難點。如分子動理論的內容。做功可以改變物體的內能,用動畫演示既準確又形象,即使學生沒有親眼所見,也不會覺的抽象,難以想象和理解,能有效地突破該教學難點。
四、有利于物理實驗的模擬與仿真
傳統(tǒng)的物理教學中,大多的物理實驗都是通過教師在課堂演示, 然后學生觀察, 最后老師講解來進行的,但是有的實驗受到其他次要的因素影響比較大,效果不好,容易演示失敗,浪費課堂時間,有的實驗還帶有很大的危險性,而且還有一些物理實驗中, 許多物理現(xiàn)象是在一瞬間完成的,必須非常細心觀察才可以,所以有很多同學由于觀察不清楚而得不到正確結論。一些物理實驗在普通的物理實驗室難以實現(xiàn), 如托里拆利實驗、擴散實驗和測斜面的機械效率實驗。對于這些實驗, 如果僅靠教師用語言來描述, 學生難以理解, 但如果借助多媒體技術,利用相關的軟件制成課件對它們進行模擬和仿真,在課堂可以反復播放演示,對某個關鍵的步驟還可以拆分出來單獨演示,這樣每個學生都清清楚楚看到實驗的過程,了解實驗的本質,加上一些相應的音響效果,更能讓學生有如身臨其境的感覺,課堂效果自然很好。
五、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一些要注意的問題
作為現(xiàn)代教學手段,多媒體技術固然有其獨特的優(yōu)勢,如果在課堂教學中不能把握適度的原則,也會影響到教學效果。其次,容易形成機械化的教學模式, 缺乏師生交流。如果過分強調以計算機為中心,老師的精力都放在點擊和講解課件上, 很少走到學生中間, 忽略了學生的反應和感受, 以人機對話代替師生對話,忽略了師生之間的信息反饋,這樣的課堂,雖然使用了現(xiàn)代的教學手段,但是卻沒有很好達到刺激、調動學生思考積極性,啟發(fā)學生思路,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的效果,反而擠占學生探索、分析、思考的時間,教師授課是照“屏幕”宣科,單調乏味的 “教材搬家”。
六、揚長避短, 制定對策
(1)教師主導作用
多媒體是手段, 計算機課件是工具, 教師在使用這種手段和工具時, 必須保持自身對整個教學活動的控制, 使工具為我所用, 而不是被工具所左右。根據(jù)教學目的和要求,確定具體的教學目標,設計相應的教學策略,選擇需要的教學資源,安排好課堂的教學程序和方法。教師要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導作用,生動地講解,同時注意學生的反應,從物理教學的特點和規(guī)律出發(fā),引導學生,與學生交流和互動,實現(xiàn)與多媒體技術有機結合。
(2)與傳統(tǒng)教學方式相輔相成
其實并非所有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環(huán)節(jié)都要用多媒體來完成,教師在課堂中最好與傳統(tǒng)手段相結合,多數(shù)物理基礎知識,以教師講解、分析為宜,同時適當?shù)膶懓鍟?,彌補課件中的不足,對于重點、難點或其它需要詳解細講的內容,更要面向學生,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進行;對于要記憶及推導的公式、定理,即使課件為了內容的完整性已經(jīng)有結論與過程,但老師還是很有必要在黑板上進行推導講解,這樣才能引導學生參與思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上課的情緒,學生的記憶也會加深了。
(3)因材施教
根據(jù)不同的授課對象制作不同的課件,決定不同的講課速度, 需要強調的是,并不是課件所包含的內容越多、信息量越大越好,應該考慮學生的學習、接受能力、消化程度等因素。備教材,備學生,從實際出發(fā),在課件中設置適當?shù)膬热莼蛐畔⒘?,學生跟得上授課的進度,有時間消化整理,扎扎實實地掌握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培養(yǎng)學習的興趣,學習信心也會增強。
使用多媒體技術具有很多傳統(tǒng)教學無法比擬的優(yōu)點,也存在著一些問題,應該看到,將多媒體技術引入課堂教學是社會發(fā)展的必然趨勢。使用得當,可以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構、激發(fā)學生興趣、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作為一種補充與發(fā)展的輔助教學手段,它彌補了傳統(tǒng)教學中落后的、不科學的部分。在使用時,充分考慮教學情境,揚長避短,合理利用,使之更好的為教育事業(y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