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471000)王鑫
癌痛在腫瘤患者中比較常見,多需采取疼痛治療,然而,部分患者的治療依從性不佳,不利于腫瘤慢性癌痛患者的臨床治療順利開展,所以,加強腫瘤慢性癌痛患者的護理干預十分重要[1]。本文研究及分析的資料是2015年4月~2017年6月本單位收入及治療的60例腫瘤慢性癌痛患者,評定將綜合護理用于腫瘤慢性癌痛患者中對治療依從性的改善效果。
1.1 基本資料 此文歸于研究和分析的資料是2015年4月~2017年6月本單位收入及治療的60例腫瘤慢性癌痛患者,參考護理措施差異分組,參照組納入30例患者,男∶女是19∶11,年齡最高76歲,最低26歲,年齡平均值是(52.63±5.89)歲;實驗組納入30例患者,男∶女是20∶10,年齡最高75歲,最低27歲,年齡平均值是(52.66±5.86)歲。兩組腫瘤慢性癌痛患者的基線資料計算,P>0.05,不具有顯著統(tǒng)計差異。
附表 比較和研究兩組腫瘤慢性癌痛患者的治療依從合計率
1.2 方法 常規(guī)護理實施于參照組腫瘤慢性癌痛患者中。綜合護理實施于實驗組腫瘤慢性癌痛患者中,①予以認知護理。使患者認識到癌痛是能得以減輕的,告知患者相關癌痛治療藥物的效果及治療方法,并降低相關不良反應和處理方式,將患者存在的顧慮消除,促使患者愿意接受相關治療。②予以心理護理。加強和患者之間耐心談話,對患者所具有的問題和疑惑進行解答,予以患者一定關心,并予以積極的正面指導,促使患者保證持有健康心態(tài)接受和配合相關治療。③予以家庭及社會支持護理。指導患者家屬、親戚、朋友予以患者感情關懷和支持,加強親友的探視,促使患者感受到溫暖,進而提升患者治療依從性。
1.3 指標觀察 記錄參照組和實驗組腫瘤慢性癌痛患者的治療依從合計率。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60例腫瘤慢性癌痛患者數(shù)據(jù)輸入統(tǒng)計學軟件SPSS21.0檢驗,治療依從合計率用例數(shù)(n)或率(%)表示,行卡方檢驗,P<0.05,統(tǒng)計學數(shù)據(jù)比較及參比意義存在。
實驗組腫瘤慢性癌痛患者的治療依從合計率對比于參照組腫瘤慢性癌痛患者統(tǒng)計值,P<0.05,出現(xiàn)統(tǒng)計學數(shù)據(jù)比較及參比意義。見附表。
患者治療依從性是患者的行為和治療保證一致性的狀況,主要包含:遵從醫(yī)生囑咐按時按量用藥、定期進行復查、將自身不良生活習慣改善等[2][3]。腫瘤慢性癌痛患者的治療依從度情況對病情改變及療效具有直接影響作用[4]。
所以,對腫瘤慢性癌痛患者予以積極有效的護理干預具有必要性。對腫瘤慢性癌痛患者予以護理干預時,加強患者的認知護理及心理護理,可以提升患者的疾病以及癌痛治療基礎知識認知度,將患者的錯誤認知糾正,并予以患者一定心理疏通,將患者存在害怕、焦慮等負面心理消除,促使患者治療信心提升,而且,予以患者家庭和社會支持護理,將患者的顧慮消除,促使患者保證以積極心態(tài)接受相關治療,存在重要意義[5]。本文數(shù)據(jù)提示,實驗組患者治療依從合計率對比參照組患者,呈現(xiàn)P<0.05統(tǒng)計學數(shù)據(jù)比較及參比意義。展現(xiàn)綜合護理用于腫瘤慢性癌痛的可行性。
綜上所述,腫瘤慢性癌痛患者采用綜合護理對其治療依從性存在改善作用,具有應用價值,值得進一步推廣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