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麗波
摘要:伴隨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高速發(fā)展,人們的日常生活也變得更加便利了起來,同時也為教育事業(yè)邁上提供新的思路。同樣,隨之而來還有對教育領域提出的更高層次要求?,F(xiàn)階段的教育實踐正往信息技術的全覆蓋方向發(fā)展,化學在初中課堂當中,理論性特征較強,教師教學難度也較高,科學利用起現(xiàn)代化的信息技術,將會大大提升教學效果。
關鍵詞:初中化學;信息技術;課堂導入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01-0096-01
引言:在初中的化學課堂教學實踐當中,各種方式的教學方法教師都要去努力進行嘗試,必須讓學生充分地利用好課堂上的學習時間,才能更好的去掌握基礎性的化學知識點,讓化學學習做到事半功倍。中國基礎教育的課程改革已進行了很長一段的時間,在這個階段里也收獲了一定的教學成果,積累了許多教學中的經(jīng)驗,在新課程改革當中學生以及老師都成為了其中的受益者。但在教育改革的進程當中,或多或少都會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我們不斷去進行思考以及反思工作,總結其中的經(jīng)驗教訓,從而更好推進各方面教學工作的進行和發(fā)展。
1.初中教學實踐當中,在導入教學過程中沒有充分利用起信息技術
信息技術應用到化學課堂教學習中,已經(jīng)成為了一種必然的趨勢,當在實際課堂教學過程中,特別是導入教學的階段,對于信息技術的利用非常不足。根據(jù)相關的調(diào)查研究,我們發(fā)現(xiàn),雖然利用起現(xiàn)代信息技術去制作課件可以增加大量欣賞性或者誘導性的教學內(nèi)容,起到了一定教學作用,但是有的導入環(huán)節(jié)則顯得遍地開花,沒有明確目標的指向,結果反而出現(xiàn)頭重腳輕和本末倒置的情況。如此一來,不但會嚴重打擊學生學習化學的熱情和積極性,也不和新課程對現(xiàn)代信息技術應用的相關教學理念,所以教師必須精心地設計化學課程導入教學。
2.信息技術在挖掘化學課程資源中的應用分析
部分老師在教學過程當中,習慣性地在網(wǎng)絡上面搜集與書本內(nèi)容相同的信息,然后在課堂教學中向同學們進行展示。但是在這個過程當中,部分老師不能找到非常貼切的信息,就會使用和教材內(nèi)容相關的信息去進行輔助教學工作。如此一來,就很容易讓學生對知識存在理解上的偏差以及模糊性,甚至把學生學習引到錯誤的路途上。所以,教師使用信息技術去組織教學時,一定要把保持書本內(nèi)容的原汁原貌放在第一位,不能有任何一絲一毫的不符,否則就會讓教育偏離它的根本。特別是對于學習教學重點以及難點相關內(nèi)容的教學過程中,不能單純?yōu)榱朔奖憧旖荻研畔⒓夹g引入課堂,而要充分利用起信息技術去幫助學生更好理解以及掌握所學的知識內(nèi)容。比如,教師在對“燃料及利用”相關的章節(jié)進行教學時,課本上都有相關網(wǎng)站的鏈接,學生能夠找到航天飛船和衛(wèi)星發(fā)射時候燃料的燃燒視頻內(nèi)容。這樣一來,才讓信息技術和書本內(nèi)容進行完美結合,從而對學生的學習過程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
3.利用多媒體課件優(yōu)化化學教學課堂
幻燈片在中國教育實踐中已經(jīng)有多年的使用時間,但它依然存在很多不足之處,因為幻燈片進行圖像轉換方面過于的生硬,部分變化的過程不能生動地展示給學生。伴隨科技的高速發(fā)展,衍生出了微課這種新型教學手段。微課很好地彌補了傳統(tǒng)幻燈片的不足,雖然它比幻燈片更小,然而可以把重要的教學知識點生動且形象地呈現(xiàn)給學生面前,把這些變化過程模擬著演示出來,直觀且非常形象。在另一方面,初中化學中其他知識點也可以運用這種方式去組織教學活動。比如在對“分子和原子”的相關章節(jié)進行學習時,就可以利用微課把微觀粒子組成各種的物體過程和排列方式用動畫的形式展示給學生。
4.利用信息技術對化學實驗教學效果進行提升
化學方程式貫穿在整個的初中化學學習課程當中,是初中學生學習過程當中的重、難點所在。大部分學生因為以前沒能接觸過化學的方程式,所以很難完全地理解化學方程式的具體含義。比如在進行“電解水”的學習過程中,化學方程式左邊為2H2O,右邊為2H2和O2,這在初中化學學習中是最為基礎的一個化學方程式。但部分學生在對這個化學方程式進行書寫時,非常容易寫成左邊為H2O,右邊為H2和O這種形式。究其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學生在對化學方程式的學習過程中沒能充分理解化學方程式的具體含義,而是采取死記硬背的方式去學習化學方程式組成,然后在進行書寫的時候,就生搬硬套,從而產(chǎn)生了錯誤、偏差。假如老師在教學過程當中利用好了信息技術,就可以把電解水過程做成一個課件,在課堂上面給學生進行演示,就可以讓學生準確地去記憶相關化學方程式,并掌握它們的物質(zhì)變化過程。
5.利用信息技術解析化學概念
化學知識和我們的生活關系密切,但又不能夠完全按照我們的生活經(jīng)驗去進行理解。在學習相關化學知識時,學生沒夢掌握學習過程中的重點,或者學生不能充分理解某一個化學的知識點,造成了學生意識主導了學生對化學知識的錯誤認識,這主要是體現(xiàn)在較為簡單的化學概念上面。比如說,溶解度的概念主要是指一定的溫度下固態(tài)物質(zhì)在一百克溶劑等中溶解,當溶解達到飽和的狀態(tài)的時候,這一固態(tài)物質(zhì)的溶解質(zhì)量。溶解度是一個相對于溶劑以及溶質(zhì)的概念,這是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的重點所在,也是學生學初中習過程中的難點所在。單從概念上來分析,其中就包含了很多條件以及設定,所以需要利用信息技術把它一層層地剝離,給學生去還原清晰且明確概念的層次,讓初中學生抓住概念當中“一定溫度下”、“l(fā)OOg溶劑”以及“飽和狀態(tài)”等的關鍵因素,進而完全掌握溶解度相關的知識。
6.利用信息技術更好復習化學知識
在初三階段的復習過程中,很多學校都會利用起臨近中考的前兩個月時間,把整個初中化學主要內(nèi)容都串聯(lián)在一起來,然后再逐步進行復習。這個過程同時也是學生對于自身學習過程中查漏補缺的機會,所以需要教師特別重視。通過信息技術去輔助學生復習,可以給學生構建清晰化學知識脈絡,理清化學中的各個知識點,然后加深學生記憶,讓其熟練掌握。
7.結語
總之,利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是時代發(fā)展下教育領域的新思路以及新形勢。但信息技術在中國教育中的應用道路還處于初步階段,廣大教育人員還需對其進行更為深入的探索以及研究。
參考文獻:
魏宏.信息技術與初中化學教學整合的研究:問題與對策[D].東北師范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