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美英
摘要:小學德育主題活動系列化主要是把德育主題活動改造成系列德育主題的一個過程,在小學教學活動的具體實踐中,教師必須按照以人為本的理念對其進行具體設計,同時還應通過梳理小學德育主題的相關活動,弄清系列化的具體含義,按照規(guī)定的教學構(gòu)架形式和教學步驟進行實踐教學。所以,必須明確在小學中德育主題活動教學系列化存在的具體問題,聯(lián)系教學實際情況,探究出切實可行的針對性教學措施。
關鍵詞:小學教育;德育主題活動;探究
中圖分類號:G6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01-0073-01
引言:近些年來,社會上流行這樣一句話:智育不好容易出次品,體育不好容易出廢品,德育不好則容易出危險品。來自社會上的壓力讓學校的教育也面臨很大的挑戰(zhàn),學校教育中呼聲越來越高的就是德育主題系列化教育。德育,從廣義上主要包括:政治教育、品德教育、思想教育三個方面。從狹義就只包括品德方面的教育。它的主要任務就是讓小學生能夠明確政治方向,從而樹立好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意識,以及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德育是德、智、體、美、勞中最為重要的重要一育,在“五育”中處于首要的位置。學校作為兒童成長的主要場所,是對小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重要場地,小學階段的教育應該以養(yǎng)成教育作為主要教育內(nèi)容。
1.當前小學德育主題活動教學存在的問題
由于主題性是小學開展德育主題活動課程的基本性特征,所以教師需要提前對主題活動的形式進行設計,并根據(jù)在教學中的實際發(fā)展形勢來確定教學目標。但是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在小學德育主題活動系列化教學實踐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以下對現(xiàn)階段小學階段德育主題活動教學的現(xiàn)狀進行了分析。
(1)小學主題活動的設計缺少一定針對性。主題性是小學德育主題活動的基本性特征,教師在教學實踐的過程當中,必須要根據(jù)實際的發(fā)展趨勢來確定合理、合適的活動主題。目前在小學德育主題活動教學活動中,存在著不少活動設計不合理的情況,具體的表現(xiàn)為實際主題和預設主題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教學活動在實踐開展當中不能達到理想的實踐教學效果,甚至出現(xiàn)盲目性德育教學的現(xiàn)象。
(2)活動過于流于形式。根據(jù)現(xiàn)階段小學德育主題活動開展的具體成果來看,教師為了取得理想的教學實踐效果,就必須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采取針對性的教學措施,例如游戲和主題教學相結(jié)合的形式。但是通常在實踐教學中存在著主題教學活動過于流于形式的現(xiàn)象,學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游戲上面,過于追求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的形式,而忽略了教學效果的重要性。除此之外,一部分教教師活動設計過程很多時候都是為了販衍了事,并沒有認真考慮小學生的實際發(fā)展情況,所以出現(xiàn)活動設計不夠科學合理的情況。
(3)教師忽視自身的引導性作用。在新課標改革的影響之下,強調(diào)了小學生的在教學中主體性地位,為了提升小學生的學習效率,應該在教學實踐中充分考慮到小學生的主體性地位。但是在實際的實踐教學中,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從表面上看小學生都能積主動參與到教學實踐中來,但是我們通過觀察不難發(fā)展,小學生在討論中通常存在缺乏目的性、吵吵鬧鬧的學習,教師沒能充分發(fā)揮自身在教學中的引導性作用,從而導致了小學生對德育知識不夠全面。
2.小學德育主題活動系列化的優(yōu)化措施分析
面對德育主題活動在小學教學中的重要性,作為小學教師,在教學活動的具體實踐中,就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程度,根據(jù)在教學中的實際發(fā)展情況,來優(yōu)化和調(diào)整小學德育主題活動系列化的相關措施。以下主要對怎樣優(yōu)化小學德育主題活動系列化的具體措施,進行了分析。
(1)對于德育主題進行合理設計。活動是德育的重要途徑之一,在具體的活動設計過程當中必須根據(jù)教學實際情況,科學、合理地設計德育主題。由于小學生受到個人、家庭以及其他因素的影響。存在著一定的認知差異性,教師在德育主題設計的過程當必須從小學生的角度著手,根據(jù)小學生的實際表現(xiàn)情況,來確定科學、合理的設計形式。比如,在小學二年級的德育教學教學活動中學到“愛家鄉(xiāng),護環(huán)境”時,教師在主題活動設置過程中就應該讓學生積極了解家鄉(xiāng)的歷史故事和發(fā)生的改變,并知道家鄉(xiāng)的名勝古跡或是名人事跡,讓小學生積極投人到教學實踐中來,能夠?qū)亦l(xiāng)歷史文化有深入的鏈接,進而在具體的主題設計過程中,讓小學生不斷弘揚家鄉(xiāng)歷史文化。不斷創(chuàng)新本土文化。
(2)創(chuàng)新德育主題活動的形式?;谛W生活潑好動的心理特征,對小學階段的德育主題活動設計就必須要立足于當前,并不斷對活動形式進行創(chuàng)新。首先要創(chuàng)設具有趣味性、鮮明的教學形式,教師和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到其中來,其次還要將健康向上的內(nèi)容和具體教學內(nèi)容相結(jié)合起來,讓小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的實踐研究中來,進而充分調(diào)動起小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只有德育活動的主題足夠新穎,才能充分提升學生的學習參與興趣,進而在實踐中去了解主題設計的目的,讓小學生從中受益。
(3)構(gòu)建起德育教學的網(wǎng)絡體系。由于影響小學生德育觀念的因素非常多多,因此必須起構(gòu)建起家庭、學校、社會等多方面的德育教育體系,形成德育教學的合力。首先作為家長,應該增加對孩子的關往程度,加強對孩子的德育。家長是小學生最好的老師,所以家長必須重視起日常的行為、行動,盡量起到示范性代頭作用。其次是學校,教師是和小學生相處時間最長的人,所以教師應該注意在日常教學活動中逐漸地滲透德育,采用學生所喜聞樂見的教育活動形式,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在進行知識學習的同時,豐富自身的精神素養(yǎng)。
3.結(jié)語
小學德育對學生的而言十分重要性,教師在具體的實踐教學中,必須從小學生當前的實際學習能力著手,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注重優(yōu)化主題活動的設計,并對創(chuàng)新形式進行優(yōu)化,讓學生主動積極參與到教學實踐中來。只有加強了對小學生的德育,才能幫助學生養(yǎng)或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從而達到提升小學生德育教學效率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王辛.關于小學德育主題活動系列化的探討[J].新校園(中旬),2016(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