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啟忠 劉旭虹 孫景峰 王嵐 趙文生 潘興奕
摘要:問題化學習需要學生在教師引導下,解決學習中的重點和難點問題。主要方法可以有閱讀,講授,探究,討論等。問題化學習的課時設計一般需要這樣幾個環(huán)節(jié),分析教材,分析學情,預估學生起點問題,制定課時學習目標,繼而根據學科基本問題,提煉核心問題;依據學習目標,考慮具體學習任務和學習活動安排,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針對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任務,制定活動目標,選擇學習方式和教學組織形式;設計反饋評估,將問題和目標建立聯系,完善環(huán)節(jié)的銜接,思考問題之間的關系,制定問題系統(tǒng)。
關鍵詞:高中英語;問題化學習;課堂實踐
中圖分類號:G633. 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 -1578( 2018) 02 - 0211 - 01
問題化學習強調三位一體,即以學科問題為基礎;以學生的問題為起點,以教師的問題為引導,問題化學習的課堂結構呈現,需要詢問學生感到困惑的問題,了解探究的問題。在教師引導下,解決學習中的重點和難點問題。學生探究與教師引導相結合。首先通過預習,學生質疑問難,提出問題,教師了解學生學習的起點。課堂上通過老師的引導來提煉出主要問題,重點問題。通過學生的合作學習來解決核心問題。最后學生課堂自評、互評,發(fā)揮學生主體性作用。
1.分析教材和學情,確定教學重點難點
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敢于提出自己的問題,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對問題排序感知學科學習的邏輯性,繼而聚焦課堂核心問題,感知學科學習的重點。
課例1:在外研社英語必修四第二模塊的文化角部分——《倫敦交通擁塞費》一課的教學中,讓學生了解國內外,交通堵塞的現狀,并探討解決的辦法,以此來擴展他們的視野和城市規(guī)劃的意識。重點是想讓學生學習提出問題,進一步學習提出有價值的問題,以及構建核心問題和問題鏈。
課例2:在外研社英語必修五第四模塊《狂歡節(jié)》一課的閱讀與寫作部分。通過問題化學習活動,落實模塊中學生讀寫能力的培養(yǎng),使學生的思維能力,邏輯能力,探究意識能得到提高。通過對中西方節(jié)日的討論,培養(yǎng)學生跨文化交際意識;通過小組活動,指導學生積極與人合作,積極與人交流,培養(yǎng)他們的團隊合作精神;在師生互動的活動中,加強教師的親和力,增進彼此的了解與溝通,充分發(fā)揮情感教學的優(yōu)勢;通過中西方文化的融合,培養(yǎng)學生愛國主義情操,重視傳統(tǒng)文化的意識,以及放眼看世界的能力。
2.通過預習,學生質疑問難,提出問題。
由于課堂時間的限制,教師可以把這項預習工作,以預習作業(yè)的形式讓學生在課前完成,以便教師了解學生學習的起點。繼而能夠很好的保證以學生的問題為教學起點??梢酝ㄟ^下發(fā)預學單,學生自讀課文,查找材料等活動初步感知,解決生詞,針對課文內容標題,關鍵詞句提出自己的疑問。
課例1:我課前讓學生搜集整理針對文章的問題。構建問題庫,然后小組對問題加以分類,整理。試著畫出關于文章結構的思維導圖。
課例2:通過課前下發(fā)預學單,①了解學生在傳統(tǒng)節(jié)日相關話題寫作中存在的困惑并以此作為教學的主線。他們的困惑主要圍繞:要從哪些方面著手此話題的寫作呢?我詞匯量不夠怎么破?②查資料關于春節(jié)活動英語表述。③構思思維導圖相關信息。
3.精心設計導入性問題,發(fā)揮定向功能
課程開始的導入問題具有定向功能,它大致規(guī)定了認知的方向,規(guī)定了探索的大致范圍,提出了思維的基本視角,所以精心設計導人性問題就尤為重要。
課例1:在引入部分,我使用一段經典動畫片,peppa豬家庭,偶遇交通堵塞的視頻來引入話題,接著借助幾張交通堵塞的圖片,詢問他們在遇到交通堵塞時的感受,引起他們的共鳴。
課例2:因為臨近國慶中秋雙節(jié),所以我以問題:“你們?yōu)槭裁聪矚g過節(jié)?”作為課堂的引入,學生們你一言我一語發(fā)表著自己的想法,帶著期望和熱情走進課堂,并且為寫作積累素材,做好鋪墊。
4.確定核心問題.小組討論解決困惑
課例1:我以小組的形式,分組展示學生們課前整理后的問題庫。在此基礎上,在課堂上引導他們確定核心問題。
What problems will come about if there is too much traffic in acity?如果城市當中有太多的交通堵塞,會引起哪些問題?
What advice can you think of to solve the traffic jams?
如何解決你身邊的交通堵塞問題?
同學們以小組討論的方式給出了答案。學生們帶著解決問題的求知欲,進入了課文的學習。
課例2:以學生的困惑為教學主線確立核心問題:描寫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要用到哪些詞匯,從哪些方面著手去寫。
What other adjectives could you use to describe these aspects?
What other aspects can you think of when introducing a festi-val?
5.將問題和活動建立聯系,完善環(huán)節(jié)的銜接
課例1:課程中應用了小組討論合作學習等方式。合作學習可以培養(yǎng)學生們多種能力:責任感,基礎技能,交際技巧,總結能力,搜尋信息能力,合作能力,評價能力等等。以我們外語課堂為例,經常可以使用這樣的問題引導學生:Could you discusswith your partner? Please exchange your ideas with your partners?
課堂還設計了思維導圖,海報設計等活動環(huán)節(jié),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第二個環(huán)節(jié)主要設計了速讀和精度讀兩個部分,在速讀方面,讓學生快速的閱覽文章,概括文章的各段的大意,同時在精讀部分,首先設計了一個填充重要短語信息的題,接下來我把學生的問題庫分組,以小組比賽的形式呈現給大家,來讓學生們自己去解決這些自己提出的問題,問題的設計從淺入深,從什么到為何到怎樣到如果。來解決生活當中的實際問題。例如:假如你是倫敦的市長,還能提出什么其他的治理交通堵塞的措施?從文章引入到實際解決問題的層面。最后一個部分是讓學生以海報的形式,對于家鄉(xiāng)的交通堵塞問題介紹并提出解決辦法,在課堂上展示了學生們的成果。
課例2:設計了兩組游戲必答和搶答環(huán)節(jié),調動每一位隊員積極性。在詞匯,素材,結構等方面幫助學生加以補充。首先小組討論形成思維導圖,然后根據導圖信息,補充,連接形成作文呈現,展示并做出評價。我覺得應該“把思考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學生課堂評價,擺脫老師單一評價的局面,調動學生進行自評、互評,可能更客觀、更適當、更生動多樣、更有激勵性,更有利于學生主體性作用的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