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海員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快速發(fā)展,留守兒童的學習習慣得到了更多人的關注。小學留守兒童的自主閱讀習慣培養(yǎng)成為教育的重點。文章選取“小學留守兒童自主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途徑”為題,展開具體的分析研究。
關鍵詞:留守兒童;閱讀習慣;培養(yǎng)途徑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9129(2018)07-0195-02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cause in our country, learning habit of left-behind children got more people's attention. Elementary school left-behind children's independent reading habits become the focus of education. Article selected "way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the elementary school left-behind children independent reading habits", a detailed analysis and research.
Key words: left-behind children; Reading habits; cultivating
1 營造良好閱讀氛圍,培養(yǎng)自主閱讀習慣
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的實施,對于農(nóng)村留守兒童的自主閱讀習慣形成有著重要影響。在日常教學過程中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使學生為閱讀氛圍所激發(fā),能夠促進留守兒童閱讀熱情的提高以及閱讀量的豐富。在班級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豐富的閱讀活動。比如,粘貼名言警句,讓學生在自主閱讀過程中主動獲取名言警句,將其剪切或者摘抄下來。也可以通過板報繪制的方式,讓留守兒童將自己閱讀到的有意思的故事分享給大家。在班級活動中,可以組織手抄報比賽以及閱讀知識競賽,給留守兒童的自主閱讀提供更多的樂趣,吸引更多的學生主動參與到閱讀活動中來。除了豐富的閱讀活動設置,教師要積極改進小學語文教學方式。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不利于學生自主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只灌輸學科知識,會讓小學生的學習思維越來越閉塞。為留守兒童推薦適合他們的閱讀書籍,讓學生大范圍的接觸不同的閱讀文本,能夠幫助學生提高閱讀儲備量,更能提高其語文學科成績。
針對一二年級的小學生,教師可以推薦《閣樓上的光》、《獾的禮物》、《我和小姐姐克拉拉》、《愛麗絲漫游奇境》、《鵝媽媽童謠》等閱讀篇目。三、四年級的學生可以鼓勵他們閱讀《美人樹》、《風箏綠光芒》、《小小孩的春天》、《這就是24節(jié)氣》等閱讀文本。五、六年級的學生可以鼓勵他們閱讀《戰(zhàn)馬》、《特別的女王薩哈拉-一個孩子的特別成長經(jīng)歷》、《周末與愛麗絲聊天系列叢書》等。
另外,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去營造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將課堂授課與學生閱讀興趣的激發(fā)結合在一起。借助多媒體的特征,引導學生對文章有更深入的理解,與作者產(chǎn)生情感上的共鳴。在教學內容中加入更多的課外因素,讓小學生為多媒體課件所呈現(xiàn)的圖片、音樂、視頻等資源所吸引,能夠改變學生的閱讀觀念,使學生認識到文字背后的形象意義。
學校課堂中的氛圍只是一部分,對于留守兒童來講,家庭中的閱讀氛圍也十分重要。父母不在身邊,大多數(shù)留守兒童都是由祖輩撫養(yǎng)。學校要通過家校聯(lián)合的方式,讓祖輩意識到閱讀的重要性,并與他們的父母溝通。利用家庭合力,為孩子營造最好的閱讀氛圍,支持孩子去閱讀,并認可閱讀的重要性,將書籍作為贈予孩子的主要禮物,促進健康家庭氛圍的形成。
2 激發(fā)自主閱讀興趣,培養(yǎng)自主閱讀習慣
培養(yǎng)閱讀興趣,是促進其養(yǎng)成自主閱讀習慣的重要一步。閱讀對于學生的影響是無形的,在越讀越多的過程中,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水平便會提高,社會認知水平也會逐漸提升。作為教育工作者,應當給予留守兒童心理上的激勵,讓學生們從內心上接受閱讀學習這項活動,并愛上閱讀活動。產(chǎn)生強烈的閱讀欲望,才能讓學生自主自覺地開展閱讀行為,并在閱讀過程中積極積累語言素材。在授課過程中,每一位教師都要積極分析留守兒童的閱讀需求,利用多種方式去喚醒學生的閱讀嗅覺。
除了營造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推薦有效的讀物,教師還要積極開展課后閱讀活動。利用課后時間將學生們組織在一起,讓學生一起講一講故事。通過講故事比賽,分享好故事。在分享的過程中,同學們的注意力會為更多新穎、有趣的故事吸引,他們會逐漸想要自主尋求這樣的好故事。在這樣的學習環(huán)境中,學生的競爭意識越來越強,便找到了自主閱讀的動力與興趣。與普通兒童相比,留守兒童與父母相距較遠,來自父母的關愛較少。他們需要更多的閱讀活動去填補內心空缺,滿足成長需求。利用講故事的方式讓學生在學科學習過程中不斷積累語言,豐富文學見識,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心,讓他們掌握與他人正確相處的方式。
3 豐富閱讀資源,培養(yǎng)自主閱讀習慣
豐富閱讀資源,是留守兒童閱讀學習過程中的一大困難。受到教育條件的影響,很多農(nóng)村小學校沒有圖書館。部分學校具有圖書館,在圖書館內的藏書過于單一,數(shù)量較少,且與小學生的認知水平相距較大。在小學階段,要培養(yǎng)起留守兒童的自主閱讀習慣,就要購置豐富的閱讀資源。小學生對于色彩豐富、圖片豐富的閱讀書籍,有較高的閱讀興趣。學科教師與學校要重視圖書資源的豐富,通過多種渠道增多小學生可閱讀的圖書。利用好教育部門所撥的款項,拿出一定比例的撥款,去豐富圖書館藏書或者建立圖書館,對于小學生的個人成長是非常有益的。同時,還可以通過社會多渠道集資的方式,讓學生獲得贈予的書籍。也可以鼓勵小學生分享書籍,將自己讀過的書拿到學校中來,建立每一個班級或者學校整體的圖書角。用豐富的藏書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能夠看到圖書的海洋,進入圖書的海洋,享受圖書,才能感受到閱讀的樂趣。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也應當為學生添入必要的課外資源,以課內的短暫闡述,促進學生在課外落實自主閱讀。
4 小結:
綜上所述,重視農(nóng)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工作,關注留守兒童的心理特點,借助自主閱讀活動的開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填補留守兒童內心的空缺,有助于兒童的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利用環(huán)境影響留守兒童的心理,培養(yǎng)其閱讀興趣,能夠提高其閱讀水平,更能讓小學語文教學工作越來越順利。
參考文獻:
[1]課外閱讀,讓農(nóng)村留守兒童的生活更精彩[J]. 吳紹鳳. 作文成功之路(中). 2017(12)
[2]淺談如何指導學生閱讀課外書[J]. 朱文英. 科學大眾(科學教育). 2013(03)
[3]何桂葉.農(nóng)村小學低學段留守兒童閱讀習慣現(xiàn)狀調查與思考——以廣西百色市凌云縣為例[J].教育導刊,2017(12):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