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fā)展,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在物質層面得到不斷富裕的中國人民開始重視精神文明建設。為了保證我們偉大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不丟失,永遠保持著健康的生命力,將人文精神滲透到教育之中是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
關鍵詞:高中語文教學;人文精神;滲透
一、高中語文教學的現狀分析
高中語文學習,正處在承上啟下的位置,這個階段的語文學習不單是對初中語文學習的匯總還是對將來漢語專業(yè)的引導。高中的語文學習,可以幫助學生真正的打開對漢語言的興趣之門,幫助學生認識到漢語的獨特魅力所在,其中最重要的,是可以通過語文學習可以感悟到我國博大精深的人文主義精神,從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高中語文由于自身不低的分數和枯燥無味的特點,一直扮演著尷尬的角色。由于我們近年來對高考制度的曲解,讓學生們對語文產生了厭惡和反感,從而失去了它獨特的魅力,更失去了它教育的特點。
二、加強高中語文教學中的人文精神滲透的必要性
(一)人文精神的意義
教育最終的目的是使人進步,使人在道德上和法律上學習約束自己,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實現真正的人生價值。作為一線的教導者,只有不斷的加強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人文精神的滲透,讓學生們真正從語文這一學科中感受到人文主義關懷,才能幫助學生理解學習的真正意義。人文主義滲透,是一種思想深處的指導,只有通過課上的理論學習和課下的具體實踐才能真正的達到目的,其實知行合一就是這個道理,就是通過對人文精神的學習去感悟自己幫助自己。
(二)人生即將面臨選擇
高中階段是人生學習階段中的黃金時期,這時候的學生們雖然具備精力旺盛,思想靈活,對知識的渴求程度高等優(yōu)點但也伴隨著可塑性強,自我約束性差的缺點。通過加強滲透人文精神的教學方式就是幫助學生心理成長的一個良好方式,人文主義精神的潤無不聲,但又無微不至的滋潤和培養(yǎng),在潛移默化中幫助學生鍛煉自己的內心,重塑自己的性格,在根本上戰(zhàn)勝壓力。在面臨困難和挫折時,在高中學習是所積累的人文精神將會源源不斷的提供給他們力量,幫助他們指明奮斗的方向。
三、加強高中語文教學中的人文精神滲透的措施
(一)加強教師自身感染力
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這是對教師們的真實寫照。真正的教師不但能在學生的學業(yè)中給予指導,還能夠在“人生”這一重大課題中給予關鍵的指導。學生的求學過程其實可以看作為一個從模仿到創(chuàng)新的過程,他們通過模仿教師的知識去通過考試,再通過自己的創(chuàng)新和升華去利用知識該變社會。經過學生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最終得到的將是有益于社會進步的力量,這也是人文精神的一種滲透,一種深層次的傳遞。
(二)采用多種方式加強高中語文教學中的人文精神滲透
中國具有光輝燦爛的語言文化,而作為高中語文教師而言要學會抓住和利用這一點。語文的學習就是語言的學習,我們可以通過不同的方式達到加強人文精神滲透的目的,學習古典名著就是良好的辦法之一。學習名著的方法不只是有單一的讀寫,我們可以通過情景再現的方式,分別扮演古典名著中典型的人物形象。通過對作者當時寫作環(huán)境下的理解,通過對典型人物的語境的理解,結合當時的歷史特點,就可以充分的學習到作者要表達的人文精神,體會到中國古典語言的魅力。
(三)通過對文言文的學習加強高中語文教學中人文精神滲透
在高中的語文教學中,對于文言文文的教學是必不可少的。相對其他學科而言,文言文的學習是語文獨一無二的優(yōu)勢,中國的古漢語文化是中國古達勞動人民的藝術結晶,是中國古代藝術最偉大的表現形式,它是具有獨特魅力的。
結束語
加強高中語文教學中的人文精神滲透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但最終目的確實始終不變了,那就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念,在行為上起到準則和警鐘的作用,從思想上幫助學生完善自己,健全自己,建立符合社會正能量的行為模式,只有學生們在思想上變的強大了才能經得起社會發(fā)展的考驗,才能讓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得到繼承和發(fā)展,雖然任重道遠,但前途一片光明。
參考文獻:
[1]劉亞琳.人文精神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2):56.
[2]孫小巍.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教育的研究[D].導師:李學農.南京師范大學,2017.
[3]周永庚.高中語文教學中的人文精神滲透探討[J].赤子(上中旬),2017,(04):213.
[4]李文芳.關于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人文精神的思考與實踐[J].新課程(中),2015,(11):19.
作者簡介:楊重國,男,漢,1978年5月13日出生,陜西省西安市人,本科學歷,職稱中學高級,西安鐵一中濱河學校,研究方向高中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