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人民醫(yī)院(450000)王靜
慢性宮頸炎是臨床中較為常見的婦科疾病之一,患上該疾病的多為經產婦,但也有少數初產婦患病[1]。臨床主要癥狀就是白帶量增加,并且呈乳白色或者微黃色,甚至夾雜血絲。在臨床中對于慢性宮頸炎的治療常采用的就是宮頸環(huán)形電切術,雖治療效果較為理想,但容易導致患者產生并發(fā)癥或者感染,讓治療的效果大打折扣[2][3]?;颊邔m頸環(huán)形電切術后均給予護理干預,常規(guī)的護理工作操作都比較相似,不具有針對性,護理效果不太理想,應給予患者針對性護理,不僅可以提高治療的有效率,還可以降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本次研究分析慢性宮頸炎患者行宮頸環(huán)形電切術后的臨床護理,得出以下報告。
1.1 一般資料 將在我院選取60例慢性宮頸炎患者進行對比研究,將60例患者根據隨機原則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其中對照組30例患者實施常規(guī)護理,研究組30例患者實施針對性護理。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知情,并且均符合慢性宮頸炎疾病診斷標準,給予所有患者進行宮頸環(huán)形電切術治療。對照組患者年齡為24~57歲,平均年齡為(37.28±2.31)歲;其中經產婦16例,初產婦14例;病程為1~6年,平均病程為(4.23±1.02)年。研究組患者年齡為24~56歲,平均年齡為(37.12±2.10)歲;其中經產婦15例,初產婦15例;病程為1~6年,平均病程為(4.32±1.11)年。將兩組患者的年齡、病程等基本資料進行分析,差異不明顯(P>0.05),可進行研究對比。
1.2 方法 給予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如健康教育、生命體征檢查以及藥物護理等等,護理人員要密切觀察患者術陰道流血的情況,并且指導患者進行潔陰操作。
研究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針對性護理。①心理護理:術后患者常因為疾病帶來的疼痛以及對于手術效果的擔憂,造成較大的心理壓力,從而產生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護理人員應在患者術后恢復意識時將手術情況告知患者,讓患者知曉手術已經成功,消除患者的顧慮,并且與患者進行溝通,積極回答患者提出的問題,并且告知患者應保持心態(tài)平和,讓患者了解不良情緒可能會對疾病造成的嚴重影響;②監(jiān)控患者的病情:術后,嚴格對患者的生命體征(血脈、心率、脈搏等)進行監(jiān)測,不可疏漏,若發(fā)現有不良情況發(fā)生,要及時進行處理;③飲食指導:患者術后需要注意飲食,護理人員可以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飲食計劃,保證患者每天的營養(yǎng)吸收,食物主要以清淡、易消化為主,不可食用刺激性較強以及辛辣的事物,并且告知患者飲食不當可能帶來的后果;④衛(wèi)生指導:護理人員要每日觀察患者陰道是否有出血以及感染等情況,并且每日都需要進行陰道清洗,保證陰道的清潔。同時,患者要配合服用抗生素進行治療,避免陰道出現感染等現象。護理人員還要告知患者3個月內不可有性生活,并且不能盆浴。
附表1 兩組患者的總有效率比較[n(%)]
附表2 比較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n(%)]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臨床癥狀均消失,無出血、感染等現象,宮頸黏膜進入頸管為顯效;臨床癥狀部分消失,不良反應較小,宮頸管內也無異物為有效;臨床癥狀為改善,病情未好轉,甚至加重為無效。顯效率+有效率=總有效率。同時,比較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處理軟件處理研究中相關數據,用(±s)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進行檢驗,計數資料用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 對照組與研究組的總有效率為66.67%、93.33%,研究組明顯更高,差異明顯(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附表1。
2.2 比較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 對照組與研究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分別為30.00%、6.67%,研究組明顯更高,差異明顯(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附表2。
慢性宮頸炎雖是常見的婦科疾病,但是危險系數仍很高,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健康,甚至演變成宮頸癌[4]。若患者發(fā)現有慢性宮頸炎應及時到醫(yī)院進行治療,避免病情延誤。有關數據表明,近幾年慢性宮頸炎的患病幾率也逐漸增加,嚴重影響人們正常生活,相關人員一直在找尋一個治療慢性宮頸炎的有效方案。治療慢性宮頸炎的方式有藥物治療以及手術治療,常見的治療方法就是宮頸環(huán)形電切口,操作簡單、效果顯著受到許多患者與醫(yī)生的青睞。但是在治療期間,患者常因為疾病的困擾產生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以及治療后還容易出現不良反應,如陰道出血、感染以及出血量大等[5]。因此,治療中常以護理對患者進行干預,幫助患者預防并發(fā)癥,提高治療效果[6]。對患者進行的針對性護理主要有心理護理、衛(wèi)生指導以及飲食護理等,根據患者的病情變化以及身體情況對患者進行護理。護理人員要多與患者進行溝通,幫助患者消除不良情緒,指導患者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降低患者的感染幾率,提高治療的效果。本次研究中對照組與研究組的總有效率為66.67%、93.33%,研究組明顯更高;對照組與研究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分別為30.00%、6.67%,研究組明顯更高,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對行宮頸環(huán)形電切術的患者進行針對性的護理,可以有效提高治療的有效率,幫助患者降低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值得臨床大力推廣。